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测试两种焊料凸点并比较它们的电迁移现象。第一次回流在把焊料凸点印刷在芯片上后完成,第二次回流是为了组装芯片和印刷线路板。为了对焊料凸点电迁移进行实时观测,在电迁移测试之前,我们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将一对焊料凸点切为截面并抛光。为了可以进行观察,要时常暂停电迁移试验,所以观察是不连续的且在不同的时间下重复进行的。图9.8观察电迁移时所用倒装芯片焊点两个横截面的原理......
2023-06-20
熔化是倒装芯片焊点失效的一个相当常见的原因。对于某些共晶锡铅倒装芯片焊点,当外加的电流密度高于1.6×104 A/cm2,试验温度在100℃左右时,就会发生熔化。对于某些共晶锡银铜倒装芯片焊点,当外加的电流密度高于5×104 A/cm2,并且试验温度在100℃左右时,就会发生熔化。这些电流密度已成为倒装芯片焊点所能施加的电流密度上限。熔化时,温度应该达到焊料合金的熔点,如共晶锡铅和共晶锡银铜的熔化温度分别为183℃和220℃。这表明所产生的焦耳热一定使温度从100℃升高到了熔点。焦耳热是从哪里产生的?对其是源于焊料凸点本身,还是源于凸点上方的互连,我们尚不清楚。
在原则上,熔化是与时间无关的。通常来讲,熔化不需要过热,因此在回流焊时,当温度达到熔点,熔化就应该瞬间发生。然而,我们观测到在倒装芯片焊点中,由电迁移引起的熔化现象是在一定时间内才完成的。通常情况下,在某一外加电流密度下,焦耳热引起熔化需要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在本章9.3节中,我们讨论过使用铝电阻测量芯片的温度,并且发现即使外加的电流密度只有3.5×103 A/cm2,也能产生大量的焦耳热。测量的芯片温度高达175℃,表明焦耳热的产生使温度升高了大约125℃。当给共晶锡银铜倒装芯片焊点施加5×104 A/cm2的电流密度时,电流集聚效应会使电流密度升至5×105 A/cm2。对于具有薄膜型UBM层的倒装芯片来说,电流集聚效应发生在焊料凸点内,因此焊料凸点内所产生的焦耳热很高。
在大型计算机中,应保证器件工作温度低于100℃,硅芯片会被冷却,使焊料凸点不会熔化。然而,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中没有冷却装置或者冷却设计不足,如只使用风扇冷却,因此焊料凸点会变得非常热并且最终导致熔化。
为何在倒装芯片焊料凸点内所产生的焦耳热如此之大,以及熔化为何需要时间都需要合理的解释。倒装芯片焊料凸点内独特的电流集聚效应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这取决于IR2,而我们除了考虑产热外同时也必须考虑散热。由于焊料合金本身不是一个电的良导体,根据魏德曼-弗兰兹(Wiedemann-Franz)定律[18],得知它也不是一个热的良导体。这个定律指出,对于金属导体,热导率与电导率之比与温度成正比。因此,将焊料凸点内的焦耳热传导出去是很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凸点内的热量可以通过硅芯片经由UBM层传导出去。通过硅的热传导十分重要,是因为芯片上铝或铜的互连是焦耳热的来源。因此,在热管理中UBM层和互连的设计十分重要。尽管如此,因为设计是静态的,所以其与时间无关。在设计的基础上,只有当温度达到焊料熔点时,凸点才能熔化;否则就不熔化。这里没有任何与时间变量相关的因素。然而,倒装芯片焊点的熔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确实与时间变量有关[19-20]。
电迁移或热迁移引起的焊点微观结构的改变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过程,并且影响焦耳热的产生。当扁平型孔洞形成,并且在硅芯片和焊料凸点的阴极接触处生长时,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首先,当扁平型孔洞长大时,孔洞上铝互连的传导电流的路径一定会增加。这会增加焦耳热的产生。如9.2.4.节中所讨论的,当电流密度很高时,电迁移会在铝中造成损伤。这会引起更多的焦耳热的产生。其次,孔洞是一个很好的热的绝缘体,可以阻止热量通过硅芯片散发出去。因此,随着孔洞的长大,焦耳热的产生和被隔绝的热量所引发的问题都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当孔洞长大到覆盖绝大部分接触窗口时,其将导致凸点熔化。衬底上的铜引线也可以将凸点内的热传导出去,但是它也会在焊料凸点内产生一个温度梯度,并且引起凸点内的热迁移现象。热迁移现象将会在第12章中详细讨论。
有关电子软钎焊连接技术 材料、性能及可靠性的文章
我们测试两种焊料凸点并比较它们的电迁移现象。第一次回流在把焊料凸点印刷在芯片上后完成,第二次回流是为了组装芯片和印刷线路板。为了对焊料凸点电迁移进行实时观测,在电迁移测试之前,我们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将一对焊料凸点切为截面并抛光。为了可以进行观察,要时常暂停电迁移试验,所以观察是不连续的且在不同的时间下重复进行的。图9.8观察电迁移时所用倒装芯片焊点两个横截面的原理......
