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立体构成:缝合确认对裁剪的重要性

立体构成:缝合确认对裁剪的重要性

【摘要】:板型要求为身片、袖子至顺下垂。图5-3326.缝合确认应用立体裁剪构成的服装裁片,因为各种原因,它终究不能和缝纫之后的效果相比,为了得到精确的样板,有必要将裁片缝合起来进行效果确认。如果出现细小的问题,可以直接在样板上进行修正,如果出现造型效果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替换裁片重新进行立体构成。中心号样板决定着放码、批量生产成衣的质量,丝毫不能松懈怠慢。

1.款式图(图8-1)

图8-1

款式特点:本款女上衣为前开身,两粒扣,西服领,六片结构,两片袖。从侧面观察,可显现出完整的后背曲线。这是此款女式上衣的常见造型要点。

2.白坯布准备

取一块幅宽为90cm、长度以前衣长加上下折边缝份为基准的白坯布,整烫平展。前中心线距布边5cm,另预留2cm搭门量,距前中心线10cm标记前衣片纱向线。后中心线距布边4cm,距后中心线10cm,标记后身纱向线。幅宽正中标入经纱纱向线,为腋下片的纱向线(图8-2)。

3.人台准备

(1)垫肩。本款女式上衣需要垫肩,要选择一个号型与人台肩宽相符的垫肩。如果垫肩的外口是直线型,则需要在垫肩的圆弧上打开剪口,将垫肩外口整理成符合前后袖窿弧度的月牙形,使垫肩充分发挥辅助功能(图8-3)。

图8-2

图8-3

(2)垫肩前部的安置。位于前身肩部的垫肩外缘,应与人台臂部最外一点平齐。前半部分垫肩的外缘,从肩点过前胸宽指向人台的前侧腰部,它也是根据款式图确定收腰程度的参考标志(图8-4)。

图8-4

(3)垫肩后部的安置。后半部分垫肩的外缘,从肩点过后背宽指向人台的侧后部,适当加大了背宽尺度。它将决定胸围尺度、后身造型、样板覆盖率的变化(图8-5)。

4.前身衣片

将标记有前中心线和搭门线的前身裁片与人台上的前中心模型线重合对齐,分别在前领中心、BP点、第一个扣眼位置上用大头针固定(图8-6)。

图8-5

图8-6

5.前侧

将前衣片整理成平直下垂的状态,围转至人台的侧面,整理出前胸围余量后在肩部将前衣片固定,标记腋下片位置,留出缝份,清剪出前身侧缝(图8-7)。

6.前身衣片省量分配

将前身衣片上的省量推转至前身BP点以上位置并平均分成两份,一半由前中心线推出形成撇胸量,一半推转至胸围线以下,收为前身省缝。在第一个扣眼位置横向开剪口至搭门线,翻下驳头(图8-8、图8-9)。

图8-7

图8-8

7.前身衣片省道

将前身衣片余量自前胸宽位置向下垂直整理至前侧腰节部位,使前身腰节以上呈现出倒梯形轮廓。把腰间多余的量作为省量收紧,省尖应指向BP点外侧1~1.5cm处,在不影响造型效果的前提下将乳间距加宽,以对应多种体型。腰节线为省道最宽处,之后平行向下。此时需标记出袋口位置,用后面的操作消除省下端造成的凸起,折起前身搭门(图8-10)。

图8-9

图8-10

8.袋口

先标记前领中心、BP点和第二扣眼位置,然后将裁片取下。沿标记的袋口位置从侧缝方向开剪口成一条直线至省宽位置,折尽省量,顺时针方向将省缝下部的凸起量转移至侧缝袋口线上。此时,袋口位置出现少量重叠,可将重叠的部分清剪掉,使袋口线紧密对合,达成省下端和袋口以下部位的平展(图8-11)。

图8-11

9.封合袋口

用一条无纺衬布将袋口开剪线封合,使之不再张开。顺便将省缝烫实,然后把裁片重新挂回到人台上(图8-12)。

10.驳头和驳口线

从第一个扣眼位置所对应的搭门线处向肩缝上颈侧点向上1.5cm(预设颈侧的领高)处拉一条直线(可直接顺连至后领中心定出后领高),为前衣片驳口线。确定领台位置和宽度,折尽缝份(图8-13)。

