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实测数据的枯水径流计算设计

基于实测数据的枯水径流计算设计

【摘要】:枯水流量的时段,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设计流域的径流特性确定。必须指出,在枯水径流进行频率计算中,当遇到Cs<2Cv或Cs<0的情况时,应特别慎重。图G1.3负偏频率曲线此外,当枯水流量经验频率曲线的范围能够满足推求设计值的需要时,也可以采用经验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枯水流量。Qp==×4.96=3.992.设计枯水位频率计算有时生产实际需要推求设计枯水位。当设计断面附近有较长的水位观测资料时,可直接对历年枯水位进行频率计算。

枯水径流可以用枯水流量或枯水水位进行分析。枯水径流的频率计算与年径流相似,但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必须加以说明。

1.枯水流量频率计算

(1)资料的选取和审查。枯水流量的时段,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设计流域的径流特性确定。一般因年最小瞬时流量容易受人为的影响,所以常取全年(或几个月)最小连续几天平均流量作为分析对象,如年最小1d、5d、7d、旬平均流量等。当计算时段确定后,可按年最小选样的原则,得到枯水流量系列(一般要求有20年以上连续实测资料),然后对枯水流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推求出各种设计频率的枯水流量。枯水流量实测精度一般比较低,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在分析计算时更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审查。

(2)Cs<2Cv情况的处理。进行枯水流量频率计算时,经配线Cs常有可能出现小于2Cv的情况,使得在设计频率较大时(如p=97%,p=98%等),所推求的设计枯水流量有可能会出现小于零的数值。这是不符合水文现象客观规律的,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零来代替。

(3)Cs<0情况的处理。水文特征值的频率曲线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呈上凹的形状,但枯水流量(或枯水位)的经验分布曲线,有时会出现上凸的趋势,如图G1.3所示。如用矩法公式计算Cs,则Cs<0,因此必须用负偏频率曲线对经验点据进行配线。而现有的皮尔逊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p值或kp值由查表所得均属于正偏情况,故不能直接应用于负偏分布的配线,需作一定的处理。经数学计算可得:

就是说,Cs为负时,频率p对应的值与Cs为正时频率1-p对应的Φ值,其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必须指出,在枯水径流进行频率计算中,当遇到Cs<2Cv或Cs<0的情况时,应特别慎重。此时,必须对样本作进一步的审查,注意曲线下部流量偏小的一些点据,可能是由于受人为的抽水影响而造成的;并且必须对特枯年的流量(特小值)的重现期作认真的考证,合理地确定其经验频率,然后再进行配线。总之,要避免因特枯年流量人为地偏小,或其经验频率确定得不当,而错误地将频率曲线定为Cs<2Cv或Cs<0的情况。但如果资料经一再审查或对特小值进行处理后,频率分布确属Cs<2Cv或Cs<0,即可按上述方法确定。

图G1.3 负偏频率曲线

此外,当枯水流量经验频率曲线的范围能够满足推求设计值的需要时,也可以采用经验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枯水流量。

【例G1.4】某站年最小流量系列的均值img为4.96m3/s;Cv为0.10;Cs为-1.50。求p=95%的枯水流量。

解:先求出1-p值,即1-p=1-95%=5%;查Cs=-1.50、p=5%时的Φ值为1.95

Φ(-1.5,95%)=-Φ(1.5,5%)=-1.95

由此求得p=95%的枯水流量为

【例G1.4】某站年最小流量系列的均值img为4.96m3/s;Cv为0.10;Cs为-1.50。求p=95%的枯水流量。

解:先求出1-p值,即1-p=1-95%=5%;查Cs=-1.50、p=5%时的Φ值为1.95

Φ(-1.5,95%)=-Φ(1.5,5%)=-1.95

由此求得p=95%的枯水流量为

Qp=(1+ΦpCvimg=(1-1.95×0.10)×4.96=3.99(m3/s)

2.设计枯水位频率计算

有时生产实际需要推求设计枯水位。当设计断面附近有较长的水位观测资料时,可直接对历年枯水位进行频率计算。但只有河道变化不大,且未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天然河道,水位资料才具有一致性,才可以直接用来进行频率计算并推求设计枯水位;而在河道变化较大的地方,应先用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枯水流量,再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转换成设计枯水位。

用枯水位进行频率计算时,必须注意以下基准面情况:

(1)同一观测断面的水位资料系列,在以往不同时期所取的基面可能不一致,如原先用测站基面,后来是用绝对基面,则必须统一转换到同一个基面上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2)水位频率计算中,采用的基面不同,所求统计参数的均值、变差系数也就不同,而偏态系数不变。在地势高的地区,往往水位数值很大,因此均值太大,则变差系数值变小,相对误差增大,不宜直接作频率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常取最低水位(或断流水位)作为统计计算时的基准面,即将实际水位都减去一个常数a后再作频率计算。但经配线法频率计算最后确定采用的统计参数,都应还原到实际基准面情况下,然后才能用以推求设计枯水位。若以z表示进行频率计算的水位系列,以Z=z+a表示实际的水位系列,则两系列的统计参数可以按式(G1.6)转换:

(3)有时需要将同一河流上的不同测站统一到同一基准面上,这时可将各个测站原有水位资料各自加上一个常数a(基准面降低则a为正,基准面升高则a为负)。如各站系列的统计参数已经求得,则只需按式(G1.6)转换,就能得到统一基面后水位系列的统计参数。

此外,当枯水位经验频率曲线的范围能够满足推求设计值的需要时,也可直接采用经验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枯水位。

Qp=(1+ΦpCvimg=(1-1.95×0.10)×4.96=3.99(m3/s)

2.设计枯水位频率计算

有时生产实际需要推求设计枯水位。当设计断面附近有较长的水位观测资料时,可直接对历年枯水位进行频率计算。但只有河道变化不大,且未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天然河道,水位资料才具有一致性,才可以直接用来进行频率计算并推求设计枯水位;而在河道变化较大的地方,应先用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枯水流量,再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转换成设计枯水位。

用枯水位进行频率计算时,必须注意以下基准面情况:

(1)同一观测断面的水位资料系列,在以往不同时期所取的基面可能不一致,如原先用测站基面,后来是用绝对基面,则必须统一转换到同一个基面上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2)水位频率计算中,采用的基面不同,所求统计参数的均值、变差系数也就不同,而偏态系数不变。在地势高的地区,往往水位数值很大,因此均值太大,则变差系数值变小,相对误差增大,不宜直接作频率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常取最低水位(或断流水位)作为统计计算时的基准面,即将实际水位都减去一个常数a后再作频率计算。但经配线法频率计算最后确定采用的统计参数,都应还原到实际基准面情况下,然后才能用以推求设计枯水位。若以z表示进行频率计算的水位系列,以Z=z+a表示实际的水位系列,则两系列的统计参数可以按式(G1.6)转换:

(3)有时需要将同一河流上的不同测站统一到同一基准面上,这时可将各个测站原有水位资料各自加上一个常数a(基准面降低则a为正,基准面升高则a为负)。如各站系列的统计参数已经求得,则只需按式(G1.6)转换,就能得到统一基面后水位系列的统计参数。

此外,当枯水位经验频率曲线的范围能够满足推求设计值的需要时,也可直接采用经验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枯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