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样板师按照图纸完成中心号样板的制作任务即可。应用立体裁剪制作样板的话,完成图纸分析→人台补正→材料整理→立体构成→裁片标志→绘制展开图轮廓线→拓取样板等这样几个步骤。经常练习用立体裁剪制作参考制图,会逐渐地把对样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读过书中内容后,可自行考证一下有关立体裁剪的起源、发展、应用形态等方面的资料。......
2023-06-20
立体裁剪,顾名思义是立体状态下的服装构成形式。是依据人体或者人体的代用品——人台,在立体状态下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缠裹、堆积等技术手法,实施分割和构成省缝、皱褶、垂褶、波浪等效果,完成服装衣片的结构设计,是相对平面结构设计而言的另一种制作服装样板的技术手段。立体裁剪这一过程,既是按服装设计构思具体制作服装样板的技术过程,又包含了从美学观点出发具体审视构思服装的设计过程。立体裁剪可以直观地体现“型”的概念。
(一)立体裁剪的三个特征
1.具有考虑成熟的目的意图或者有工单图纸指导
在进行立体裁剪操作之前,通常应先有设计图纸作为实施立体裁剪的依据,至少要有一个整的目的意图。知道要通过立体裁剪做成一件什么作品,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做到哪里算哪里,做成什么样算什么样。诚然,无明确目的的立体裁剪操作偶尔也会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但是仅指望偶然显然不是立体裁剪的初衷。
2.要经过“裁剪”步骤
不使用剪刀进行裁剪和分割,仅仅将布料在人台上做一些围裹披挂来制造一些造型,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裁剪。立体裁剪是一定要经过“裁剪”步骤的(图1-11)。
3.以样板制作为目的
立体裁剪的目的是采取服装样板,不以采取样板为目的或者根本就无法采取样板的立体构成操作,无助于服装制作生产,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裁剪。不能完整展现立体构成效果的操作同样也不能称为立体裁剪(图1-12)。
图1-11
图1-12
(二)立体裁剪与立体构成的区别
为了明确立体裁剪的定义,有必要用一个排除的方法,把出于采取服装样板为目的的立体裁剪与非采取样板为目的的其他立体构成区别开来。
图1-13
通常,我们不把一些用服装材料在人台上所做的立体构成称为立体裁剪。虽然它也是一种立体构成形式,用于橱窗展示,可以充分显示纺织材料的制衣和穿着效果,但是它不是出于制作服装样板的目的而做的立体裁剪。这种立体构成根本不经过剪刀的裁剪,也不能取得服装样板,对服装生产尤其是工业化生产毫无意义。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针功、针技、针艺”(图1-13)。它与立体裁剪是两个完全不同而又极易混同的概念。正确地认识立体裁剪必须首先把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在很多情况下有些初学者,因为不了解立体裁剪与“针功”之间的区别,曲解了立体裁剪的真正内涵,使立体裁剪这种很实用的样板制作手段被误解为只能做橱窗装饰用的一种手法。这不仅仅是失去了一种制板方法,更造成了从内向外解读人体与服装关系途径的缺失,无从真正地领会“板型”的要领,实在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立体裁剪是一项实用造型技术,它除了直接用于服装样板制作之外,还可以帮助样板师充实样板理念,是精准的样板制作技术的支撑。尽管它有自由发挥表达创意的便利之处,但是用于服装商品生产才是它的根本属性。只求花哨不讲样板质量,甚至根本不取样板的立体构成,是偏离立体裁剪原有意义的。因此,用一些针把布料堆在人台上再做上几个花便以为是立体裁剪了,实际上是把“针功”立体构成与立体裁剪的概念混淆了,是错误的。认识立体裁剪,首先要辨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三)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制图的区别
这里需要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为这个橘子制作一件“合体”的布料衣服把它包起来,有两种方法能够获得橘子表皮的样板。
1.包橘子
步骤一:测量该橘子横向围度L和纵向围度L′(图1-14)。
图1-14
步骤二:将L作为橘子横向围度尺寸,分为四等份、六等份、八等份或者更多等份,取L′的为高度尺寸作图(图1-15)。
步骤三:按照图1-15的样子裁剪布料,然后缝合起来包裹到橘子上去。
对应制作服装样板而言,这种方法就是“平面结构制图”形式。
图1-15
2.剥橘子
步骤一:把橘子皮任意地撕开剥下来,铺平(图1-16、图1-17)。
图1-16
图1-17
步骤二:按照剥下的橘皮形状复制一个样板(图1-18)。
步骤三:按照样板的形状裁剪布料,缝合起来包裹到橘子上(图1-19)。
图1-18
图1-19
这样就可以发现同样包裹橘子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图1-20)。
对应制做服装样板而言,这种方法就是“立体裁剪”形式。笔者初学立体裁剪时,入门的练习是包石头,反复练习与体会之后,感觉包橘子的方法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也快捷得多。
