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成绩斐然。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整修、新修江河堤防24.8万余km,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防洪体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61.3万km2,累计解决饮水困难地区1.59亿人的吃水问题。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127亿m3。而总的说来,我国北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要高于南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成绩斐然。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整修、新修江河堤防24.8万余km,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防洪体系。建成水库8.5万余座,总蓄水库容4571亿m3,其中:大型水库394座、总库容3260亿m3;中型水库2618座、总库容724亿m3;小型水库81893座、总库容587亿m3。同时灌溉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606处,配套机电井333万眼,机电排灌动力发展到7020万kW,全国灌溉面积发展到5116hm2(7.67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61.3万km2,累计解决饮水困难地区1.59亿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约4770万kW,年发电量约达1560多亿kW·h。

全国总用水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m3增加到2000年的5498亿m3,其中:工业用水占20.7%,农田灌溉用水占63.0%,林牧渔用水占5.8%,生活用水占10.5%(其中城镇生活用水占5.2%,农村生活用水占5.3%)。但是,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所占的比例较低,农业用水占的比例过大,总用水水平较低。例如,我国1997年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消耗每立方米水所能生产的粮食平均只有1.1kg,也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

根据1999年水资源公报,全国总供水量5613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4%,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9.1%,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0.5%。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127亿m3。流域间主要的水量调配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河水53.6亿m3,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68.5亿m3和19.4亿m3,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4.4亿m3。而总的说来,我国北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要高于南方。在北方,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75.3%,地下水占24.7%;南方地表水占总供水量的96.5%,而地下水仅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