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电路在晶体管继电保护电路中广泛应用。前记忆电路属于瞬时动作、延时复归电路。图2-54放电式前记忆电路工作原理:正常时,无信号输入,三极管VT1无基极电流而截止。此时二极管VD截止,电容C1两端无电压。......
2025-09-29
1.线路之一
线路如图4-8所示。该线路具有电流自动调整装置。
图4-8 晶闸管自动充电机线路
蓄电池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大电流,第二阶段用小电流(通常减小一半)。当蓄电池电压升到最大值(即6V蓄电池升到7.5V左右,12V蓄电池升到15V左右)时,第一阶段充电结束。这时若继续用大电流恒充,就可能损坏极板,所以要减少充电电流。
工作原理:晶闸管整流电源部分与图4-6相同。图中虚线右部分为充电自动控制部分。
经晶闸管V1调压的直流电压,通过电阻R7、二极管VD,触发晶闸管V2,使其导通,装置处于大电流充电状态(第一阶段)。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蓄电池电压不断上升,直到最大值。这时由电阻R5和电位器RP2组成的分压器上电压增高,并促使稳压管VS2击穿,晶闸管V3控制极得到触发电流而导通,从而使二极管VD正极电压接近零伏,晶闸管V2控制极得不到触发电流而截止,停止对蓄电池充电。
随后,蓄电池电压会自动下降(这里蓄电池本身性质决定的)。当电压低于最大值时,稳压管VS2截止,晶闸管V3截止,蓄电池重新被充电。这样—充—停—充反复进行,将恒充变成间歇充电,在相同时间内,充电量约减少一半,即蓄电池进入小电流充电状态(即第二阶段)。
电位器RP2的鉴别阀值可根据需要调整。
随着蓄电池电量的增加,充电时间相对缩短,而停充时间相对延长,电流表PA指示逐渐趋向零安。
2.线路之二
图4-9为多档恒流充电线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对1~10台12V同规格的蓄电池串联后同时充电,充电电流可在1~15A之间任意选择,电流一经选定后,即可保持恒定,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免除了在充电过程中调整电流的麻烦;输出端不怕短路,即使将输出端短接后长时间运行,也不会损坏整流二极管等元件,因此可靠性很高;耗电省,整机产生的热量小,工作时机内温度低。
图4-9 多档恒流充电机线路(https://www.chuimin.cn)
工作原理:由电容C1~C4和开关S1~S4等组成电流选择电路,以选择合适的充电电流。当只合上开关S1时,电容C1串联于整流桥VD1~VD4中,指示灯H1亮,输出电流为1A;若此时再合上开关S2,则C1和C2并联,指示灯H2亮,输出总电流为3A。当只合上开关S1或S2或S3或S4时,相应指示灯H1~H4亮,输出分别为1A、2A、4A、8A。通过四只开关的不同组合,便可输出1~15A共15档不同的电流(见表4-3),以适应不同容量蓄电池充电电流不同的需要。
表4-3 开关组合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图中,电阻R1~R4既是指示灯H1~H4的降压电阻,又构成与指示灯组成电容C1~C4充电后的放电回路;电感L有限制起动瞬间冲击电流的作用。
元件选择:二极管VD1~VD4选用ZP20A/400V,带散热器;电阻R1~R4选用2.2kΩ、20W;指示灯H1~H4选用6.3V、100mA的小型指示灯;电容的耐压值不低于450V;电感L可用直径为1.5mm漆包线双线并绕32匝制成直径为120mm的空心线圈。
3.线路之三
线路如图4-10所示。该线路具有电流自动调整装置,能保证恒流充电;具有反向保护装置,蓄电池极性接反时不会被烧坏;具有蓄电池充足后能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充电。
图4-10 晶闸管自动恒流充电机线路
工作原理:单相交流电源经变压器T降压、二极管VD1、VD2全波整流,整流输出电压经晶闸管V调压(实际上是恒流充电)送到蓄电池组。触发电路为单结晶体管VT3等组成的弛张振荡器。触发信号的相位由三极管VT1基极电位控制。VT1基极电位是电位器RP1和RP2上电压降之差值(RP1上电压降是充电电流在电阻R4上的电压降的分压部分,其值反映了充电电流的大小;RP2上电压降是蓄电池组电压E经稳压后的分压部分,其值经调整后是固定的),这样,VT1基极电位也就反映了充电电流的大小。单结晶体管VT3的电源是和充电整流电源同步的梯形电压波(变压器T次级绕组ω3电压经整流桥VC整流、R6限流、稳压管VS1稍波而得),因而通过调节RP1确定充电电流大小后,触发信号的相位也就确定了,从而决定了晶闸管V的导通角大小。V导通到整流输出脉动电压下降到小于E时关断,此时单结晶体管VT3也因电压过零而停振。当充电电流过大时,R4上电压降增大,VT1基极电位就降低,触发信号推迟,晶闸管V导通角减小,使充电电流减小到恒定值;当蓄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而增高时,R4上的电压降减小,VT1基极电位上升,触发脉冲提前,使导通角增大,以保持充电电流不变。这就保证了恒流充电。
图4-10中虚线框部分为自动控制开关,它实际上是一个射极耦合双稳态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4、VT5等组成)。开始充电时,蓄电池电压很低,在由电阻R14、R15和电位器RP3组成的分压器上的电压降也很小,VT4截止,VT5导通,继电器KA处于吸合状态。当蓄电池充足后,分压器上的电压降增大,并促使VT4导通,VT5截止,KA释放。其常开触点断开,接触器KM失电释放,切断充电电源。
