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上升,伴随来的经济成长效应。“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在过去30年时间里,人口红利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其不仅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提供了劳动力方面的竞争优势,也为国内消费扩大提供了市场基础。......
2023-12-07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电机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电工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迸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并进入国际市场,挑战跨国公司。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电力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中国电机工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竞争更为充分和健康的局面。
国有企业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开放初期,电工企业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均为国有企业。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按国家计划生产,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品按指令性指标分配,企业无需竞争,没有市场概念。在中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尤其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电工企业引入市场机制,进入市场竞争,从困惑到适应,从惧怕竞争到游刃有余。在这一进程中,电工企业从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开始,打破“大锅饭”,改革内部经营机制,主辅分离、精干主业,逐渐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方面,企业领导不断呼吁为国有企业“松绑”,还经营权于企业,以求与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另一方面,政府机关下放权力,企业属地化管理,探索新型的工业管理体制。电工企业从被动地进入市场到主动迎接市场竞争,潜力逐渐释放,活力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
推进股改上市,构建现代企业。20世纪80年代,机械工业部开展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经一段时期的酝酿、准备和探索,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建立产权多元化的企业体制,成为各方面的共识。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消除了国有独资、“一股独大”所带来的弊病,建立起了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20世纪90年代,电工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试验,发电设备集团和输变电设备集团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哈尔滨、上海、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和新疆、保定、西安三大输变电设备制造集团,以及百年老企湘电集团,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既募集了加快发展所需资金,又与国际接轨,对改善决策和经营机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进了一大步。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和三大输变电设备制造集团从做大向做强迈进。2006~2010年,我国连续5年发电设备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其中哈尔滨、上海、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的产量占70%以上。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正在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但有的上市公司,既没有把筹集的资金全用在刀刃上,主营业务未能借此优化提高,又没有借资本社会化的机遇及时转换机制,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在经历了“家族统治”、法人治理结构缺失的发展阶段后,也开始了“股权革命”,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境内、境外上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重获发展动力,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民营企业崛起,形成竞争格局。党的十四大前后,在浙江省温州市,形成了低压电器产业集聚区,相继出现了正泰、德力西、新华、天正、长城、精益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团企业。在广东省佛山市及其周边,形成了中低压开关产业集聚区,先后有顺德开关、佛山电器、顺德特变、广州白云电气等企业活跃于市场。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地的电线电缆和变压器企业中,较为知名的有远东电缆、上上电缆、华鹏变压器等公司。其他地区的一批电器制造企业也陆续成长起来。
电工行业的民营企业创办和发展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有的靠几个人几万元资金,艰苦创业发展起来;有的是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演变而来;有的是原有的国有企业,由经营者收购而转为民营企业。不论这些民营电工企业的出身如何,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促进了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加速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提升了这些企业所在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提升了中国电机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如今,正泰、德力西、白云电气、顺特电气、远东电缆、上上电缆、常熟开关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电机工业的骨干企业,在行业中举足轻重。
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水平提高。中国电机工业虽在国内已有8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要提升国际竞争力,还应在国际市场上一显身手。1983年2月,哈尔滨电气集团与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联手,在与日本、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六大公司的竞争中中标,承接了巴基斯坦古杜电站21万千瓦成套火力发电设备的出口任务,开启了中国电力设备成套出口的先河。之后,火电成套设备、水电成套设备、输变电成套设备的出口逐渐增多。2008年,我国火电设备出口量占全国生产量的11%,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20%以上。
电力设备成套出口,特别是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结束了我国过去单纯的“援外”做法,扩大了机电产品的出口,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得到锻炼,提高了竞争力。一般来讲,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较高,制造企业和总承包单位必须提高工艺水平、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核算水平,才能完成任务,得到业主的信任。成套设备出口不仅为国家创收了外汇,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的素质,培养了一批外向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提高了中国电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也随之提上了日程。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连网,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投融资体制改革,旨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分级管理、分别权限,落实投资责任,分散投资风险。电力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电力投资连年大幅增长,电网规划与建设大步迈进,电力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而言,要想在一个更为开放、竞争更为激烈的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赢得竞争,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转型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应不同用户需要的产品。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顺应了这种变化,更加自觉地推进改革,更加主动地投入竞争,企业得以壮大,产业有所发展。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高速发展,体制的深化改革是强大的动力。
“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上升,伴随来的经济成长效应。“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在过去30年时间里,人口红利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其不仅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提供了劳动力方面的竞争优势,也为国内消费扩大提供了市场基础。......
2023-12-07
去单位模式下的城市发展制度已经完全不同于单位模式下城市制度的模式。对国内情况的判断集中表现为初级阶段,强调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了对主观能动性的夸大和发展的极“左”观点。国内经验的核心是必须抛弃阶级斗争而转向经济建设,同时必须改变“左”的倾向和夸大生产关系及主观意识的作用的做法,转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3-07-22
走进董秀成的办公室,记者注意到,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中,占了四分之一面积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摞摞厚厚的文献资料、科研项目书,贴墙放置的两个高大书柜里也摆满了能源经济学领域的书刊,还有一些资料被一堆堆零散地摆在窗台上、茶几边和沙发上……董秀成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能源经济学家。......
2023-08-20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资源配置的效率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提出来的。简言之,经济效率就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便使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而帕累托最优是资源调整的终极目标。传统狭义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2023-11-26
望亭,这个苏州最西北的小镇,这个与无锡只是一河之隔的偏远小镇,一度被年轻教师们戏称“天高皇帝远”。面对这种状况,我很是着急,因为我深知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唤醒教师的自觉,成为我进行教师培养的首要目标。2016年1月,我亲证了“叙事者”的挑战活动,感受到了教师被唤醒后的强大激情与活力。......
2023-10-25
1.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反映竞争向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它同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密切结合,共同发挥作用。4.供求机制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的作用离不开供求关系,没有供求机制作用于价格与价值之间,价格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没有供给略大于需求这个条件,竞争机制就不能形成。供求机制的实质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平衡机制。......
2023-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