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起,美国农业部实行稻米质量评估项目,开发出许多实用的大米质量检测技术。美国最先将碱解值法用于糊化温度的测定。目前,美国正积极推行一种非破坏性的稻米质量检查方法,与常用湿式化学分析法不同,不需要大量化学药品,调制试验材料方式简单并能迅速获得分析结果。......
2023-06-20
现代稻米品质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概念,包含了稻米的安全卫生、加工、外观、蒸煮、食味、营养、风味及商业品质等。美国常用11类指标来评价稻米品质,主要有碾磨质量、稻壳和糠层颜色、米粒特征、蒸煮和加工指数、水分含量、千粒重、米的色泽与光泽、杂质含量、损害粒含量、气味、红米含量等。
美国水稻收割后全部采用机械烘干,含水量不再是主要问题,因此水分指标没有特别列出,只是规定水分≥18%时不得测精米率。大米含水量可通过市售水分计即时测得。
大米与其他谷物不同,是以整粒消费的,因此外观特性(大小、外形、整齐度、综合外观)显得很重要。美国将稻米分为长粒、中粒和短粒3种类型(表1-9)。出口大米大多是长粒硬质淀粉型,完全没有腹白和心白,商品大米整齐度高,不含杂质,竞争力强。根据米粒外观尺寸进行分类,是美国稻米分级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对大米粒型美国有严格标准,根据米粒的长宽比和千粒重,将大米分为长粒米、中长粒米、短粒米;从形态上又可分为稻谷、糙米、常规碾磨白米、蒸煮米、速食米(脱水熟米)、IQF米(速冻米)、碎米、发酵米、有机米、米粉等。
表1-9 美国稻米类型
稻米的外观品质是美国育种家在选育新品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如果新品种的外观品质和千粒重达不到育种目标,即使其他性状再好,也不可能被推广。
有关稻米食味品质研究的文章
1950年起,美国农业部实行稻米质量评估项目,开发出许多实用的大米质量检测技术。美国最先将碱解值法用于糊化温度的测定。目前,美国正积极推行一种非破坏性的稻米质量检查方法,与常用湿式化学分析法不同,不需要大量化学药品,调制试验材料方式简单并能迅速获得分析结果。......
2023-06-2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的质量、稻米品质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保障中国稻米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稻米品质评价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标准体系,目前中国的稻米品质评价标准体系与日本、泰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稻米研究专家应加大对稻米品质标准的研发,制定一套完整、系统和有效的标准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大领导和监控作用,保障能够按照标准体系生产优质高效的稻米,与国际接轨。......
2023-06-20
目前中国稻米年产量约占世界稻米年产量的37%,位居世界首位。为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曾长期偏重于提高稻米产量,导致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稻米品质的研究起步较晚,稻米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近年来,水稻主要生产省份在品种审定时,把稻米品质作为一项主要限制指标。结果表明,同一类型土壤对不同品种、不同季别稻米品质的影响不一样。同一类型土壤中,晚稻米品质优于早稻米。......
2023-06-20
在中国水稻育种过程中,稻米品质改良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两系法杂交水稻。但是,稻米品质改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对目标性状(如AC)的选择准确性差,导致育种进程偏慢或改良效果甚微。二是主流的水稻品种米质通常难以符合市场的要求。在早籼稻品种中,同样存在AC含量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从而影响米饭的松软度和适口性。研究者明确了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因素,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稻米品质的改良。......
2023-06-20
在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改良稻米食味品质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前提条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检测不同样品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筛选出食味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材料,并为品质育种服务。......
2023-06-20
胶稠度是淀粉品质评价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较难测定的指标。胶稠度是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综合作用的反映。可见,胶稠度是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必须加强遗传改良。胶稠度测定依照国标GB22294-2008,利用大米淀粉经稀碱糊化、回生形成米胶,利用米胶流动性的差异,反映大米的胶稠度。......
2023-06-20
淀粉凝胶是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产品性质的重要因素。淀粉凝胶的黏性表示分子间的内聚力,受淀粉分子链长的影响。淀粉乳浓度、直链淀粉含量、颗粒大小和分布、溶胀程度、颗粒硬度,以及分子链缠绕状态等,都会影响淀粉凝胶的形成速度和黏弹性,如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生成凝胶的过程极为迅速。表4-6不同来源淀粉的凝胶特性稻米淀粉在糊化后能够形成凝胶,形成凝胶的速度、黏弹性与稻米淀粉的理化指标有关。......
2023-06-20
从腊熟期开始,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到了黄熟期蛋白质含量和整精米率达到最高值,之后又会下降。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亦会增加,反而米粒长度随着收获时间延长而降低。姜萍等研究发现,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日平均温度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也逐渐增加,到黄熟期时较高。......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