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稳定性,亦可采取2个单相反应器串联运行,此种厌氧处理系统称之为两段或两级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两段厌氧生物处理的2个反应器的典型特点是微生物类群相差不大,均存在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传统观点认为,厌氧生物处理的限速步骤是产甲烷阶段,因而,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产甲烷细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方面,产酸发酵过程的研究尚少。......
2023-06-19
1971年高希和波兰德提出相分离的概念,也就是建造两个独立控制的反应器,分别培养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即所谓的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通过分别调控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运行参数,供给它们各自的最佳生态条件,提高了废水处理能力和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
对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应用动力学控制法实现相分离的可行性,所采用的试验装置多为完全混合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水力停留时间或有机负荷能够成功地实现相分离。
为了提高两相厌氧生物处理能力,控制产酸相的发酵类型,以便提供易于产甲烷细菌所利用的底物,是当今人们所关注的课题。为了获得较佳的产酸相末端产物(即发酵类型),人们对产酸相反应器的主要运行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温度、pH值和ORP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在一个稳定的单相反应器(即产酸与产甲烷在同一反应器进行)中,由于产酸发酵细菌与产甲烷细菌的协同作用,出水中可检测到的发酵产物主要有乙酸和二氧化碳。但由于丙酸的产氢产乙酸速率非常缓慢,一旦有机负荷较高,则常发生反应器内丙酸积累,出水中丙酸含量较高。若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反应器内丙酸积累过多,将导致反应器内PH过低,使产甲烷细菌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使反应器的处理功能失效,即发生所谓的反应器“酸化”。由此可见,无论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的产酸反应器或单相反应器,避免丙酸型发酵是十分重要的。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在避免反应器“酸化”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关于何种废水适合于采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观点不一。普遍认为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适合于处理易酸化的可溶性有机废水,两相分离易于控制运行的稳定性。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亦并非对任何有机废水的处理都具有优越性。从运行稳定性考虑,易酸化废水采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是适宜的,这可避免易酸化、易降解废水负荷过高时,因单相反应器中产酸速率远大于产甲烷速率而导致厌氧系统pH值迅速下降,使反应器中生态系统崩溃。但欲发挥其优越性,采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甚至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似乎更为有效。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剩余活性污泥)的水解需较长的时间,限速步骤往往为水解阶段,采用相分离技术,创造有利于水解和产酸发酵细菌的生态环境,无疑会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相对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使之优于单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为了取得较佳的产酸相末端产物,人们对产酸反应器的运行参数,主要有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温度和pH值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水力停留时间对末端产物含量及组成的影响说法不一。pH值的影响也有类似结果。有人认为pH值在5~7之间对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及组成几乎无影响,而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pH值的影响较大。Kisualita等还认为pH值大于6.5时细胞产量最大。普遍认为温度提高可获得较高的产物浓度和生物增长速率;而有机负荷的提高往往导致较高的丙酸产率。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产甲烷相中的生物菌群,除不发生水解阶段外,与单相反应器中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种群数量和各类菌群所存在的区域稍有不同。
有关工业水处理技术的文章
为了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稳定性,亦可采取2个单相反应器串联运行,此种厌氧处理系统称之为两段或两级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两段厌氧生物处理的2个反应器的典型特点是微生物类群相差不大,均存在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传统观点认为,厌氧生物处理的限速步骤是产甲烷阶段,因而,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产甲烷细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方面,产酸发酵过程的研究尚少。......
2023-06-19
但是,当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时,则对有机物的厌氧生物处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它会改变和抑制有机物的代谢过程。目前,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利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产酸相先期还原硫酸盐,从而避免硫酸盐还原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
2023-06-19
厌氧生物处理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有机废水、有机固体废物,乃至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下分别予以介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可应用于酿酒、制糖、淀粉生产、造纸、医药、食品加工以及化学工业等高浓度及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在大多数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生物处理都是作为初级处理与好氧处理联合应用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在污泥和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2023-06-19
提高厌氧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是此项技术应用的关键。从目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前景来看,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反应器中生物持有量。研制不同的厌氧反应器,形成一定的水力流态,满足不同种群厌氧细菌的生态需求,是今后研发高效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方向之一。......
2023-06-19
20世纪50年代之前,普通消化池是唯一的实用装置,这是厌氧生物处理发展史中第2时期的主要特征。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同时面临着能源危机的挑战,使厌氧生物处理作为节省能源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有机废水、废渣厌氧生物处理的各种新工艺的研究日益深入。在第3个时期,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朝着两个方面发展。......
2023-06-19
1896年出现了厌氧接触法,由于其中生物固体浓度的增加和污泥龄的延长,使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停留时间大为缩短,这被认为是现代高效厌氧生物处理的开端。在大多数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生物处理都是作为初级处理与好氧处理联合应用的。......
2023-06-19
提高厌氧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是此项技术应用的关键。从目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前景来看,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反应器中生物持有量。研制不同的厌氧反应器,形成一定的水力流态,满足不同种群厌氧细菌的生态需求,是今后研发高效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方向之一。......
2023-06-19
3)在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3)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救援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对伤员应根据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