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从物质循环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筑物质循环系统的清洁性测度方法。物质流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经济生产活动全过程的静态分析工具。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物质平衡、工业代谢等相关理论的开发和完善,推动了物质流分析方法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质流分析中三大基础指标是输入指标、消耗指标、输出指标。物质输入指标是物质流分析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2023-06-20
从物质流分析的角度来看,建筑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进入系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建筑系统在生命周期末期向环境排出的废弃物数量和性质。资源的消耗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耗竭以及环境的退化。
1.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流
从建筑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建筑从材料生产阶段就不断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资源的转化,以及物质流的运动,直到整个物质生命过程的结束。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及作用机制,反映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如图4.1所示,建筑生命周期的物质流包含了4个物质资源和6个流。其中,①和⑥是环境影响的主要根源,因此这两个流量的大小体现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清洁生产在于过程控制,基于物质流分析的角度,是指通过调节和控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物质的流向和流量,最小化自然环境影响相关的流。从建筑循环系统看,④和⑤是清洁生产的重点,它们都是废弃物产生的源头。
图4.1 建筑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
(1)删除④流向。通过分析可知④是指在建筑垃圾未经过处理直接作为废弃物排出的情况下形成的物质流向,它是“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直线型、单程式发展思路产生的结果。传统对建筑垃圾仅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的方式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清洁生产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删除④是清洁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循环再利用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90%以上可以循环再利用,因此删除该流向成为可能,同时也是建筑业推行循环利用模式的重要性的体现。
(2)减少/删除⑤流量。减少或删除该流量,意味着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增加再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在这方面体现的是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实现可持续循环模式的目标。建筑垃圾经过适当的加工生产,可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这不仅可以减少污染排放(⑥流),而且还能减少原材料的生产和开发(①流)。
(3)减少③顺流量。③是双向箭头的流向,其顺流是清洁生产最基本与最核心的部分,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建筑物建造过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二是建筑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建造过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都要求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再利用,仅有部分被运出建造场所进行再加工利用。而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可以分为直接利用的建筑构件或材料和需要再加工生产的建筑原材料。减少该流量的主要两部分工作在于建造过程中废料产生率的降低,以及建筑拆除中建筑废料再利用率的提高。
(4)增加③逆流量。③的逆流是指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这是清洁生产的重点与难点。再生资源的利用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减少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量,而且还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由于目前再生资源的生产成本较高,且资源再生等级较低(如大部分都还是作为辅助材料),因此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然而,再生资源的利用是推动建筑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因此,实施清洁生产必须从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入手。
2.建筑循环系统的物质流
经过以上分析后,基于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建筑循环发展模式,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循环系统的物质流(见图4.2):删除④流量,建筑物报废拆除后的所有物质流向再循环阶段;减少或删除⑤流量,尽可能地提高建筑废料的资源化率和再利用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循环系统中,清洁生产主要是依靠②、③和⑤这三个物质流量来实现物质流①和⑥的最小化。
图4.2 建筑循环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本章从物质循环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筑物质循环系统的清洁性测度方法。物质流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经济生产活动全过程的静态分析工具。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物质平衡、工业代谢等相关理论的开发和完善,推动了物质流分析方法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质流分析中三大基础指标是输入指标、消耗指标、输出指标。物质输入指标是物质流分析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2023-06-20
1)建筑单向线性的物质流动以往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流研究都是基于单向线性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物”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流是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形成建筑材料,后用于建筑的建造。2)建筑循环的物质流动物质循环系统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过程,实现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
2023-06-20
科学家们把这些看不见但有质量的物质叫作暗物质。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物质应该就是黑洞。可是,暗物质不会发出任何光线,也几乎不与任何我们已知的物质发生作用。为了寻找到这种微小的暗物质粒子,科学家们分成了两个探索方向。上天,就是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到宇宙中寻找。这几十年来,无数的科学家想尽了一切办法,上天入地寻找暗物质。我国在四川的锦屏山建成了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
2023-11-05
资源循环理论是研究建筑系统循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系统的生态输入,是产生环境影响的来源。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循环系统的角度来看,建筑产品不是系统的最终产物,而是中间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生资源再次进入建筑生命周期,它是建筑系统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它是建筑生命周期系统的自然输出,是指无法再次进入建筑生命周期的物质,一般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2023-06-20
Fijal将物质流分析方法用于循环生产过程,利用输入-输出平衡分析计算各个单元的清洁生产指标,包含材料、能源、废弃物、产品、包装五个指标,更加直观和准确地评估了生产过程的清洁性。Daylan等采用物质平衡分析方法和现场数据收集法,对闭环型生产过程进行清洁性优势分析。......
2023-06-20
冷却水中微溶物质的结垢过程可用图4-1说明。当微溶物质的浓度低于饱和浓度,处于A和a时,溶质呈离子、络离子和单分子状态存在,不会结晶。相反,水中的固态水垢还会溶解进入水中。溶液开始过饱和到晶体能自动析出之间的区域称为介稳区,表示在图中为虚线和溶解度线之间的区域。其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大,介稳区浓度为5~10倍;碳酸钙次之,为35~170倍;磷酸钙的溶解度最小,为1000倍以上。水中杂质越多,介稳区越窄。......
2023-06-30
本书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物质流分析、访谈调研以及模拟仿真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书归纳和整理的国内外清洁生产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清洁生产实施原则、清洁生产评价与测度、清洁生产经济分析以及实施策略选择这四部分。2)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物质循环系统的清洁性测度进行研究。4)模拟仿真本书多处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技术获得结果。......
2023-06-20
此外,环境中放射性物质被生物富集,使某些动物和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比环境值增高数倍,导致食品的放射性污染而导致健康风险。......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