RP3的鉴别阀值可根据需要调整。一般可按快上升到最大值时来调整RP3使双稳态电路翻转。因为当蓄电池充到最大值后,电压变化很缓慢,若鉴别阀值取在最大值,则自动切断电源控制就不灵敏,甚至不起作用。
须注意:变压器次级绕组ω2、ω3的极性必须正确,否则电压不同步不能触发晶闸管。
相关文章
记忆电路在晶体管继电保护电路中广泛应用。前记忆电路属于瞬时动作、延时复归电路。图2-54放电式前记忆电路工作原理:正常时,无信号输入,三极管VT1无基极电流而截止。此时二极管VD截止,电容C1两端无电压。......
2025-09-29
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4.6 所示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和符号。2)换向阀的位、通及滑阀机能位是指阀芯的工作位置。图4.13H 型机能换向阀回路图4.14P 型机能换向阀回路图4.15Y 型机能换向阀回路3)其他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应用图4.16 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和图形符号。图4.1623D-25B 型电磁换向阀1—推......
2025-09-29
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的传动部分由双速电动机、大小带轮、V带等构成,如图6-21所示。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的操作部分主要由操作盘和前门结构组成。图6-20 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的结构图5)支承部分。控制原理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过程主要由程控器来控制实现的。电脑式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整机电路如图6-22所示,主要由电脑控制器、双水位开关、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电动机、进水阀、排水泵、温度控制器、电动门锁等组成。......
2025-09-29
在多CPU系统中,多CPU控制各自的相应模块,互相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换。图10-5 多CPU系统的自动刷新原理假设系统的CPU1在B0~B1F之间设定了32点的自动刷新,CPU2在B20~B3F之间执行32点的自动刷新,如图10-6所示。图10-6 多CPU设置那么在CPU1的END处理期间,执行的处理过程为图10-5中的1.和4.,即:1)CPU1的B0~B1F传输软元件数据被传送到CPU1的自动刷新区(1.)。图10-7 多CPU系统FROM/TO指令图10-7表述的意思如下:1)用TO指令写入数据到PLC1的用户区(1.)。......
2025-09-29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液压千斤顶的动作来说明。图1-1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1—杠杆手柄 2—小液压缸 3—小活塞 4、7—单向阀 5—吸油管 6、10—管道 8—大活塞 9—大液压缸 11—截止阀 12—油箱图1-1所示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通过对上面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
2025-09-29
UASB反应器中废水为上向流,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气、液、固三相分离系统,三相分离器的下部是反应区。气、液、固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内,气体可被收集,污泥和水则进入上部相对静止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与污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污泥被截留在三相分离器下部并通过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图9-8UASB反应器中沿高度的污泥浓度分布示意图较低水力负荷;较高水力负荷......
2025-09-29
高温型电子消毒柜是以远红外线电热元件为热源。远红外线有显著的加热效应和强烈的穿透能力,易被物体所吸收,因此被加热物体温度上升快,节约能量,达到高温杀菌、消毒的目的。此时220V交流电通过K2-2,使远红外线电热元件E1、E2通电加热,处于全功率工作状态,消毒柜温度可以一直上升到预定的温度125℃。当温度上升超过60℃时,作为控制温度的t2℃双金属片断开。图4-4 高温电子消毒柜电气原理图......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