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男性化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发展的,20世纪的中国女性和法国女性都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这种思想和追求在当时的中法女装的样式、结构中都有明确的表现。然而,女性对自身的塑造仍是为了在男性世界享有一定的地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中国和法国社会中,在男性支配女性、女性取悦男性的社会结构里,男性的绝对统治和女性的屈从地位被强化,使女性成为男性欲望的服从者。......
2023-06-23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普遍存在“伟大的男性化放弃(Great Masculine Renunciation)”和“分离空间(Separate Spheres)”两种理念。前者指中产阶级男性放弃服装的装饰和展示,崇尚素净和朴素的服装。后者指社会结构分为男性是“生产者”,女性是“消费者”,即女性专门从事购买和家务管理活动。基于这两种理念,维多利亚时期产生了很多关于行为的社会评论和文学作品,几乎掩盖了男性与时尚和消费的真实关系。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女性时尚的评论极其多见,而关于男装的评论少之又少。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反应出含蓄地漠视男性着装。小说家和他们的男主人翁通常执著地忽视和有意识地避免对时尚深入地了解。很多作者一直都是很含糊地描述,很少从细节上描写男性服装和体貌,一些形容词,例如整洁、干净、简单、简朴是最为合适的词汇。
时尚理论学家安东尼·舒加(Antony Shugaar)写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是“人靠衣装”,而“男人根本不应该知道男人靠什么衣装。既然是男人,就应该对服装浑然不觉。男人即使穿得很好也应该忽视服装。真正的男性优雅是无意识地理解服装,是本能选择某种样式,而不是受其他因素影响。”男性只是对装饰或样式略微有点兴趣,着装主要为了舒适和功能性。如果承认男性服装具有象征性目的,那就是象征他事业的成功——即强调他的职业生涯。
很多时尚历史和社会学也遵循Flügel的“伟大的男性化放弃”观点。David Kuchta认为,非炫耀性消费是伟大男性化放弃的关键,贵族与中产阶级男性双方设法在展示朴素、节俭的美德,刚毅、谦逊的严谨精神上超越对方,消费问题是政治合理性的核心,庄重的男性化成为政治权力斗争的武器。Robin Gilmour认为,中产阶级号召以严肃挑战时尚的轻浮,正派和社会责任的内在价值是真实,时尚服装是虚假的高尚。
时尚理论学家Valerie Steele认为,在英国,夸张和时髦的男性服装与贵族的专横、政治和道德腐败,以及堕落的女人气相关,而平淡和素净的服装体现资产阶级“解放、爱国、美德、事业和刚毅”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促使这些概念具体化。在过去,人生具有真正意义的瞬间是战场(即军官的制服)和客厅,这两者都需要昂贵和优雅的服装。法国大革命后,男性最重要的活动不是在客厅,而是在车间、会计室或办公室,这些地方只需要相对简洁的服装。
很多学者认为,“伟大的男性化放弃”是男性放弃性感、视觉自我和享乐,着重身体的效用性,致力于刻苦地工作。如果过多关注自身的服装,将受到道德谴责。正常男性套装(即西服)呈袋状或箱型廓型,上衣袖子和裤腿呈管状,尽可能掩盖身体的吸引力或强壮身体的明显迹象,看不出肌肉或大腹便便,抹去男性身体力量性、侵略性的视觉表达,只有纯粹的标准化尺寸和体积,这种单调统一的男性服装最终成为标准化服装,也定义了男性的男性化特征的合法地位。
“伟大的男性化放弃”提倡的简洁和轻描淡写的美,似乎是置于时尚之外的美,而不是时尚本身。放弃炫耀,男性就必须在着装细节上和行为规范上严格遵守一套范式。自然和简洁,看似不经意,事实上耗费的精力比装饰外表还要多。同样,掩藏自身、反对展示,要比装饰外表复杂很多。
毋庸置疑,男性世界变成了贫穷的美,亮丽和对比被简洁和单调取代。着装的统一性产生了个体间、阶级间的同情,因为穿相同样式服装具有社会团体感,而差异服装容易导致社会的瓦解。单调深色制服,男性可以足够安全成年累月地穿相同的套装,失去了浪漫,更失去了羡慕和嫉妒,一种完美的超然状态。
由此可见,时尚的进程是在人们不自觉中缓慢前行,然而,时尚的突变只在社会的变革中发生。“伟大的男性化放弃”反映男性服装显著变化,是以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为基础。男装的限制性和女装精致性编码相伴存在,表现和再生男女性别差异。简洁、素净和统一的男性服装,超然于时尚之外,实现了责任、庄重等男性气质的道德规训。
有关欧美服饰文化性别角色期待研究的文章
女装男性化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发展的,20世纪的中国女性和法国女性都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这种思想和追求在当时的中法女装的样式、结构中都有明确的表现。然而,女性对自身的塑造仍是为了在男性世界享有一定的地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中国和法国社会中,在男性支配女性、女性取悦男性的社会结构里,男性的绝对统治和女性的屈从地位被强化,使女性成为男性欲望的服从者。......
2023-06-23
尽管法国大革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影响时尚的选择,而英国精致合体的男装成为18世纪末的主流,并且对19世纪的男装样式产生了影响。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男性和女性的着装差别界限已经很清晰。朴素和统一的男性服装,使男性不必再谈论服装,太多的谈论被看成是非阳刚和女人气。......
2023-06-19
女装男性化是与女权主义密切相连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般谈论西方早期的Feminism时,译为“女权主义”,翻译西方当代的Feminism及涉及中国时,Feminism 成了“女性主义”。19世纪后期,“女权主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阶级、宗教等因素,女权主义者发生严重分歧。20世纪早期,“女权主义”应用范围缩小。“女权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对于女装的现代化,对于法国女装从“重装”向“轻装”的演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3-06-23
这两种不同的视角是基于不同的认识论的,因此也就导致人们对身份形成和制度认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解。根据第一种视角的逻辑,国际社会是一个以主要规范和制度为特征的存在。换句话说,A的身份在本质上与非A的身份不相容。因此,布赞观点的关键是中国的身份决定了中国很难接受后面这一类制度,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会日益困难。......
2024-01-10
客观认知历史民族关系,推动族群问题“去政治化”和“文化化”,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培养、巩固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应对分裂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认知基础:人口压力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推动力;农耕文化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农耕是人类的“宿命”。......
2023-07-27
建立身份认同,从空间社会生产的视角来说,是文化空间所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核心。不同形态的文化空间所折射的具体身份认同有所不同。文化空间建构身份认同,最典型的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工人文化宫,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属性的文化空间形态。其二,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导下,工人群众通过在工人文化宫内进行的文化实践,获得了城市主人翁的精神满足,建立了新的身份认同。......
2023-07-25
2004年10月3日晚9时,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绝望的主妇》。更为绝妙的是这两种方式双管齐下,于糅杂中见对比,在对比时现本质。在其中,切利将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即对“家”的困惑于绝境中演绎得入木三分。《绝望的主妇》主要依靠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甚至加上大量死者的画外音。犯罪剧本身通常是以一桩罪案的始末为内容,以罪犯或侦探为主要人物。......
2023-08-12
从自我身份认同理论的角度看,由于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世界,这种无“他者”介入的封闭式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身份认同是静止的、稳定的、自足的,但也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一旦当个体进入社会,遭受压力的情况下,在由多重他者所构成的视域中观照自身,参照物的杂乱和错综可能使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身份危机”之中。让切利此后人生产生严重情感认同障碍的两个人物都已出现,但此时生活再次让他陷入职业认同的迷茫。......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