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光路初步布局分析及优化方案

光路初步布局分析及优化方案

【摘要】:放映物镜光路的初步布局按薄透镜表示,如图4-87所示。初步布局的光路系统是一个光焦度为“+-+-”的系统,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的三片系统加一个负光焦度的单片,此负光焦度的单片用于校正场曲像差和大孔径球差。

这是一个大孔径、中等视场、中等焦距的系统。系统可以选用匹兹瓦型的变型,由四片分离透镜组成。放映物镜光路的初步布局按薄透镜表示,如图4-87所示。

初步布局的光路系统是一个光焦度为“+-+-”的系统,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的三片系统加一个负光焦度的单片,此负光焦度的单片用于校正场曲像差和大孔径球差。至于如何合理分配各单片负担的偏角,最朴素的做法是可以试作多种分配方案,选取其中在满足后工作距等外形尺寸条件下各单片偏角负担相对较小的一组。例如,令第一块单片负担总偏角,让其余三个单片负担的偏角和为零,即

Δu1=u1-u1=0.25

Δu2u3u4=0

978-7-111-56769-1-Chapter04-132.jpg

图4-87 放映物镜光路的初步布局

这样分配偏角后,第一块单片的焦距f1=120mm,在系统的相对孔径978-7-111-56769-1-Chapter04-133.jpg的情况下,无穷远处轴上物点发出的边缘光线在第一块单片上的投射高度h1=30mm。如此分配偏角负担的用意也很清楚,即让第一块单片承担总的光焦度,其余三块单片只起校正像差的作用。后面三块单片的偏角负担又如何分配呢?后面三块是“-+-”,即一块是正光焦度单片,另两块是负光焦度单片,据后面三块不承担总偏角的用意,应有Δu3=-(Δu2u4)。如果第三块正光焦度单片承担的偏角太小,则它校正像差的能力就很有限,甚至起不到校正像差的作用。如果第三块正光焦度单片承担的偏角太大,则它本身又会产生过多的像差。综合考虑,可选择Δu3=0.25。如此,有Δu2u4=-0.25。

另外,尚需考虑到各单片由薄透镜加厚成实际透镜时两单片之间的空气间隙具有一定的像差校正作用,更不能碰在一起等问题,应该预留透镜之间的间隔。初步选择第一块透镜和第二块透镜之间的间隔d1-2=12mm,第三块透镜和第四块透镜之间的间隔d3-4=20mm。设后工作距l′=50mm(设计要求l′≥47mm),适当调整第二块单片与第三块单片之间的间距d2-3以及后面三块透镜各自的焦距f2f4,可得到其余的相关数据如下:

Δu2=-0.14,Δu4=-0.11

d2-3=70mm

f2=-193mm,f3=77mm,f4=-114mm

如此,初步完成了系统的光焦度分配和偏角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