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尔维的分析言明了电影中的一种现实,即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之下,女性是被动的。片中所塑造的美丽动人、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实际上都是在男性的文化规制下,由男性审美定式所塑造的“客体”。这显然是一种被刻意塑造的、近乎理想的男性欲望对象。她们一方面美丽纯洁,满足了男性对性对象的描绘;另一方面用情至深,精神世界只有另一半的存在,满足了男性对单纯女性的掌控欲。......
2023-08-07
1.英国摄影师Tom Nicoll
塑造超男性皮革形象的先驱是英国摄影师Tom Nicoll,他在1950年之前开始皮革摄影,是第一个雇佣模特儿穿着皮革服饰摄影的摄影师。他命名的“Scott”摄影室设在皮革巷街(Leather Lane Street),在那里他拍摄的肌肉型男性与摩托车形象很受欢迎,他很擅长用光。即使现在来看,他的皮革摄影仍然相当美。1963年,Nicoll将他的工作室搬到了旧金山,一年后,他停止了摄影,并关闭他的摄影室。
图4.21 1950年代由Tom Nicoll拍摄,皮革短裤、背心和帽子
图4.22 1950年,由Tom Nicoll拍摄,黑色皮革牛仔裤,黑色皮夹克和摩托车
图4.23 皮革裤子,肌肉型男性化特征,由Tom Nicoll拍摄
2.芬兰·汤姆
芬兰·汤姆,或称芬兰的汤姆,英语Tom of Finland(1920年5月8日—1991年11月7日),真实名字为托科·拉克索宁(Touko Laaksonen),生于芬兰卡里纳,是一名性崇拜幻想艺术家,他的同性恋艺术作品对20世纪下半叶的同性恋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6年,拉克索宁向美国颇有影响力的杂志《体格画报》(Physique Pictorial)投了一些同性恋色情绘画作品,获得发表,并署笔名为汤姆,因为“Tom”与他的名字“托科(Touko)”相似。杂志编辑将“Tom”改成“芬兰·汤姆”。
1940年代,芬兰·汤姆已经迷恋皮革,最初穿棕色皮革,在那时是摩托车手或部队男性穿着的样式。他的早期作品显示男性穿着靴子,有时穿皮夹克。
图4.24 芬兰·汤姆的早期作品,左图画于1947年,右图画于1954年
图4.24左图是芬兰·汤姆的1947年作品,画面里没有皮革痕迹;右图是1954年作品,作品中已经出现了男摩托车手身穿皮革服装,但不像早期飞行员和摩托车手穿着的棕色皮装。
图4.25 左图是1957年春《体格画报》封面,右图是1957年春《体格画报》第三页
图4.25中两幅图是芬兰·汤姆发表在1957年《体格画报》春天期刊上的作品。Nicoll在芬兰·汤姆之前发表男性身穿皮革的摄影作品,故一般认为Nicoll对芬兰·汤姆的皮革男性形象产生了影响。由于《体格画报》编辑Bob Mizer的引见,他们两人相识。1957年夏,当芬兰·汤姆访问伦敦的时候,Nicoll劝说他购买了一件黑色皮夹克。Nicoll还建议芬兰·汤姆使用人体模特,而不是仅凭想象。
在四十多年间芬兰·汤姆画了约3 500张插画,显著特点是显示性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强壮肌肉的躯干、四肢、臀部及现实中不太可能有的硕大生殖器。紧身或者脱下衣服的某个部位,用来表现这些特征,如生殖器经常激凸地包在紧身裤子当中展示给观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即在同性恋群体中出现艾滋病前皮革文化达到了高峰。这段时期,很多男子采取的服装、造型及举止都是直接来源于芬兰·汤姆的作品,例如村民乐队的Glenn Hughes。在1980年代中期,尽管不再流行模仿芬兰·汤姆绘画中的皮革着装风格,但芬兰·汤姆的作品仍然广泛地在各种出版物、酒吧、夜总会以及网上的情色主题社区出现。
在1970年代后期,时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以芬兰·汤姆的绘画作品制作了以“性”为特征的T恤,T恤由性火枪手乐队的席德·维瑟斯(Sid Vicious)做模特,成为朋克历史进程中标志性的一页。
3.彼得·柏林
Armin Hagen Freiherr von Hoyningen-Huene,是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男性性感偶像,但人们熟知他的舞台名字彼得·柏林(Peter Berlin)。齐眉的金色长发、精瘦而完美的身材、勾勒出身体曲线的紧身长裤,彼得的这些标志性特征,应和西方70年代初的性解放运动,将同性恋形象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中,甚至成为一种标准。从表面看他似乎是同性恋的色情偶像,但是在色情外衣的表面下,彼得·柏林更是点燃了一种寻求自由的叛逆精神。
1970年代,彼得·柏林主演了两部色情电影《黑色皮革之夜》(Nights in Black Leather)(1973)和《That Boy》(1974)。电影的特殊之处是由对皮裤拜物的人制作,当时皮裤在美国很少见。彼得·柏林的形象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的注意,Robert Mapplethorpe和Andy Warhol采用他的照片,芬兰·汤姆以他的照片为模特,彼得自己也是一位专业摄影师,拍摄了很多自拍像。他的自我肖像刊登在同性恋杂志的封面,为男同性恋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男性化特征。