图8-12

图8-13

11.后身衣片

将裁片上的后中心线与人台上后中心模型线重合对齐,肩缝处留出缝份,用大头针分别在后领中心、肩胛骨、后臀围高处固定(图8-14)。

图8-14

12.后中心

将后身衣片的上部推转至肩缝处,用大头针固定,清剪掉领窝和肩缝处缝份以外的余量。用手按住人台肩胛骨处,将裁片沿纱向向下垂直理至腰围处,用大头针固定。这时裁片后中心线会发生偏转,按照人台上的后中心模型线标记出一条新的后中心线(图8-15)。

13.后身分割线

标记出后身分割线位置,在腰围线处向分割线打剪口,使后衣片腰部平展地贴在人台上。在后片臀围部位推出1~1.5cm余量并固定(图8-16)。

图8-15

图8-16

14.腋下片

(1)在腋下片上标记经纱纱向,使其垂直向下,分别在前胸宽、后背宽和腰节位置向下3~4cm处固定。在腋下片臀围线上推出1~1.5cm余量并固定(图8-17)。

(2)分别从腋下片的前、后、中腰围线处开剪口,并从中腰处开始将腋下片和前、后衣片合缝在一起,保持纱向垂直向下、平展、无斜缕(图8-18)。

图8-17

图8-18

15.折缝确认

将所有裁片用折缝针法缝合在一起,将缝道整理得长度一致、圆顺自然。按照需要的长度折起底边。注意:折叠底边时应该纵向使用大头针固定(图8-19)。

16.标记领口

后领深挖深0.5cm,衣片颈侧点预设在人台颈侧点外1cm处,平行于预设的领高线标记领口线(图8-20)。

图8-19

图8-20

17.立领部分

(1)取立领裁片,标记好领坐标,将后领中心线与后衣片的后领中心重合对齐,在后领中心处固定。注意,在后领中心左右5~6cm范围内,领口线为一条水平线(图8-21)。

图8-21

(2)一边在立领的领外口打剪口,一边将立领的领下口与预设的领口线合缝在一起,使立领的领外口贴合在人台的颈围部位(图8-22)。

(3)平行于预设的翻领线,将立领领外口向内折叠,距离翻驳线0.7~1cm(图8-23)。

图8-22

图8-23

18.翻领部分

(1)在翻领片上标记翻领坐标,将翻领片的后中心线与立领部分及后身片上的后中心线重合对齐,在后领中心处固定。与立领部分相同,后领中心位置左右5~6cm范围内为一条水平直线(图8-24)。

(2)折叠翻领的领下口,沿翻驳线整理成圆顺的领口弧线后与立领部分的领外口缝合在一起。将翻领的领外口翻折与肩部贴合,翻领翻折后,应在后领中心位置盖住立领的绱领线(图8-25)。

图8-24

图8-25

(3)标记领角形状,与前身驳头合缝在领台上,折尽翻领领外口缝份,使之与前后肩平顺服帖(图8-26、图8-27)。

图8-26

图8-27

19.袖子

(1)分别过肩宽点、前胸宽点、后背宽点和袖窿最低点,在衣片上标记出袖窿线,使之呈向后倾斜的椭圆状(图8-28)。

(2)将袖片先折叠成袖窿,纱向垂直向下。在身片袖窿上测算袖肥。从侧面观察时,应能看到肩胛骨部位稍露出(图8-29)。

图8-28

图8-29

(3)将经检查并确定袖肥的袖窿取下,粗略清剪出大致的袖山模样,将尺子插入袖窿中,在袖底缝位置合缝袖窿(图8-30)。

(4)分别在袖山点、前胸宽、后背宽和袖窿最低点将袖子与身片的袖窿固定在一起。尝试将袖子抬起45°角,以此时的前、后中心线不发生偏移为准,确认袖子的机能性(图8-31)。

图8-30

图8-31

(5)将袖山与袖窿用挑针缝针法合缝在一起,要求袖山圆顺自然,有适度的吃势,吃势大小根据实际面料的薄厚和质地而定(图8-32)。

图8-32

这时产生的是一片袖,将一片袖转化成两片袖的方法,请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此处不再重复。

20.标记裁片

在全身裁片上标记所有缝合位置的标记点如下:

(1)前、后衣片、腋下片、大袖片、小袖片、翻领、立领的轮廓线,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某个裁片发生了纱向偏移,但没有影响造型效果,此时可以忽略已经偏斜的纱向线,而按照正确的纱向重新画一条纱向线。

(2)驳头翻折线、撇胸线、省尖、省宽、袋口、扣眼位置。

(3)在腰围线上,裁片与裁片之间标记合印点。

(4)在袖子与袖山顶点、前胸宽点、后背宽点、袖窿最低点的连接处标记合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