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PLC: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PLC: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该定义强调了PLC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广阔的应用范围。这是PLC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特征。近年来,PLC发展很快,几乎每年都有不少新系列产品被推出。PLC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的范围。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前,PLC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颁布了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第三稿。在草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如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该定义强调了PLC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广阔的应用范围。这是PLC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特征。同时,该定义也强调了PLC用软件方式实现的“可编程”与传统控制装置中通过硬件或硬接线的变更来改变程序的本质区别。

近年来,PLC发展很快,几乎每年都有不少新系列产品被推出。PLC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