2023-06-20
在20~40 h的电迁移之后,第一横截面的共晶锡铅焊料表面上,能观察到阳极的铅的聚集和阴极的孔洞的形成。图9.10所示为同时具有焊料凸点的第一横截面的第二横截面。因此,上面的Z*计算可能是不精确的,结果只是指出共晶锡铅焊点中电迁移的大致趋势。......
2023-06-20
图9.2焊点电流分布焊点电流分布二维仿真示意;焊点电流分布三维示意图9.3所示为倒装芯片焊点中电迁移损伤的一组SEM照片。由于孔洞的形成只能发生在硅晶片与阴极的接触一侧,也就是电子流入焊点的地方,所以说倒装芯片焊接中的电迁移失效模式是很独特的。......
2023-06-20
将n=1.8,Q=0.8 eV/原子的值代入该公式所得出的结果,被证实远远高估了倒装芯片焊点在高电流密度的平均失效时间。表9.2所示为倒装芯片焊点在三种不同的电流密度与温度下平均失效时间的计算值和测量值。这些发现表明倒装芯片焊点的平均失效时间对电流密度的微小增量都十分敏感。例如,在电流密度为2.25×104 A/cm2,温度为125℃时,无铅焊料的平均失效时间为580 h,而锡铅焊料却只有43 h。......
2023-06-20
相比之下,共晶锡铅焊料在电迁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被挤压出来。图9.12标记物位置及位移量标记物位置;标记物在无铅焊料焊点的一个横截面表面的移动量样品在垂直于第一横截面的方向进行了第二次横切,图9.13所示为其SEM照片。在电迁移的过程中,该合金生长并穿透了焊料凸点的整个横截面。图9.13无铅焊料焊点的第二横截面的SEM照片......
2023-06-20
在9.4.1节和9.4.2节中,利用标记物的移动实验显示了电迁移在SnAg3.8 Cu0.7中比在共晶锡铅中慢得多。对于迁移率项,扩散率的差异会非常大;共晶锡铅焊料的扩散率可能会比共晶锡银铜大一个数量级。同时,较小的晶粒尺寸和锡铅焊料上形成的共晶片状界面可能导致扩散率增大。因此,在共晶锡铅焊料中的电迁移会更快。值得一提的是,锡铅倒装芯片焊点在高温下的电迁移存在一个很大的锡原子的反向扩散通量。该内容将在9.5节和9.7节进行讨论。......
2023-06-20
4)聚氨酯类固化剂与空气中的潮气发生反应。6)涂料贮存时间过久、温度过高,会造成涂料中树脂的进一步聚合而析出,因此也会引起变稠。3)经常检查涂料包装桶是否密封,防止聚氨酯固化剂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反应,防止溶剂挥发。贮存时需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控制温度在15~25℃之间。......
2023-06-23
直流电迁移中存在着极化效应。然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电迁移过程中热迁移的贡献。当电迁移产生的焦耳热在焊料接头上引起了1 000℃/cm的温度梯度时就会出现热迁移。若假设硅芯片侧的温度较高,热迁移就会驱使主要扩散元素向下运动,其方向与下移电子引起的电迁移相同,因此电迁移和热迁移效应会累加。然而在右侧的凸点中,电迁移会使原子向与热迁移相反的方向运动,即这两种迁移效果互相抵消。......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