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制作珍珠弧面耳坠的详细案例

制作珍珠弧面耳坠的详细案例

【摘要】:图15-8重置样条线的中心位置在修改面板中进入样条线层级,使用“轮廓”设置工具,产生封闭的平行轮廓,见图15-9。图15-32开启曲面细分效果图15-33使用“Shift”键移动复制删除珍珠,并关闭该耳勾的细分曲面,选择下凹位置的中心点,见图15-34。图15-35点切角进入多边形层级,选择切角产生的多边形,运用挤出工具,挤出圆柱,该圆柱结构是珍珠镶嵌时使用到的针。

造型特征分析

珍珠部分可以使用球体工具快速产生。

●耳坠金属部分为圆滑曲面,包裹珍珠位置为简单半球造型,可以通过半圆多边形桥接产生。

●耳勾位置细长,可以通过多边形挤出并调整截面位置产生,也可以通过多边形沿样条线挤出产生。

图15-1 “球体”工具

在创建面板的“标准基本体”中,选择“球体”创建命令(图15-1)。

在左视图中点击鼠标左键并拖动点击创建出一个球体。随后右键点击“移动选择”按钮,将球体的中心位置调整到坐标原点(X、Y、Z三个轴向参数都修改为0,图15-2)。在透视图的“真实”按钮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右击菜单里选择“边面”显示模式,让透视图中随时显示物体的结构线。

进入修改面板,重设球体的参数,见图15-3。

图15-2 调整中心位置到坐标原点

图15-3 重设球体参数

提示:首先创建球体是为了给后续的造型过程提供一个参照物

进入创建面板,点击“图形”图标,在对象类型里选择“线”工具,见图15-4。为了避免绘制过程产生圆弧曲线,需要在“创建方法”栏目里设置创建点的类型为角点(图15-5)。

图15-4 “线”创建工具

图15-5 设置创建顶点类型

在前视图中绘制顶点位置如图15-6所示的样条线,产生近似包裹结构的样条线。

图15-6 绘制样条线

图15-7 层次面板

当样条线处在编辑状态时,进入层次面板,点击“仅影响轴”按钮(图15-7)。重新设置样条线的中心位置。需要右击“选择移动”工具,在弹出的“移动变换输入”窗口中输入绝对坐标X、Y、Z值都为0(图15-8)。

图15-8 重置样条线的中心位置

在修改面板中进入样条线层级,使用“轮廓”设置工具,产生封闭的平行轮廓,见图15-9。

在修改面板右击“Line”(样条线)标签,在弹出菜单里选择“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图15-10)。

图15-9 样条线轮廓工具

图15-10 样条线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在顶视图中选择多边形,工具菜单里选择“阵列”工具会弹出阵列设置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15-11所示。

阵列后的顶视图效果见图15-12。

在顶视图中再次选择水平轴位置多边形,再次使用工具菜单里的“阵列”工具。在弹出的阵列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的参数如图15-13所示。

通过两次旋转复制,产生7个多边形面,把半个球体包裹起来(图15-14)。

进入其中一个多边形面的多边形层级(图15-15)。使用“附加”工具(图15-16),把7个多边形面附加起来。间隔选择多边形,使用“编辑多边形”栏目里的“翻转”工具,翻转多边形面的方向(图15-17)。

图15-11 阵列设置

图15-12 阵列后的效果

图15-13 再次阵列设置

图15-14 再次阵列后的效果

图15-15 进入多边形层级

图15-16 “附加”工具

图15-17 翻转多边形

使用边界“桥”工具,把多边形先两两桥接起来,见图15-18。而后使用“多边形桥”工具,把间隔的空间连接起来,见图15-19。

进入顶点层级,编辑图15-20所示位置的顶点,把顶点收缩后做焊接处理。

同样的步骤,把耳坠顶部的顶点做收缩编辑,随后对收缩几乎聚集为一点的顶点做焊接处理,如图15-21所示。

图15-18 边界桥后的效果

图15-19 多边形界桥后的效果

图15-20 调整并焊接顶点

图15-21 再次调整并焊接顶点

切换到透视图,可以观察到图15-22所示的红色顶点,没有横向的连接线,这会造成这个位置只有左右两个多边形。如果使用细分曲面,由于缺少连接线,曲面都会向中心收缩,产生破洞。因此,必须让红色顶点产生对应的连接边线。依次选择对应的顶点,使用点连接工具,产生连接线(图15-23、图15-24)。

图15-22 红色顶点没有连接边

图15-23 使用点连接工具产生连接

图15-24 连接完成

在前视图中编辑图15-25所示的顶点,产生下凹的包裹结构。

同样在前视图中,使用对齐工具把顶点对齐到同一平面上,如图15-26右侧效果,红色顶点水平对齐,即对齐的轴为Y,因为在Y的轴向上数值相同。

图15-25 调整顶点位置

图15-26 对齐顶点

选择顶部多边形,使用“挤出多边形”工具依次挤出并调整多边形位置(图15-27)。

图15-27 选择并挤出多边形

提示:可以考虑使用“沿样条线挤出”工具,快速产生造型。

挤出的过程中对顶部的顶点进行收缩变形,让结构逐渐变细(图15-28)。

图15-28 收缩编辑顶点

旋转调整挤出的多边形,产生逐渐弯曲的结构(图15-29)。

图15-29 挤出并旋转多边形

进入顶点层级,选择最尖位置的顶点,并开启“软选择”选项,开启边距离,设置为11,之后缩小选择的顶点,产生渐变效果(图15-30)。

找到“细分曲面”栏目,在栏目里选择“使用NURMS细分”选项,并把显示迭代次数设置为3(图15-31)。设置后的效果见图15-32。

图15-30 顶点软选择编辑

图15-31 细分曲面设置

退出编辑子层级,一起选择球体和包裹耳勾两部分,使用“选择移动”工具,按下键盘“Shift”键后,沿水平轴向拖动,可以实现复制效果,见图15-33。

图15-32 开启曲面细分效果

图15-33 使用“Shift”键移动复制

删除珍珠,并关闭该耳勾的细分曲面,选择下凹位置的中心点,见图15-34。

图15-34 关闭细分曲面

使用顶切角工具把该位置的顶点切角0.5mm(图15-35)。切角后中间位置产生一个方向多边形面。

图15-35 点切角

进入多边形层级,选择切角产生的多边形,运用挤出工具,挤出圆柱,该圆柱结构是珍珠镶嵌时使用到的针。设置挤出长度为3mm,挤出两次(图15-36)。

再次开启细分曲面设置,在栏目里选择“使用NURMS细分”选项,并把显示迭代次数设置为3。设置后的效果见图15-37。

图15-36 挤出多边形

图15-37 再次开启细分曲面效果

完成的模型就可以输出3ds、stl、iges、obj等格式到渲染软件中渲染。完整效果见图15-38。

图15-38 keyshot渲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