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水稻胚乳淀粉合成过程中主要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氨基酸序列提交到STRING网站,发现SSS、SBE和DBE之间可能存在互作,但未得到验证。近年来,对水稻胚乳中淀粉合成相关酶之间的互作,也已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得到证实。这些结果不仅证明了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受蛋白磷酸化调节,而且也证明了磷酸化及蛋白间的互作,在调控淀粉合成与分解中起着更广泛作用。......
2023-06-20
淀粉合成酶是以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作为供体,是葡萄糖聚合体通过糖基(glycosyl)转移而催化α-1,4糖苷键,起到延长作用。淀粉合成酶可分为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前者合成直链淀粉,后者合成支链淀粉。
图3-5 水稻淀粉生物合成相关酶3D结构
A:水稻AGPP的最小分子动力学结构。蓝色的a链-LS;绿色的c链-LS;蓝绿色的b链-SS;红色的d链-SS。
B:水稻GBSSI的同源模型。蓝色为α螺旋,棕色为β片层,橙色为无规则卷曲。
C:日本晴和93-11的SSI三维结构。蓝色-淀粉合酶催化区域;黄色-葡萄糖转移酶区域。
D:水稻SBEI结构。紫色为NG末端,淡蓝色为CBM48区域,蓝绿色为α淀粉酶区域,橙色为CG末端。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 Binding Starch Synthase,GBSS)又称为ADP-Glu-淀粉葡萄糖基转移酶(ADP-glucose-starch glucosyl-transferase),是直链淀粉合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由蜡质基因(Waxy,Wx)编码,包裹于淀粉粒中,而游离的GBSS基本丧失了淀粉合成酶的活性。据Takeda和Hizukuri(1987年)报道,与正常野生型水稻相比,缺失 GBSS的水稻胚乳中不含直链淀粉。Wx基因剂量不同,GBSS活性差异明显。利用转反义Wx基因粳稻和籼稻为研究材料,发现当Wx蛋白缺失时,颖果的生理活性最终使千粒重下降。Flipse(1996年)研究表明,野生型的直链淀粉含量是有限的,直链淀粉含量与GBSS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但GBSS活性一旦超过了一定值就没有这种线性关系了。谷类作物马铃薯和衣原藻缺失GBSS突变体产生的支链淀粉,与野生型不同。例如,水稻不含直链淀粉突变体中,就缺乏野生型水稻胚乳中所含有的一部分分支点距离很长的支链淀粉。衣原藻SATZ位点的突变体,缺失颗粒性结合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也缺失一部分有很长链的支链淀粉。同时,GBSS在游离的淀粉粒中可以使支链淀粉的链延长。这两个现象说明了植物体GBSS不仅涉及直链淀粉的合成,而且还与分离的淀粉颗粒中支链淀粉分支的延长有关(Denyer et al.,2010),但GBSS在正常淀粉粒支链淀粉的延长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
GBSS包括GBSSI和GBSSII。其中,GBSSI是研究最多的一类淀粉合成酶,我们常提到的Waxy蛋白就是这类酶,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只在贮藏组织中表达,主要负责直链淀粉的合成。GBSSII有游离和附着于颗粒两种存在方式,在叶片和其他非贮藏组织中都有表达,GBSSII蛋白分子量比Waxy蛋白大,为70~100 kDa,有1个额外的N末端区域,并以3个连续的脯氨酸结尾。在功能上,GBSSII与支链淀粉的亲和性更高,主要参与支链淀粉的合成。将水稻GBSSII的氨基酸序列提交到 SWISS Model Server,进行3D结构预测,发现水稻GBSSII结构具有β片层、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α螺旋可能负责物质运输和酶活性,而β片层可能负责酶亚细胞定位(图3-5B)。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主要存在于质体的基质中,同淀粉分支酶和脱分支酶一起参与支链淀粉的合成。SSS是一大类淀粉合成酶,包括除 GBSS以外的所有淀粉合成酶,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可分为 SSSI、SSSII、SSSIII和SSSIV 4个亚族(Dian et al.,2005;Fujita et al.,2007)。SSS有8个同工型,SSSI、SSSIIa、SSSIIb、SSSIIc、SSSIIIa、SSSIIIb、SSSIIIc、SSSIVa和SSSIVb。有关这些同工酶在淀粉合成中的作用研究,都是来源于缺失某一同工型的突变体或转基因植物。每种同工型SSS在支链淀粉合成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对底物的亲和和催化有长度特异性,如SSSI与支链淀粉B1链相关性最大,其次是A链,与直链淀粉及B4链相关最小。这说明SSSI主要负责支链淀粉B1和A链的合成,且SSSI是B1链的延伸酶。SSSII为支链淀粉晶体构建所必需,它负责支链淀粉分支簇的主要成分——中等长度葡聚糖链的合成,对分支簇内短链(A和B1链)的延伸、B2和B3链合成起明显作用,促进晶体层的形成,影响淀粉的晶体模式,而SSSIII更倾向于合成B1和B2链。因此,单一SSS同工酶的缺失不会使淀粉合成终止,但能改变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和淀粉粒形态。据研究发现,水稻ae突变体中SSSI活性比野生型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了支链淀粉短链的显著减少。
