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时尚理论家Wilson认为,雌雄同体作为一种潮流,已经不再具有宗教色彩,性别角色表达已经具有充分的自由。雌雄同体服装是旨在超越性别的双重对立,整合或模糊男性和女性身体的特征形象。通过着装和身体的改变,雌雄同体服装成为性别面具,一种蓄意控制的服装,象征着将男性化和女性化封装在一个身体中,以戏弄性别角色参数为目的。......
2023-06-19
雌雄同体(androgynou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νδρóγυνο
;
ν
ρ来源于
νδρ,即anér或andr,意指男性;γυν
即gunē或gyné,意指女性。
对人类来说,雌雄同体就是指一个人的性别身份不能清晰地归属于他所在社会中典型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性别特征,处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中间状态。雌雄同体的人也许使用“模糊性别(ambigender)”或“双重性别(polygender)”描述他们自身。很多雌雄同体者在心理方面看成既是女性又是男性,或者看成完全没有性别。他们被别人看成“无性别(non-gender)”“中立性别(gender-neutral)”“A性别(a-gender)”“中间性别(between genders)”“同性恋性别(genderqueer)”“多重性别(multigender)”“内在性别(intergendered)”“胚芽性别(pangender)”或“性别漂移(gender fluid)”。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er)在《性别麻烦》中定义“雌雄同体”一词为“身体表面政治”。珍妮佛·罗伯森(Jennifer Ellen Robertson)在《现代日本性别政治和大众文化》一书中认为,雌雄同体的用法,是支持或是反对占主导地位男女性别角色的表述,即雌雄同体是象征着对性别区分的不满。阿诺德(Rebeca Arnold)在《时尚、欲望和焦虑:20世纪形象和道德》一书中写道:“雌雄同体就是整合男性和女性、男性化和女性化于一体”。雌雄同体就是一种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组合或平衡,从概念上讲,它将彼此对立的性别两极淡化,使个体尽可能地表达男性化、女性化或两者的结合,即雌雄同体。
有关欧美服饰文化性别角色期待研究的文章
正如时尚理论家Wilson认为,雌雄同体作为一种潮流,已经不再具有宗教色彩,性别角色表达已经具有充分的自由。雌雄同体服装是旨在超越性别的双重对立,整合或模糊男性和女性身体的特征形象。通过着装和身体的改变,雌雄同体服装成为性别面具,一种蓄意控制的服装,象征着将男性化和女性化封装在一个身体中,以戏弄性别角色参数为目的。......
2023-06-19
与进食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不同,性障碍通常既非生理上的自我损害,也不会引起遍布各处的功能不良。DSM-IV-TR将性及性别身份障碍分为三大类:性功能失调、性欲倒错和性别身份障碍。性欲障碍倾向于随着年龄而增加。绝经后的女性发生性欲障碍的概率最高。女性性乐高潮障碍比男性性乐高潮障碍更为常见,影响了大约30%的女性。早泄和男性勃起障碍一起构成了几乎所有男性会遭遇的性功能障碍。男性的性功能障碍约有50%是由躯体情况或物质引起的。......
2023-12-01
在二东、春丽、夏荷及常青等人的叙事中,归属感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归属感主要受师生关系的影响。马斯洛认为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是个体在整个发展历程当中一直在探寻的情感需求。因此,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例如,遭遇二东、春丽、常青叙事中的“换班”事件,他们的归属感也不再会发生剧烈的变动。......
2023-10-21
期刊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早体现出性别特征的媒体。1933 年,最早的男性杂志《时尚先生》创刊,1953 年《时尚先生》的一个小职员休·赫夫纳推出了风靡世界的男性期刊《花花公子》。《花花公子》也刊登许多文学作品,甚至也经常宣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赫夫纳认为自己能够成功是把性欲和美国社会向上流动的趋势的成功结合。......
2023-11-03
个性化教学与传统的“去个性”教学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个性化教学在本质上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地发展。(四)和谐性我们强调尊重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创造性是建立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基础之上的,不是对所有的个性都加以肯定,而是要帮助个体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和特点,使教师与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和谐发展。......
2023-07-19
通过对“紧密相关”的界定,将盗窃、抢劫、抢夺、贪污、侵占证券的行为排除在证券犯罪的范围之外。因而,相较于第一、三种观点,第二种观点对证券犯罪的划分是比较明确合理的。某一犯罪是通过对制度的违反破坏社会秩序,进而破坏这种社会秩序体现的社会关系。对证券、期货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侵犯不仅是证券、期货交易犯罪的客体之一,也是证券、期货交易犯罪区别于其他证券、期货犯罪的根本特征。......
2023-08-03
个体对性别的认知主要表现在性别概念的获得和性别角色知识的获得。研究结果发现,在进行性别认同的线索方面,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如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儿童知道无论自己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自己的性别都不变。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一般要到6、7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性别角色知识或性别成见,是指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2023-11-06
客观认知历史民族关系,推动族群问题“去政治化”和“文化化”,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培养、巩固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应对分裂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认知基础:人口压力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推动力;农耕文化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农耕是人类的“宿命”。......
2023-07-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