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面雨量特性的图示方法详解

面雨量特性的图示方法详解

【摘要】:所谓“面”雨量,是指一定区域面积上的平均雨量。面雨量的变化特性常用以下方法表示。曲线表示不同笼罩面积所对应的平均雨量。

所谓“面”雨量,是指一定区域(行政区域或流域)面积上的平均雨量。在降雨径流分析中,与洪水大小相应的必须是流域面积上的面平均雨量。面雨量的变化特性常用以下方法表示。

1.降雨量等值线图(或称等雨量线图)

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或流域,为了表示一定时段内的降雨量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绘制降雨量等值线图(或称等雨量线图)。具体做法与测量学中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相类似。首先根据需要,将一定时段流域内及其周边邻近雨量站的同期雨量标注在专用地图相应位置上,然后按照各站降雨量的大小用地理插值法,并参考地形和气候变化进行勾绘,如图X1.12所示。降雨量等直线图是研究降雨分布、暴雨中心移动及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有力工具。但绘制等雨量线图,要求有足够的且控制良好的雨量站点。

图X1.12 降雨量等值线图

2.平均雨量—面积曲线

对一场暴雨,从等雨量线图上的暴雨中心算起,分别量取不同等雨量线所包围的面积,并计算各面积内的平均雨量,以雨量为纵坐标、面积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图X1.13所示。曲线表示不同笼罩面积所对应的平均雨量。可以看出平均雨量随笼罩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图X1.13 平均雨量—面积曲线

图X1.14 平均雨量—历时—面积曲线

3.平均雨量—历时—面积曲线

平均雨量—面积曲线通常反映一场雨或某一时段降雨在面积上的分布情况,如果将一场雨的不同时段的平均雨量—面积曲线绘在同一张图上,以反映各时段降雨在面积上的分布情况,如图X1.14所示。由图可知,当降雨历时一定时,暴雨所笼罩的面积愈大,则平均雨量愈小;当暴雨笼罩面积一定时,历时愈长,雨量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