首页 理论教育水库的调洪作用及计算任务

水库的调洪作用及计算任务

【摘要】: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后,发生较大洪水时,可将部分洪水拦蓄在水库中,等入库洪峰过后,再将其泄出,使经过水库泄放至下游河道的洪水过程,洪峰值降低,洪水过程线的历时加长,从而达到防止或减轻下游洪水灾害的目的,这就是水库的调洪作用,突出表现为“削减洪峰”的作用。直至t4时刻库水位回落至堰顶高程,水库完成了一次调节洪水的过程。

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后,发生较大洪水时,可将部分洪水拦蓄在水库中,等入库洪峰过后,再将其泄出,使经过水库泄放至下游河道的洪水过程,洪峰值降低,洪水过程线的历时加长,从而达到防止或减轻下游洪水灾害的目的,这就是水库的调洪作用,突出表现为“削减洪峰”的作用。例如,海河流域支流滹沱河黄壁庄水库,在1996年8月大水中,入库洪峰流量为11400m3/s,经水库调蓄后,出库洪峰流量为3680m3/s,削减洪峰约70%,有效地减小了下游洪水灾害。以下通过无闸门溢洪道的泄流情况,进一步说明水库的削峰作用。

如图G5.1所示,Q—t为水库入流过程;q—t为水库出流过程;Z—t为水库水位过程。当t0时刻洪水开始进入水库时,起调水位等于堰顶高程Z0,该时刻溢洪道的泄流量q=0。随后,入流量Q渐增,库水位随之增高,堰顶水头增大,泄流量q随之增大,t1为入库洪峰的出现时刻,此后的入流量虽然减少,但仍有q<Q,洪水不断滞蓄在库内,库水位不断升高,直至t2时刻Q=q,库水位达到最高值Zm,滞洪量达到最大值Vm,下泄量也达最大值qm。t2以后,由于Q<q,库水位便逐渐下降,泄流量随之减少。直至t4时刻库水位回落至堰顶高程,水库完成了一次调节洪水的过程。

图G5.1 水库调洪示意图

不难看出,溢洪道无闸门情况下,当泄洪建筑物堰顶高程、宽度一定时,水库的库水位决定水库的出流量,其泄流方式为自由出流。而对于大中型水库,溢洪道上一般设置闸门,其泄流过程可由闸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水库的出流过程与水库的调洪方式有关。所谓水库的调洪方式,是指水库调节洪水时采用的泄流方式(如自由泄流、控制泄流),以及对泄流量的规定等。有闸门控制的出流过程,由于在人为控制下泄洪,可以按防洪要求进行,其调洪效果将比无闸门控制的情况更好。关于有闸门控制的调洪方式及出流过程将在G5.3中介绍。

由上述讨论可知,影响水库最高洪水位和最大下泄量的因素有入流过程,泄洪建筑物的型式、位置、尺寸、起调水位和调洪方式。其他条件相同时,泄洪建筑物尺寸越大,水库的最高洪水位越低,最大下泄量越大。

合理地确定泄洪建筑物的尺寸及坝顶高程等的计算工作,称为水库的防洪水利计算,具体方法将在G5.4节中详细讨论。而当泄洪建筑物的型式、位置、尺寸、起调水位和调洪方式、水库特性资料、入库洪水过程均一定的情况下,推求水库出流过程的计算,称为水库调洪计算,也称调洪演算。

规划设计阶段调洪计算的任务是,在水库的起调水位及调洪方式一定时,对拟定的不同泄洪建筑物型式、位置及尺寸的方案,针对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各种防洪特征库容、特征水位和最大下泄量,为优选方案提供依据。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调洪计算是水库防洪水利计算中的关键环节。

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库容和泄洪建筑物的尺寸是定值,调洪计算的任务,通常是针对某种频率的入库洪水或预报的入库洪水,推求水库的最高水位和最大下泄量,为编制防洪调度规程、制定防洪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