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化袖子裁剪方式,实现完美对应

优化袖子裁剪方式,实现完美对应

【摘要】:很多参考的平面结构制图都用胸围尺寸来计算袖山高或袖肥尺寸,显然有误差。要实现袖窿与袖山之间形态上的完美对应,立体裁剪自然为最佳方法。袖子的变化,无论是几片袖,只要使袖山与袖窿吻合,则可以在满足机能性要求的情况下做任意的袖型变化。

一片袖与人体手臂的生理曲度不符,虽舒适简单,但多用于如衬衫类服装。一片半袖外袖缝上虽有曲度,但前袖缝是直线,从美观程度上讲尚有欠缺。因此,两片袖就成为造型比较讲究的上衣普遍选择。三者之间虽有区别,但袖子都是绱缝在袖窿上,这是它们之间互相换转的根本点。通过立体裁剪研究印证一下其间的关系,就可以自如地制作出更完美的袖型。

两片袖是在一片袖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在此可以参照一片袖的前几个步骤,介绍两片袖的立体构成方法。

1.基本样板

先立体构成一片袖,确定袖肥、袖长、袖山弧线,并标记完整(图4-53)。

图4-53

2.折成袖窿

将袖子裁片折合成袖窿,从前部折线处向内量取3.5cm的偏袖量,平行于折线向下画标记线至肘高位置(图4-54)。

3.小袖片前袖弧度

沿偏袖线标记线外留出缝份开剪口,一边开剪口一边将前袖折线推展,推出需要的袖弧度线(图4-55)。

图4-54

图4-55

4.标画小袖片

量取袖长、袖口尺寸,确定外袖缝上侧分割点,如图画出小袖片的轮廓线,包括袖开衩,将外袖缝复制到反面的大袖一侧(图4-56)。

5.拓取并复制小袖片

用另一块纱向与大袖裁片纱向相同的裁片,覆盖在标画出的小袖片上,复制出小袖片轮廓线,留出缝份后清剪出小袖片(图4-57、图4-58)。

6.标记大袖片

展开整片袖片,将外袖缝上侧补画成顺畅的外袖弧线,留出缝份,清剪掉多余的量,得到大袖片样板(图4-59、图4-60)。

图4-56

图4-57

图4-58

图4-59

图4-60

至此两片袖立体构成完成。同前面的袖子一样,拓取样板之后缝合确认即可试装确认。

阅读理解:袖山与袖窿

袖子是绱缝在袖窿上的,因此,袖山弧线的形状与袖窿的形状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参考的平面结构制图都用胸围尺寸来计算袖山高或袖肥尺寸,显然有误差。要实现袖窿与袖山之间形态上的完美对应,立体裁剪自然为最佳方法。袖子的变化,无论是几片袖,只要使袖山与袖窿吻合,则可以在满足机能性要求的情况下做任意的袖型变化(图4-61)。

图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