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稠度是淀粉品质评价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较难测定的指标。胶稠度是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综合作用的反映。可见,胶稠度是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必须加强遗传改良。胶稠度测定依照国标GB22294-2008,利用大米淀粉经稀碱糊化、回生形成米胶,利用米胶流动性的差异,反映大米的胶稠度。......
2023-06-20
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是评价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稻米淀粉胶的一种胶体特性,反映精米中4.4%冷米胶的软硬程度。稻米淀粉经稀碱热糊化成为米糊胶,冷却后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延伸,延伸后的米糊胶长度,称为胶稠度。胶稠度是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综合作用的反映,与米饭的柔软性、黏滞性有关。同时由于胶稠度和其他一些食用品质指标(如米饭感官试验),淀粉糊化特征曲线,以及米饭的硬度、口感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胶稠度指标对于快速评价稻米食用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米胶在平板上的流淌长度不同,通常将胶稠度分为硬(26~40 mm)、中(40~60 mm)、软(61~100 mm)3个等级。软胶稠度的米饭湿润光滑且有弹性,冷却后保持柔软。一般糯米的胶稠度在90 mm以上;大多数粳米品种具有软胶稠度,少数为中胶稠度;籼米品种间的胶稠度差异较大,软、中、硬3 种类型兼有。根据国家优质稻米标准,一级优质籼米的胶稠度要求大于60 mm,一级优质粳米的胶稠度要求大于70 mm。根据调查研究,我国籼米胶稠度为20~170 mm,平均值65 mm,胶稠度为35~90 mm的品种超过55%,意味着我国籼米基本上保持软硬适中的口感;粳米胶稠度基本为20~145 mm,平均值85 mm,意味着粳米松软可口。
稻米的胶稠度与结实期间的日均温度有着密切关系。程方民等(1996年)对多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多试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齐穗后20 d内的日均温度对稻米胶稠度有主要影响,认为可能是由于灌浆初、中期决定稻米胶稠度特性的支链淀粉急剧变化,最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的缘故。在生产上,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或调整播插期,使水稻齐穗后20 d内温度有利于增加稻米胶稠度,可达到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目的。据研究表明,稻米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米胶平淌距离越短,胶稠度越硬;反之,则软。灌浆成熟期的温度越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越低,这可能是较高温度条件下灌浆成 熟的稻米胶稠度较软的主要原因。除温度因素外,抽穗灌浆期的大气相对湿度、光照时数对稻米胶稠度也有一定影响。
胶稠度的测定通常采用100 mg混合米粉法,只适用于品种分析,而不适用于遗传分析。由于单籽粒胶稠度测定的困难性,前人对这一性状的遗传研究较少。Chauhan和Nanda最初研究认为,胶稠度是由一显性基因控制。汤圣祥(1992年)采用6×6完全双列杂交和改良单籽粒分析法,对胶稠度的遗传和基因作用进行了研究,硬对中等或软胶稠度,中等对软胶稠度表现显性;通过亲子方差和协方差(Vr-Wr)分析,胶稠度受到包括一对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修饰基因)的控制,基因为不完全显性。Khush等(1993年)也研究发现籼米的胶稠度受主效基因控制,若干微效基因进行修饰。何平等(1998年)通过QTL定位方法检测到2个控制胶稠度的QTL,分别在第2、7染色体上。包劲松等(1999年)利用窄叶青8号和京系17为亲本杂交构建的DH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检测出第2染色体上的qGC22和第7染色体上的qGC27,以及第5染色体上的qGC25。吴长明等(2003年)以Asominori / IR24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控制稻米胶稠度的QTL进行分析,检测出4个控制胶稠度的QTL(Ge1-Ge4),分别位于第2、7、9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6.9%、13.2%、11.3%。
有关稻米食味品质研究的文章
胶稠度是淀粉品质评价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较难测定的指标。胶稠度是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综合作用的反映。可见,胶稠度是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必须加强遗传改良。胶稠度测定依照国标GB22294-2008,利用大米淀粉经稀碱糊化、回生形成米胶,利用米胶流动性的差异,反映大米的胶稠度。......
2023-06-20
淀粉凝胶是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产品性质的重要因素。淀粉凝胶的黏性表示分子间的内聚力,受淀粉分子链长的影响。淀粉乳浓度、直链淀粉含量、颗粒大小和分布、溶胀程度、颗粒硬度,以及分子链缠绕状态等,都会影响淀粉凝胶的形成速度和黏弹性,如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生成凝胶的过程极为迅速。表4-6不同来源淀粉的凝胶特性稻米淀粉在糊化后能够形成凝胶,形成凝胶的速度、黏弹性与稻米淀粉的理化指标有关。......
2023-06-20
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是衡量稻米蒸煮加工和食用品质优劣的三项理化指标。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高,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度降低,使饭质变硬、口感差。在全部57个B3F5代株系中,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与Wx基因型同步分离,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Wx基因控制,胶稠度也由Wx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基因位点控制。......
2023-06-20
淀粉分支酶又称Q酶,在支链淀粉结构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淀粉分支酶作用的底物和形成的分支链长,可将同工型分为SBEI和SBEII两个家族。A型的突变体中,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分支减少且分支链增长。Chrastil等认为,淀粉分支酶变化动态与支链淀粉聚合度、链的长度、链数有关,而这些结构都与稻米食味品质紧密相关。......
2023-06-20
稻米直链淀粉分子与脂肪易形成螺旋状结构,表现出遇热稳定的性质,并能截留脂肪酸和烃类物质。淀粉的吸水膨胀能力,则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逐渐降低,当直链淀粉含量为60%时达最低值。不溶性直链淀粉主要是直链淀粉与脂类及其他物质的复合物,二者的比例不同会影响稻米的品质,而且发现不溶性直链淀粉与大米的蒸煮特性有关。直链淀粉可使淀粉发泡产品的密度下降、硬度增大,而剪切度下降。......
2023-06-20
支链淀粉又称胶淀粉,分子量相对较大。在食物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一般为65%~81%。目前关于稻米中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还没有相应标准。如果用两种淀粉的标准溶液分别与碘反应,然后在同一个坐标系里进行扫描或作吸收曲线,可以得到支链淀粉的含量。关于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还可以参照胡培松等发明的方法。直链淀粉面积与支链淀粉的长链和支链淀粉的中短链(第三峰)总出峰面积之比,即为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之比。......
2023-06-20
美国常用11类指标来评价稻米品质,主要有碾磨质量、稻壳和糠层颜色、米粒特征、蒸煮和加工指数、水分含量、千粒重、米的色泽与光泽、杂质含量、损害粒含量、气味、红米含量等。根据米粒外观尺寸进行分类,是美国稻米分级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表1-9美国稻米类型稻米的外观品质是美国育种家在选育新品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如果新品种的外观品质和千粒重达不到育种目标,即使其他性状再好,也不可能被推广。......
2023-06-20
与此同时,由于胚乳中心部分的淀粉积累较早而外层部分较迟,稻米淀粉存在生理年龄的差异,即存在一种由内而外的生理梯度,表现在米粒淀粉结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也有层次的差异。研究稻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及其相关关系,对指导稻米食品的加工、食品品质的控制等都有较大意义。......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