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及速度

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及速度

【摘要】:所以,离子交换速度即交换动力学问题,在工程应用中,同交换平衡问题一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一般认为,离子交换过程是树脂颗粒与水溶液接触时,有关的离子进行扩散和交换的过程。图5-5离子交换过程示意图其中的①和⑤称为液膜扩散步骤;②和④称为树脂颗粒内扩散步骤,或称孔道扩散步骤;③称为交换反应步骤。在步骤③中,Na+与H+的交换属于离子间的化学反应。

离子交换平衡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少数情况下可以瞬时完成,一般需要数分钟、数小时以至数天的时间。所以,离子交换速度即交换动力学问题,在工程应用中,同交换平衡问题一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离子的交换历程

离子交换不只在交换剂颗粒表面进行,而且在整个交换体内进行。一般认为,离子交换过程是树脂颗粒与水溶液接触时,有关的离子进行扩散和交换的过程。其动力学过程一般可分为如下五步,现以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Na+进行交换为例来说明(如图5-5所示)。

(1)边界水膜内的扩散水中Na+向树脂颗粒表面迁移,并扩散通过树脂表面的边界水膜层,到达树脂表面,如图5-5中的①;

(2)交联网孔内的扩散(或称孔道扩散)Na+进入树脂颗粒内部的交联网孔,并进行扩散,到达交换点,如图5-5中的②;

(3)离子交换Na+与树脂交换基团上可交换的H+进行交换反应,如图5-5中的③;

(4)交联网孔内的扩散被交换下来的H+在树脂内部交联网孔中向树脂表面扩散,如图5-5中的④;

(5)边界水膜内的扩散被交换下来的H+扩散通过树脂颗粒表面的边界水膜层,并进入水溶液中,如图5-5中的⑤。

图5-5 离子交换过程示意图

其中的①和⑤称为液膜扩散步骤;②和④称为树脂颗粒内扩散步骤,或称孔道扩散步骤;③称为交换反应步骤。在步骤③中,Na+与H+的交换属于离子间的化学反应。与液膜扩散步骤的速度和孔道扩散步骤的速度相比,交换反应步骤的速度很快,且可瞬间完成。因此,若离子液膜扩散步骤的速度比孔道扩散步骤的速度快,则孔道扩散步骤控制着离子交换的速度。反之,若孔道扩散步骤的速度比液膜扩散步骤的速度快,则液膜扩散控制着离子交换的速度。

一般来说,当树脂相的交联度和粒径都较小,而水相的离子浓度、流速与扩散系数都较低时,离子交换的速度往往表现为液膜扩散控制;否则,表现为孔道扩散控制。

在一级化学除盐水处理设备中,运行时离子交换速度一般受液膜扩散控制,再生时离子交换速度一般受孔道扩散控制。同样,在二级化学除盐水处理设备中,运行时离子交换速度亦受液膜扩散控制。在液膜扩散控制时,提高运行流速,可以减小液膜厚度,适当提高交换速度,这对交换反应是有利的,这就是高速混床的工作原理。

2.离子交换的速度以及影响因素

整个离子交换过程的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树脂的离子交换量;

——总的扩散系数;

B——与粒度均匀程度有关的系数;

——分别表示同一种离子在溶液相和树脂相中的浓度;

ρ——树脂的空隙度;

——树脂颗粒的粒径;

δ——扩散距离。

由上式不难看出,下列因索将会影响离子交换的速度:

(l)树脂的交联度树脂的交联度大,其网孔就小,那么树脂的空隙度p就小,则其孔道扩散即颗粒内扩散就慢。

(2)树脂的粒径树脂的粒径即Φ愈小,交换速度愈快。

(3)树脂的空隙度树脂颗粒间的空隙度p越小,离子交换速度就越快。

(4)水中离子浓度由于扩散过程是依靠离子的浓度梯度而推动的,当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在0.1 mol/L以上时,离子在水膜中的扩散很快,整个离子交换速度受孔道扩散的控制;若水中离子浓度在0.003mol/L时,则离子在水膜中的扩散很慢,整个离子交换速度受液膜扩散控制。

(5)水溶液的流速液膜扩散的速度随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是由于随着水流速的增大,表面水膜层将变薄,在水膜中的扩散过程所需时间将变短。

(6)水溶液的温度提高水温能同时加快液膜扩散和孔道扩散的速度。

同时,离子的水合半径以及所带电荷量也会影响传质速度。离子水合半径越大或所带电荷越多,液膜扩散速度就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