4.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年11月4日—1989年3月9日),美国摄影师,擅长黑白摄影,他的作品主要包括名人摄影、男人裸体、花卉静态物等。60年代末及70年代在纽约,他以SM为题材拍摄了捆绑与施受虐的作品。这些同性恋的作品被看成是备受争议的艺术作品。1989年梅普尔索普因艾滋病在美国波士顿逝世。梅普尔索普的《安迪沃霍尔》(1987年)是排名第18的世界最昂贵摄影作品。梅普尔索普没有回避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还明确地把自己的作品归结为同性恋文化中的一部分。
图4.26 彼得·柏林,1970年代皮革男偶像
图4.27 1980年,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自画像,源自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
图4.28 皮革裆(1980年),源自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基金会
有关欧美服饰文化性别角色期待研究的文章
穆尔维的分析言明了电影中的一种现实,即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之下,女性是被动的。片中所塑造的美丽动人、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实际上都是在男性的文化规制下,由男性审美定式所塑造的“客体”。这显然是一种被刻意塑造的、近乎理想的男性欲望对象。她们一方面美丽纯洁,满足了男性对性对象的描绘;另一方面用情至深,精神世界只有另一半的存在,满足了男性对单纯女性的掌控欲。......
2023-08-07
诚实信用是青年人成大事的必备素质之一,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青年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的。只有养成诚信的习惯,才会在事业合作中取信于人,才能够成大事。诚信在世间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就要灵活变通。因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那些本不怀好意的人,就不应讲诚信,下面有一个故事,希望能让青年人引以为鉴。做人一是要重诚信,说话算数,不欺骗他人,另一方面是提高警惕,严防骗子们的诈术。......
2023-12-06
头发应当经常修剪成型,可显得精神焕发;男性的眉骨突出,眉型应当立体,棱角分明,眼睛应当经常有意识地左右运目,这样长期锻炼,可使两眼炯炯有神,可以更突出地表现男性的理智与个性。男土时尚形象心态大致分析如下:1.塑造公众形象。可是一位公关先生倘若头发乱如青草,且衣冠不整,则连同他带上的样品,人们看都不看,就可能被回绝了;但如果他比较注意自我的形象设计,换上西服领带,可能会洽谈成功无数笔生意。......
2023-08-14
当人们碰到渴望成为的某类人物形象时,会忍不住想要关注一下,并且大家在羡慕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模仿这个理想人物的一言一行。从贵州费爷、袁莹Elia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很重要的经验:给用户塑造出一个其渴望成为的群体形象非常有利于涨粉。总之,在短视频里塑造目标用户渴望成为的群体形象,能够有力地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促使其进一步关注自己的账号。......
2023-11-26
插画中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插画艺术家为小学生提供插画作品时,受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在学习一年级课程“鱼儿游泳”时,笔者选择了对学生进行直接形象的展示。......
2023-10-31
国内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传播平台,也顺理成章成为公众公开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的平台。基于微博的较高的话题时效性、良好的互动性、易操作性与信息传播形式及表达的多样化等特征,公众通过微博点赞、评论、转发等基本功能,利用微博表达心声传播国家形象的意愿就越强。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交媒体的微博,基本满足了普通公众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愿望。......
2023-11-02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何军,在他刚刚被提升为部门主管时,就不太善于做下属的管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何军发现自己的部门存在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何军不知如何解决,只好请教自己的上司。听了老领导的一番教诲之后,何军开始以白脸的形象示人。......
2023-07-31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代言人”,导游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自身形象塑造。导游服务质量是衡量旅行社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导游在游客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实际行动。必须将导游胸卡和工作牌佩戴在胸前,以表明导游的身份。......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