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洁生产实施成本动因研究综述

清洁生产实施成本动因研究综述

【摘要】:清洁生产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清洁生产成本分析是权衡投入与回报的关键工作。由此,以过程为导向的清洁生产成本分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然而,清洁生产的成本分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分析清洁生产如何影响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即辨别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影响的关键成本因素。

清洁生产优于传统的末端治理,不仅在于其显著的环境绩效,更在于其经济可行性,因此,清洁生产绩效分析在考虑环境效益的同时,必然要分析其经济效益,也就是成本分析(Xu et al.,2014)。清洁生产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清洁生产成本分析是权衡投入与回报的关键工作。当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成本分析就是简单对比和指标加权两种方法(Hong et al.,2013)。前者主要应用于对产品生产整个过程或者企业层面上的总体成本对比,而后者则一般采用多准则分析方法,以识别所有的经济特性从而确定经济指标,通过计算指标加权来确定综合经济效益。这两个方法的目的都在于从整体上研究生产过程或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Staniskis et al.,2001)。Azapagic等(1999)结合LCA和MCDM方法,对清洁生产实施的经济和环境目标进行同步优化,其中经济目标包含了产品的生产量和全生命周期成本。Bar biroli等(2003)通过分析清洁生产技术在产品的生产量、整体质量和产品结构上的优化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企业投资和回报情况来分析其经济效益,同时引入了总体效率比(经济总效益和技术总效益),以体现清洁生产的综合效益。Kliopova等(2006)对清洁生产各技术创新方案进行环境和经济的系统分析,由清洁生产实施所形成的成本节约、投资回报期、投资额这三个整体指标来衡量其经济效益。Reddick等(2007)对环境绩效较高且投资额较大的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以净现值和资金投入两个参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张志宗(2011)在分析影响清洁生产的重要经济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效益指标,并利用一些数学方法如信息熵和粗糙集等理论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各个清洁生产方法的整体经济效益。Li等(2011)在清洁生产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的经济参数有总投资额、投资回报率、节约的运营成本、增加的现金流,而总投资额和投资回报率是企业考虑的主要指标。

以上的清洁生产成本分析都集中于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洁生产的经济绩效,但是为了确保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际意义,必须将所有清洁生产所涉及的经济因素都考虑在内(包括上游和下游),这在宏观分析中又恰恰很难做到。相比整体的经济评估,清洁生产成本分析注重与过程相结合(Xu et al.,2013)。由此,以过程为导向的清洁生产成本分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Abbasi等(2004)基于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分析,对五个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环境和经济效益研究。其中,经济效益是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在水、能源和材料等方面节约的成本,以及方案的投资回报期来进行分析。从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角度,Hong等(2013)分别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对清洁生产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价和成本分析,通过对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输入-输出分析,识别主要的成本因素,如能源消耗、原材料、废弃物处理等成本。

然而,清洁生产的成本分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分析清洁生产如何影响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即辨别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影响的关键成本因素。敏感度分析已经被广泛用于识别关键成本因素,为选择最佳的成本方法提供了指导。如陈永龙等(2005)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研究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费用估算的敏感程度,从而达到提高费用估算精度及减少决策风险的目的。Shaw等(2011)在生物标本诊断策略选择中,利用多元敏感度分析法评估经济变量的调整所产生的成本效益变化,从而确定其经济可行性。Resurreccion等(2012)采用敏感度分析法识别生物能生产过程中影响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选择最佳的藻类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