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LC的扫描速度已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配置更加灵活。加强PLC联网通信的能力,这是PLC技术发展的方向。前两项故障属于PLC的内部故障,技术人员可通过PLC本身的软、硬件进行检测和处理;其余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因此,PLC生产商都致力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多种编程语言并存、互补是PLC发展的一种趋势。
(1)向速度快、容量大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PLC的处理能力,要求PLC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目前,有的PLC的扫描速度可达0.1ms/K步左右。PLC的扫描速度已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在存储容量方面,有的PLC的存储容量可达几十兆字节。为了扩大存储容量,有的公司已使用了磁泡存储器或硬盘。
(2)向超大型、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当前中小型PLC比较多。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今后PLC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超大型和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现市场上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使用大容量存储器,功能非常强大。
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配置更加灵活。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生产商已开发了各种简易、经济、最小配置的I/O点数为8~16点的超小型微型PLC,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
(3)增加智能模块,加强联网通信能力
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PLC生产商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的功能,又扩大了PLC的应用范围。
加强PLC联网通信的能力,这是PLC技术发展的方向。PLC的联网通信有两类:一类是PLC之间的联网通信。各PLC生产商都有自己的专有联网手段。另一类是PLC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一般PLC都有专用通信模块与计算机通信。为了加强联网通信能力,PLC生产商之间也在协商制定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增强外部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能力
统计资料表明:在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CPU故障占5%,I/O接口故障占15%,输入设备故障占45%,输出设备故障占30%,线路故障占5%。前两项故障属于PLC的内部故障,技术人员可通过PLC本身的软、硬件进行检测和处理;其余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因此,PLC生产商都致力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5)编程语言多样化
在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不断增强。除了大多数PLC使用的梯形图程序外,为了适应各种控制要求,一些PLC还使用了面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BASIC、C语言等)等。多种编程语言并存、互补是PLC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