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业用水的水质标准指标

工业用水的水质标准指标

【摘要】:评价和了解水质的好坏,可采用一系列的水质指标。可用称量分析法测定,目前常用比浊法进行测定。硬度是衡量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结垢物质的多少。目前常用的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如下。此时,测得的生化需氧量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生化需氧量间接地表示出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及其水体的污染程度。

评价和了解水质的好坏,可采用一系列的水质指标。

1.悬浮物

用每升水中所含固形物的质量(mg/L)来表示。可用称量分析法测定,目前常用比浊法进行测定。

2.含盐量

表示水中各种盐含量的总和。可由全分析所测得的全部阳离子和全部阴离子的质量相加得出,单位用mg/L表示。也可用蒸干称重法求得,但其结果误差较大,还可应用电导率法测出。

3.硬度(H)

表示水中高价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他金属离子很少。通常将通常将Ca2+和Mg2+的浓度之和称为硬度。硬度是衡量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结垢物质的多少。这些结垢物质包括钙盐和镁盐两大类:钙盐部分包括Ca(HCO32、CaCO3、CaSO4、CaCl2,称为钙硬度;镁盐部分包括Mg(HCO32、MgCO3、MgSO4、MgCl2,称为镁硬度。总硬度为二者之和。按阴离子的情况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①碳酸盐硬度。

指水中钙、镁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之和。在天然水体中含量很少,故一般将碳酸盐硬度看作是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钙、镁的重碳酸盐长期煮沸后分解放出CO2,并使碳酸盐沉淀析出。这种能用煮沸方法消除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②非碳酸盐硬度

水的总硬度和碳酸盐硬度之差是非碳酸盐硬度,如钙镁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它是在水沸腾时不能除去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硬度单位为mmol/L。

4.碱度

表示水中OH-及其他弱酸强碱盐类的总和。因为这些盐类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酸中和,所以归纳为碱度。在天然水中,碱主要由盐类组成;在低压锅炉炉水中主要由OH-盐类组成,在锅炉内加磷酸处理时,还有的盐类,碱度一般用含OH-的mmol/L表示。

根据水中的阴离子是还是OH-,碱度可分为重碳酸根碱度、碳酸根碱度和氢氧根碱度。由于故OH-不可能存在于同一水体中。测定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pH值为8.3,此时OH-反应生成H2O,生成,而不再参加反应,测定的碱度称为酚酞碱度;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pH值为4.2,测出了水中弱酸强碱盐类,因而称为全碱度或者叫做甲基橙碱度。

碳酸盐硬度表示水中含Ca(HCO32,CaCO3,Mg(HCO32,MgCO3的量,它的离子形式是Ca2+、Mg2+,因此,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同时也是碱度。在有的水中,含钠的碱性化合物,如NaOH、NaHCO3和Na2CO3等,由于钠的碱性化合物存在时,水中永久硬度将因如下反应而消失。

故而把钠碱度称为负硬。

5.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起中和作用的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包括:

①能全部电离出H+的强酸类,如HC1、H2SO4、HNO3等;

②强酸弱碱盐类,如铵、铁、铝等离子与强酸组成的盐;

③弱酸类,如H2CO3、H2S、CH3COOH等。

6.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水中有机物种类多,进行有机物单种析测极其困难,所以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无法像无机离子那样逐个进行测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有机物总体的某种性质(如可以被氧化、含有碳、对紫外光吸收等)来进行测定,间接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目前常用的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如下。

(1)化学需氧量(CODMn、CODCr

有机物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遇到氧化剂会被氧化,氧化产物可以是CO2和H2O,但更多的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中链发生断裂,大分子有机物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氧化时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量)。化学需氧量的单位为mgO2/L。

测定化学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剂有两种,一种是高锰酸钾(KMnO4),其测定结果标示为CODMn;另一种是用重铬酸钾(KCr2O7),其测定结果标示为CODCr。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比高锰酸钾高。对同一种水,测得的CODcr大约为CODMn。的2~3倍,但CODcr与CODMn,之间不存在明确的换算关系。

CODcr多用于废水中有机物测定,CODMn多用于给水等较清洁水中有机物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只能用来对不同水中有机物含量进行相对比较,因为影响结果测定的因素除与测定条件有关外,还与水中有机物种类、分子大小、分子结构等有关。利用化学需氧量定量水中有机物含量是困难的。

(2)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减少的量来表示的。当温度为20℃时,一般有机物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基本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就需l00天。时间长了对于实际生产控制的实用价值不大,故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此时,测得的生化需氧量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生化需氧量间接地表示出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及其水体的污染程度。

BOD5单位是mgO2/L,多用于废水中有机物的测定,BOD5和COD的比值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程度,当比值大于30%的水才可能进行生物氧化处理。

(3)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TOC)是水中所有有机物中的碳含量,单位是mg/L。由于有机物都是含碳的,所以,与其它测定有机物含量的指标相比,它更能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有燃烧氧化法和紫外-过硫酸盐氧化法两大类。燃烧氧化法是将样品放在680~1000℃下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用非色散红外线检测技术测定燃烧气中CO2含量,扣除无机碳含量之后即为有机碳含量。另一种方法是用紫外线(185nm)或在二氧化钛催化下的紫外线用过硫酸盐作氧化剂,将水中有机物氧化,用红外线或电导率进行测量。电导率测量是利用有机物氧化成有机酸而促使电导率上升的原理来测有机物含碳量。

燃烧氧化法误差较大,只适用于有机物含量大的水进行检测,而紫外-过硫酸盐法可用于纯水中低含量的总有机碳测量。

被测水中颗粒状物(如细菌等)影响总有机碳的测量精度和重现性,若对水样进行过滤,去除颗粒状物后再测量水的有机碳,此时称为总溶解有机碳(DOC)。

(4)紫外吸收

天然水中有机物大多为含不饱和键(双键、叁键)的化合物,如腐殖质为带有苯环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不饱和键会吸收紫外光,可以用水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判断水中有机物的多少。

在254nm处水对紫外光吸收程度与水中有机物量成正比,用254nm紫外光测定水中有机物就称为UV254,还有人用260nm紫外光来测定水中有机物,就称为E260

UV254或E260的测定值是消光值,可以用消光值大小来比较水中有机物的多少。消光值与天然水中有机物含量之间无明确定量关系,但对某种单一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试验求得相互间的定量关系。

浊度干扰紫外吸收的测定,应在被测水样消除浊度干扰后再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