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肩部术语与分割缝详解

肩部术语与分割缝详解

【摘要】:(一)肩部指人体肩端点至侧颈点之间的部位,是观察、检验衣领与肩缝配合是否合理的部位。(八)分割缝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衣身、袖身、裙身、裤身等部位进行分割形成的缝子。位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名称,如位于背缝下部称背衩,位于袖口部位称袖衩等。

(一)肩部

指人体肩端点至侧颈点之间的部位,是观察、检验衣领与肩缝配合是否合理的部位。

1.总肩

自左肩端点通过BNP(后颈点)至右肩端点的宽度,亦称“横肩宽”。

2.前过肩

前衣身与肩缝合的部位。

3.后过肩

后衣身与肩缝合的部位。

(二)胸部

衣身前胸丰满处。胸部造型是服装检验的重要内容。

1.领窝

前、后衣身与领身缝合的部位。

2.门襟和里襟

门襟在开扣眼一侧的衣身上;里襟在钉扣一侧的衣身上,与门襟相对应。

3.门襟止口

指门襟的边沿。其形式有连止口与加挂面两种形式。一般加挂面的门襟止口较坚挺,牢度也好。止口上可以缉明线,也可以不缉。

4.搭门

门襟、里襟需重叠的部位。不同款式的服装其搭门量不同,范围自1.7~8cm不等。一般是服装衣料越厚重,使用的纽扣越大,则搭门尺寸越大。

5.扣眼

纽扣的眼孔。有锁眼和滚眼两种,锁眼根据扣眼前端形状分圆头锁眼和方头锁眼。扣眼排列形状一般有纵向排列与横向排列,纵向排列时扣眼正处于搭门线上,横向排列时扣眼要在止口线一侧并超越搭门线0.3cm左右。

6.眼档

扣眼间的距离。眼档的制定一般是先确定好首尾两端扣眼位置,然后平均分配中间扣眼的位置,根据造型需要也可间距不等。

7.驳头

门襟、里襟上部随衣领一起向外翻折的部位。

8.驳口

驳头里侧与衣领的翻折部位的总称,是衡量驳领制作质量的重要部位。

9.串口

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处。一般串口与领里和驳头的缝合线不在同一位置,串口线较斜。

10.侧缝(摆缝)

缝合前、后衣身的缝子。

(三)背缝

为贴合人体或造型需要,在后衣身中间位置上设置的缝子。

(四)臀部

对应于人体臀部最丰满处的部位。

1.上裆

腰头上口至裤腿分叉处的部位,是关系裤子舒适与造型的重要部位。

2.横裆

上裆下部最宽处,是裤子造型的重要部位。

3.中裆

脚口至臀部距离的1/2处,是裤筒造型的重要部位。

4.下裆

横裆至脚口间的部位。

(五)省

为适合人体和造型需要,将一部分衣料缝去,以制作出衣片的曲面状态或消除衣片浮余量的不平整部分。省由省道和省尖两部分组成,并按功能和形态进行分类。

1.肩省

省底画在肩缝部位的省,常画成钉子形,且左右两侧形状相同,有前肩省和后肩省之分。前肩省是制作出胸部隆起状态以及收掉前中线处需要撇去的部分浮余量;后肩省是制作出背部隆起的状态。

2.领省

省底画在领窝部位的省,常画成钉子形。作用是制作出胸部和背部的隆起状态,用于连衣领的结构设计,有隐蔽的优点,常代替肩省。

3.袖窿省

省底画在袖窿部位的省,常画成锥形。有前后之分,前袖窿省制作出胸部状态,后袖窿省制作出背部状态。

4.侧缝省(摆缝省)

省底画在侧缝部位的省,常画成锥形。主要用于前衣身,制作出胸部隆起的状态。

5.腰省

省底画在腰部的省,常画成锥形或钉子形,使服装卡腰,呈现人体曲线美。

6.胁下省

省底画在胁下部位处的省,使服装均匀地卡腰,呈现人体曲线美。

7.肚省

画在前衣身腹部的省。使衣片制作出适合人体腹部的饱满状态,常用于凸肚体型的服装制作。一般与大袋口巧妙配合使省道处于隐蔽状态。

(六)裥

为适合体型及造型的需要将部分衣料折叠熨烫而成,由裥面和裥底组成。按折叠的方式不同分为:左右相对折叠,两边呈活口状态的称为阴裥;左右相对折叠,中间呈活口状态的称为明裥;向同方向折叠的称为顺裥。

(七)褶

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缝缩而形成的自然褶皱。

(八)分割缝

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衣身、袖身、裙身、裤身等部位进行分割形成的缝子。一般按方向和形状命名,如刀背缝;也有历史形成的专用名称,如公主缝。

(九)衩

为服装的穿脱行走方便及造型需要而设置的开口形式。位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名称,如位于背缝下部称背衩,位于袖口部位称袖衩等。

(十)塔克

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细缝,起装饰作用,取名于英语tuck的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