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前景:应用探析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前景:应用探析

【摘要】:食品原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并运输到加工企业。中国由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大米是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唯一受益的粮食产品。随着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大米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与实施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但仍存在些薄弱环节,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食品供应链变得复杂化,也变得更为脆弱。食品原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并运输到加工企业。中国由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大米质量问题,也使得国内消费者对粮食安全的信心降低。大米是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唯一受益的粮食产品。随着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大米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与实施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但仍存在些薄弱环节,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1.收集水稻种植信息

追溯系统的始发点就是稻田信息,食品可跟踪到产地信息,如产地环境和种植加工等信息,包括种子质量、水体和土壤环境、农药化肥的使用和突发的污染事件。

2.专题培训

2004年以来,由农业部农堅局组织,每年举办一次追溯技术培训班。提高垦区主管人员和试点企业技术骨干的操作技能等。在企业中,种植工人和散户农民相对而言知识水平较低,面对信息收集仪器设备同样需要经过系统学习。

3.落实任务

一旦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造成集体惩罚效应,所以在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中要加强组织化管理。重点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在体系内部形成责任追究制度。

4.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消费者期待可追溯的,应该是简单的质量和来源等信息标识,而不是纯科学的复杂信息。尤其是国内关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态度与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较少,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