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载荷集度与剪力、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应用

载荷集度与剪力、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应用

【摘要】:根据上述微分关系,可以得到下述推论,这些推论对正确绘制或校核剪力图和弯矩图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受均布载荷作用的一段梁上,其剪力图为一倾斜直线,而弯矩图为抛物线。在集中力作用截面的左、右两侧,剪力FQ 有一突然变化,弯矩图的斜率也发生突然变化,成为一个折点。表7-1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规律案例7-5 外伸梁及其所受载荷如图7-16所示,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从上面几个例题可以看出,由于载荷不同,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也就不同;在案例7-4中曾经指出,在FQ=0 的截面上,弯矩有极值等。这些都说明载荷、剪力、弯矩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下面来分析这种关系。

轴线为直线的梁[图7-15(a)],受载荷作用,其中坐标轴的原点位于梁的左端,y轴向上为正,梁上分布载荷的集度q(x)是x 的连续函数,并规定向上为正。为了研究剪力、弯矩沿梁轴的变化情况,用横截面m-m 和n-n 从梁中截取一微段dx 来分析[图7-15(b)],有分布载荷q(x)和两端截面上的剪力、弯矩。由于所取的dx 为微量,故可把q(x)看成是均布载荷。

图7-15 简支梁

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微段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方程∑Fy=0 和∑MC=0,得

略去第二式中的高阶微量,得

这就是直梁微段的平衡方程。由式(7-1)和式(7-2)可进一步得到

式(7-1)~式(7-3)表示了直梁的q(x)、FQ(x)和M(x)间的微分关系。

根据上述微分关系,可以得到下述推论,这些推论对正确绘制或校核剪力图和弯矩图有很大的帮助。

(1)在梁的某一段内,若无分布载荷作用,即q(x)=0,由式(7-1)可知,在该段梁上FQ(x)=常数,剪力图是平行于x 轴的直线。再由式(7-2)可得M(x)是x 的线性函数,其弯矩图为一倾斜直线。

(2)在梁的某一段内,若作用着均布载荷,即q(x)=常数,由式(7-3)可知,FQ(x)为x 的线性函数,M(x)为x 的二次函数。因此,对于受均布载荷作用的一段梁上,其剪力图为一倾斜直线,而弯矩图为抛物线

在梁的某一段内,若分布载荷q(x)向下,这表明弯矩图应为向上凸的曲线;反之,若分布载荷向上,则弯矩图应为向下凹的曲线。

(3)若在梁的某一截面上FQ(x)=0,则在这一截面上弯矩具有一极值(极大或极小),即弯矩的极值发生于剪力为零的截面上(案例7-4)。

在集中力作用截面的左、右两侧,剪力FQ 有一突然变化,弯矩图的斜率也发生突然变化,成为一个折点。弯矩的极值就可能出现于这类截面上(案例7-2)。

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的左、右两侧,弯矩发生突然变化(案例7-3),这也可能出现弯矩的极值。

根据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处内力图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剪力图、弯矩图和梁上载荷三者之间的一些常见的规律小结如表7-1 所示。

表7-1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规律

案例7-5 外伸梁及其所受载荷如图7-16(a)所示,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7-16 外伸梁

分析:(1)由平衡方程求得支座反力为

(2)绘制剪力图。A 截面上有向上的支座反力FA,因此A 截面的剪力有突变,突变值为ql。AC 段梁上无载荷,剪力为常量,即FQ=ql。C 截面有向下的集中力F=ql,剪力有突变,故C 截面右侧的剪力FQ=ql-ql=0。CD 段无载荷,所以剪力为常量FQ=0。DB 段有均布载荷,剪力图为斜直线,B 截面左侧剪力FQ=-ql。B 截面有支座反力,剪力有突变,突变值为2ql,故截面右侧剪力FQ=2ql-ql=ql。BE 段有均布载荷,剪力图为斜直线,E截面剪力为零。因此可作出剪力图,如图7-16(b)所示。

(3)绘制弯矩图。A 截面上弯矩MA=0,AC 段上剪力为常量,故弯矩图为斜直线,C 截面上的弯矩M=ql2。CD 段上剪力为零,故弯矩图为与轴线平行的直线。D 截面有集中力偶作用,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为ql2,故D 截面右侧弯矩M=ql2-ql2=0。DB 和BE 段上有均布载荷q,弯矩图为抛物线,D 截面右侧与E 截面上的剪力FQ=0,所以D 截面和E 截面的弯矩有极值,且均为极小值零,B 截面上有支座反力,故弯矩图上有折点,大小为ql2/2。从而可作弯矩图,如图7-16(c)所示。

案例7-6 迅速绘制如图7-17 所示的简支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析:(1)求支座反力,列平衡方程如下

∑MA(F)=0   FB×3-32-40×1=0      得FB=24 kN

∑Fy=0      FA+FB-40=0         得FA=16 kN

(2)剪力图的绘制。

从坐标原点开始画,A 处有集中力FA=16 kN,剪力图向上突变到16 kN。AC 段无载荷,剪力图为一平行于x 轴的直线。C 截面有向下的集中力40 kN,剪力图向下突变到-24 kN(16-40=-24),D 处有集中力偶,但不影响剪力,故CB 段为平行于x 的一条直线。支座B 处有向上的支座反力FB=24 kN,故剪力图向上突变回到零点。

(2)弯矩图的绘制。

从原点开始画起,AC 段为无载荷段,且由AC 段的FQ >0,故AC 段的弯矩图为一向上倾斜的直线,到C 截面,弯矩值为MC=FA ×1 m=16 kN·m。CD 段为无载荷段,且由CD 段的FQ <0,故CD 段的弯矩图为一向下倾斜的直线,到D 截面左侧,弯矩MD-=-8 kN·m。D 截面上有一顺时针转向的力偶,故在D 截面上弯矩图向上突变,由-8 kN·m 变为24 kN·m(-8 kN·m+32 kN·m=24 kN·m)。DB 段为无载荷段,且DB 段的FQ <0,故DB 段的弯矩图为一向下倾斜的直线,最后回到零点。

图7-17 简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