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的陶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代表。回到汉代陶塑文化,那些自由奔放又潇洒的汉代狩猎图,并不是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前文也曾说过,与四川的汉阙石壁浮雕有类似之处的,便是汉代陶塑器皿肩部的饰带。公元2、3世纪后,汉代陶塑的风格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外部装饰发展为彩色,就是所谓的彩绘陶器。汉代及六朝陶俑的风格,一向以简朴的风格示人。除陶制小塑像外,多位收藏家和多家博物馆也藏有汉代制铜质小塑像。......
2023-07-03
华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华服注重内在的本质精神,至于人体的形是否完美匀称并不重要。因此,从当时的审美观出发,用宽大的袍衫将人体遮蔽起来,不予表现。同时,为了追求高于形的精神,还用夸张大袖、宽襟、衣带披帛来造成飘逸的感觉。这种否定和超越形体的存在,可以让人进入理想的精神世界,如图1-2-1、图1-2-2所示。
图1-2-1 商周贵族服饰
图1-2-2 战国时期服饰
华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服装款式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图1-2-3)、“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图1-2-4)、“襦裙”制(襦,即短衣)(图1-2-5)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图1-2-3 上衣下裳
图1-2-4 深衣
图1-2-5 襦裙
1.基本结构
华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 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rèn)、衿、裾、袖、袂(mèi)、带、韨(fú)等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dú),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为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华服有三种长度,即襦、裋(shù)、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gē),袖口称为祛(qū)。一套完整的华服通常有三层,即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2.交领右衽
华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作交领。交领的两直线相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华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如图1-2-6所示。
华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本义为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为右衽,反之称为左衽。这就是华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它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另外一种作为“交领”补充的是“直领”和“盘领”。直领(图1-2-7)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而没有系带。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经常运用。盘领(图1-2-8)是男装中比较多见的一个款式,领型为盘子状的圆形,也是右衽的,右侧肩部有系带,在汉唐官服中采用,日常服饰中也有盘领款式。
图1-2-6 交领
图1-2-7 直领
图1-2-8 盘领
3.褒衣广袖
华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与同时期西方的服装对比,华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异性。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华服的袖子又称为“袂(mèi)”,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袖宽且长是华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华服都是这样。华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一直以来,华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qū),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因此,除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华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
“袖宽且长”是华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点,华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主要用法有:参与日常体力劳动的庶民服装、军士将领的戎服、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有时候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汉唐时期贵族礼服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4.系带隐扣
华服中的隐扣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华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是显露在外面。华服通常就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衣服。同时,在腰间还有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即完成穿衣过程,如图1-2-9所示。
图1-2-9 系带
有关华服文化的文章
每个时代的陶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代表。回到汉代陶塑文化,那些自由奔放又潇洒的汉代狩猎图,并不是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前文也曾说过,与四川的汉阙石壁浮雕有类似之处的,便是汉代陶塑器皿肩部的饰带。公元2、3世纪后,汉代陶塑的风格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外部装饰发展为彩色,就是所谓的彩绘陶器。汉代及六朝陶俑的风格,一向以简朴的风格示人。除陶制小塑像外,多位收藏家和多家博物馆也藏有汉代制铜质小塑像。......
2023-07-03
汉代的极端简洁的风格,在钟鼎铜镜上表现得清晰明显。圆雕式的器具盖、柄和器身分开,各部位都做独立处理。浅勾的轮廓,纯线条的纹饰,是汉代铜镜最普遍的构造。汉代的铜镜与周代的铜镜相比,装潢上有着天与地般的差别,乍一对比,会让人感觉这种风格不应是同一个民族能够产生的。汉代的铜镜有很多独特的形式,但大多是简单的几何形。另一种更加普遍的汉朝的铜镜样式,叫做“八弓式”。......
2023-07-03
攻势凌厉的采访风格芭芭拉的采访,可以概括成“独具魅力、攻势凌厉、别开生面”,她为美国的电视新闻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芭芭拉的采访风格自信沉稳、视角独特、切入点敏感而极富进攻性。又如,应布什总统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定于2001年11月12日至15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出访前夕,芭芭拉对普京进行了采访。芭芭拉的凌厉攻势她的采访对象多数为权势人物,提问的尖锐、挑战性、直捣黄龙的锋芒……......
2023-12-06
西铜塔整体坐于1.45米高的石砌须弥座台基上。与圣积寺华严铜塔相似,显通寺西铜塔由铜须弥座、塔瓶、密檐塔式十三天相轮、天宫、葫芦形塔刹组成,经文主要镌刻在须弥座、天宫和塔刹上。与圣积寺铜塔不同的是,西铜塔的天宫设在全部十三天相轮的上方,双重檐,因此西铜塔共有十五层檐。此塔天宫的位置虽然比圣积寺铜塔更显要,但形式上的节奏美感却因此逊于圣积寺铜塔。......
2023-10-18
不同的角色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规范相配套,不可模糊,更不能混淆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本质不是表现在具体个人的相互作用之中,而是表现在具体的社会角色的相互作用之中。在处理与内部和外部公众关系时,公共关系人员应强化角色意识,掌握各种社会交往技巧,避免产生角色冲突和角色不到位的现象。......
2023-07-16
在统计的149个国家中,列第109位,属于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大部分水资源量集中在汛期以洪水的形式出现,资源利用困难,且易造成旱涝灾害。......
2023-06-21
美术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的能力。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肯定,会促进其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美术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是由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组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把学生的审美能力列入重点考查的项目之中。......
2023-07-23
攻鼓子也称滚鼓子,是流行于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攻鼓子的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姿态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现在,攻鼓子作为地方特色鼓舞,经常参加各种节令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凉州攻鼓子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革新,使之日臻完美,并多次参加省内外的节会表演,因风格独特、气势恢宏而屡次获奖,被誉为西部“鼓魂”。......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