比较而言,目前国内用“包橘子”的方法来制作服装样板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比较方便。橘子的模样都差不多,测量出尺寸以后,只需要按照常规公式进行数学运算就能画出样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工具也比较简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它只限于规律地分割橘子,分割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而且要忽略橘子自身一些不规则曲面的微妙变化,不能保证所有位置都紧密贴合。
图1-20
“包橘子”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表皮贴合橘子,展开的样板还可以充分解析橘皮与橘瓣的内在联系。分割线变化被拓宽,公式与定寸在这里不再重要,图示的模样成为图1-19所示。它的局限性在于虽然可以保证紧密的贴合以及拥有丰富多样的分割形态,但从一个橘子上剥下的橘皮一般只适合这一个橘子,如何加大样板的覆盖率,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有关立体裁剪教程的文章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样板师按照图纸完成中心号样板的制作任务即可。应用立体裁剪制作样板的话,完成图纸分析→人台补正→材料整理→立体构成→裁片标志→绘制展开图轮廓线→拓取样板等这样几个步骤。经常练习用立体裁剪制作参考制图,会逐渐地把对样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读过书中内容后,可自行考证一下有关立体裁剪的起源、发展、应用形态等方面的资料。......
2023-06-20
服装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把服装造型分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立体裁剪技术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耸肩、掐腰、蓬松裙身的哥特式立体造型兴起,这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相对于平面裁剪,立体裁剪更具有造型准确性。......
2023-06-23
平面结构制图,通常采用成品尺寸按照常规比例分配尺度的方法构成裁片样板。因为立体裁剪是很直观地按照造型要求构成裁片,在立体构成过程中便实现了试缝确认,它比平面结构制图减少了一个“制图”环节。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制图处于同样的环节位置,但立体裁剪有直接表达立体美、体现板型效果的特点,这是它的优越之处。立体裁剪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与平面结构制图并驾齐驱,作用相等,目的一致。......
2023-06-20
操作时正对后侧片,使纱向与地面垂直,用固定针法在后侧位置固定。以后再做其他服装的立体裁剪时也要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裁片被推赶得歪斜。图3-15图3-1617.留出缝份清剪侧缝和臂根缝将前、后侧片合在一起同时清剪。图3-17图3-1818.检查与修正完成以上操作后,要观察立体构成效果。......
2023-06-20
立体裁剪常用的固定裁片的针法有:1.固定针法如果是较长时间的裁片固定,可以用两根呈90°角斜向相对的针,将裁片固定在人台上。常用于临时控制缝份量的粗略缝合。常用于侧缝等搭接的部位。比如最基本的立体裁剪用钢针,目前还多使用珠针来代替。......
2023-06-20
首先,要选择一个人台组装好,使之与地面保持垂直的姿态,之后贴附人台的基准模型线,建议顺序是先纵向后横向。在实施立体裁剪时往往还要根据具体服装款式的结构形式在人台上另外贴附模型线,这也是实施立体裁剪之前人台准备的一部分。使用一个人台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个人台所提示的号型标准。用前衣长尺寸减去后腰节尺寸,可得出该人台的前后差尺寸。......
2023-06-20
(一)白坯布除人台以外,立体裁剪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白坯布了。用实际做服装的材料实施立体裁剪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是出于采取服装样板的目的,使用白坯布作为替代材料有很多便利之处。一般立体裁剪使用的替代材料是棉质的、平纹织法的本白色坯布,俗称白坯布。有意思的是国内一些从事服装样板工作的个人,乃至很多公司、厂家,会算计到因为使用白坯布打样或做假缝会增加成本,因而拒绝立体裁剪或者样衣假缝确认。......
2023-06-20
说到立体裁剪的意义,可以综合为三个方面。尽管我们接受这个概念和技术相对较晚,但立体裁剪已是源远流长,我们有急起直追的必要。(二)更新样板理念立体裁剪的意义还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建立样板观念。立体裁剪则是,你可以紧贴着站在人体的代用品——人台的后面,把自己当作这个人台,端详着人台去考虑“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包装。所以,如果舍弃直观而精准的立体裁剪技术,的确如同放弃了对捕捉板型灵魂的追求。......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