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分析发现,从灌浆期水稻胚乳中提取的可溶性淀粉合酶,存在SSSI和SSSIII两个主要的峰,说明SSSI和SSSIII为胚乳中主要的SSS酶,且SSSI活性显著高于SSSIII,约占总SSS活性的70%,这一结果在小麦和玉米胚乳中也得到了证实。Takemoto-Kuno 等(2006年)发现,SSSI活性在籼稻和粳稻品种中有显著差异,Native-PAGE揭示籼稻品种Kasalath中SSSI的活性只有粳稻品种日本晴的1/6,甚至更少。Chen和Bao(2016年)利用Native-PAGE研究发现,SSSI在不同水稻品种中具有酶谱多态性,且SSSI酶谱多态性可能由于氨基酸K438替换为氨基酸E438所导致;对预测的日本晴和93-11的3D结构分析发现,这一突变位点不位于酶的催化区域(黄色和蓝色区域),但是与氨基酸残基结合区位于同一平面(图3-5C)。
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水稻灌浆过程中几乎是同步积累的。淀粉合成酶在不同时间活性也不一样,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在水稻籽粒灌浆初期的活性最高。还有研究表明,水稻SSS各同工型基因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表达模式明显不同,呈上调模式的基因有SSSIIb、SSSIIc、SSSIIIb、SSSIVa,SSSIIa和SSSIIIa呈下调表达模式。水稻中SSS基因在胚乳中表达的主要形式是SSSI和SSSIIIa,而其他6种同工型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低;水稻胚乳中SSSIIb、SSSIIIa和SSSIVa等相对于其他同工型基因相比,对高温胁迫的响应表达更敏感。不同SSS酶活性表达需要的条件不同,有的是需要外源引物;有的只要在高浓度的盐条件下(如柠檬酸钠),不需要任何外源引物就可催化葡聚糖的合成。
有关稻米食味品质研究的文章
将水稻胚乳淀粉合成过程中主要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氨基酸序列提交到STRING网站,发现SSS、SBE和DBE之间可能存在互作,但未得到验证。近年来,对水稻胚乳中淀粉合成相关酶之间的互作,也已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得到证实。这些结果不仅证明了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受蛋白磷酸化调节,而且也证明了磷酸化及蛋白间的互作,在调控淀粉合成与分解中起着更广泛作用。......
2023-06-20
在不同直链淀粉水稻品种中,Wx基因类型不同。吴洪恺利用桂朝2号与苏御糯杂交和回交后代选取的遗传材料研究表明,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对稻米淀粉RVA谱主要特征值确实有重要影响。表现在该基因座的基因型为WxaWxa时,与淀粉合成相关的其他基因座单一基因型改变,一般不会显著改变RVA谱的主要特征。当Wxa被源于苏御糯的隐性基因Wx置换以后,淀粉合成其他基因发生改变后的效应便会明显表现出来。......
2023-06-20
水稻淀粉脱分支酶分为两类,即异淀粉酶、普鲁蓝酶或称极限糊精酶。目前,已知淀粉脱分支酶的同工型基因主要有3个异淀粉酶基因、1个糊精酶基因或称R酶基因。在水稻、玉米Sug1突变体胚乳中dbe的缺失,会造成PUL或ISA水平严重下降或丧失,产生较支链淀粉高度分支化的PG。这说明它们都参与了淀粉合成,但异淀粉酶基因在决定支链淀粉分支结构时起主要作用,pul基因则通过弥补异淀粉酶基因功能而影响淀粉的分支结构。......
2023-06-20
酶促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有的化学物质能对它起促进作用,但也有许多物质可以减弱、抑制甚至破坏酶的作用,后者称为酶的抑制剂,由于抑制而引起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例如,某些磷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作用和氰化物对黄素酶的作用等。例如,杀虫剂和消毒防腐剂的应用就是由于它们对昆虫和微生物酶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有特异性,但因变性作用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无特异性。......
2023-11-22
酶的催化效率高,而且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可调节性。例如,人的消化道中如果没有淀粉酶、蛋白酶等起作用,在体温37℃条件下,要消化一日三餐的食物是不可想象的。为了阐明这些特征,必须从酶催化作用本质加以解释。具有足够能量,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超过反应特有的能阈。为了使反应物分子超越反应的能阈变为活化分子,必需从外部供给额外能量,这种能量称为活化能。......
2023-11-22
对酶促作用的影响同抑制作用相反,许多酶促反应必须有其他适当物质存在时才能表现酶的催化活性或加强其催化效力,这种作用称为酶的激活作用,引起激活作用的物质称为激活剂。至于无机阴离子对酶的激活作用,在实践中也是常见的现象。若酶原被具有活力的同种酶所激活,则称为酶的自身激活作用。而酶的活性部位往往只能作用于底物的一种解离状态。当温度超过酶的最适温度时,酶蛋白就会逐渐产生变性作用而减弱甚至丧失其催化活性。......
2023-11-22
因为该工艺采用纯酶催化技术,而且可控,并容易实现全自动化和环境友好生产,是当前各大淀粉糖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玉米是第三大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且,玉米淀粉与木薯淀粉相比,其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相对低、淀粉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小、价格更为便宜,尤为适合用于生产淀粉糖。......
2023-11-22
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外部侧链所占的比例,被认为是通过保水作用增加凝胶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的不同分布形式,也会影响淀粉的膨胀作用。淀粉颗粒主要包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分子沥滤出来,而直链淀粉沥滤的量与通道、分子结构和氢键相关。......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