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及欧姆接触电阻的表征方法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及欧姆接触电阻的表征方法

【摘要】:比接触电阻率可以用来表征欧姆接触的质量,比接触电阻率记为ρc,计算公式为:图4-2-520世纪40年代旗袍现代旗袍是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使之更适应现代人们穿着需求的新生代旗袍的总称。式中V 是在欧姆接触上的施加电压,流过的电流密度用J 来表示,电流密度在各个接触处大小不一样。欧姆接触电阻不能直接测量,因为在测试中会引入新的寄生电阻,使得测试结果不精确。

旗袍是我国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为“旗袍”。

旗袍是清宫历代沿袭的服装。旗袍原是宽身窄袖低领直筒式,两侧或四面开衩,便于马上活动。顺治元年,清统治者迁都北京,旗袍在中原地区流行。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款式也有所变化,领子逐渐增高,至清末已高至2寸许。四面开衩一律改成两面开衩,绣饰、镶滚显得日益精致和花哨。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图4-2-1、图4-2-2)。

图4-2-1 清代旗袍

图4-2-2 穿旗袍的清代贵族

辛亥革命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女装服饰搭配为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袍被摒弃,新式旗袍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20世纪20年代,中西方的服装开始相互融合,这一时期的旗袍吸纳了西方曲线美的特点,同时也保留本身的特点,旗袍腰身开始有所收缩,袍身不那么宽松,领子的样式变化多样,开襟的方法、形状各异(图4-2-3)。

图4-2-3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有很多的变化,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旗袍的经典时期(图4-2-4)。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当时的旗袍在裁剪方式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在胸部和腰部,采用了西式服装上的胸省和腰省,有的还在肩部衬上垫肩。当时的上海是经典旗袍的发源地,是亚洲的时装中心,同时,时装业渐渐发展起来。当时,西方先进的面料进入中国的市场。这些西方面料质地柔软并且弹性强,使得做出来的旗袍特别合体。

在20世纪40年代,对旗袍的改良更加大胆,在款式上更趋向于现代化,线条更加的简洁、流畅,旗袍的长度又恢复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短为美的样式,改良后的旗袍开始注重腰围的收缩,衬托出女性窈窕多姿的曲线美,尽管旗袍有长度、领子高低、有袖无袖的变化,但是其根本的精神没有变,呈现的是上下为一体,适体的收腰,以轮廓形态来展现出女性的曲线美。从这点上来说,高领短袖的长旗袍拥有含蓄的性感美,最具有代表性(图4-2-5)。

图4-2-4 20世纪30年代旗袍

图4-2-5 20世纪40年代旗袍

现代旗袍是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使之更适应现代人们穿着需求的新生代旗袍的总称。被世界认为最能代表我国民族特色服装的旗袍,在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我国服装史上的一项奇迹。旗袍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它不但没有淡出人们的生活,还一度成为中国的国服。现如今,作为最能展示东方女性神秘魅力的服装,旗袍被世人瞩目,是任何一种服饰都不可比拟的(图4-2-6)。

图4-2-6 现代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