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标准,可将评价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类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
2023-06-19
(1997~2003年)
1.1997年7月29日,针对山区干旱出现的问题,岳福洪副市长主持办公会部署工作,当天,市水利局成立规划顾问组、规划领导小组,聘请市政府、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山区办等部门的老领导、老专家为顾问。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副局长徐维浩同志为组长的规划组开始工作,具体工作由郊区水利处负责落实。
2.1997年8月1日,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制定了规划调查提纲,市水利局抽调市水科所、水利设计院、水电中心等单位技术骨干与区(县)水利(水资源)局共同组成规划调查组开展调查规划。
3.1997年8月5~9日,规划调查组分7组对山区区(县)水利、果树、粮田及资源开发进行了全面调查,在主管区(县)长的协调下,以区(县)为单元,各区(县)制定了本区(县)3年基本解决抗旱灌溉问题的规划。
4.1997年8月11~16日,规划调查组集中力量编写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草稿)”。
5.1997年8月19日,市计委柳纪纲副主任听取了市水利局徐维浩副局长、毕小刚副处长的工作汇报,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
6.1997年8月25日,市农办计划处、市财政局农财处、市计委郊区处、市政府山区办共同讨论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草稿)”,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
7.1997年9月1日,市水利局党组听取了郊区水利处的汇报,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
8.1997年9月17日,市农办聂玉藻副主任主持召集市计委、财政局、山区办、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听取了徐维浩副局长、毕小刚副处长的汇报,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
9.1997年9月23日,岳福洪副市长听取规划组汇报,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送审稿)”。
10.1997年10月8日,正式形成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1997~2000年)”,报市农委。
11.1997年10月11日,市政府在怀柔县召开了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动员大会,正式推出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提出了水利富民工程的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和7个山区的区(县)长、书记等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水利局局长颜昌远同志主持,市农办副主任聂玉藻同志作了题目为“动员起来,苦干三年,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的动员报告,报告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山区经济和富裕农民为目的,以落实经济政策为基础,以抗旱节水为中心,以农民投资为主体,以‘五小’水利工程为重点,全面提高山区的生产力水平,为山区农民致富创造有效保障”。提出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末,用三年时间,实现山区百万农民人均1亩抗旱灌溉果园和1亩抗旱灌溉粮田。”并提出具体任务和7项扶持政策。岳福洪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提出了“政策带动,水利先行,综合开发,富裕农民”的指导方针。水利部农水司司长陈雷、水保司司长段巧甫等应邀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怀柔县、密云县、平谷县的代表作了经验介绍。
12.1997年10月24日,李岚清副总理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水利富民工程的情况汇报。
13.1997年10月25日,房山区区长王凤江第一次将水利富民工程以奖代补资金1万元兑现给南尚乐镇后石门村农民王文强,拉开了政策带动的序幕。
14.1997年10月30日、31日和11月3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带领市农办、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山区办、市农发行、市信用社、市水利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共30多人,对平谷、密云等7个山区区(县)的水利富民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深入12个乡镇调查。
15.1997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率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林业部部长陈耀邦、农业部副部长白志健和国家计委、财政部的领导同志考察了密云县太师屯镇水利富民工程现场、密云水库大坝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等。
16.1997年11月13日,为了加强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及管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建成后发挥良好的效益,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制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17.1997年11月15日,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到平谷县调查研究时强调,今冬明春要大搞以水利富民工程、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
18.1997年12月2日,在市政府召开的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经验交流会上,市财政局、水利局监制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合同书》第一次和京郊干部群众见面,农民户办水利工程要建档建卡。
19.1997年12月3日,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在《昨日市情》第229期上批示:“回应农民呼吁,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水利富民工程建设。”
20.1998年1月9日,市水利局在房山区召开了北京市水利科技下乡经验交流会。同时,会议隆重推出了《北京市水利富民工程科技下乡行动计划》。
21.1998年1月22日,副市长岳福洪对《水利富民工程科技下乡行动计划》批示:“这个行动计划很好,一定要把这个行动计划认真实施,另外,水利富民这项工作从3月份开始,一定要每月抓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市情况每月总结交流通报一次,并在实效上下工夫。”
22.1998年2月20日,北京市水利局在昌平县水利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以水利富民工程为重点的春修水利及抗旱工作座谈会。会上推出了《北京市抗旱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北京市县级抗旱服务队百分考核办法》。
23.1998年3月1日,北京市水利局建立水利富民工程技术服务咨询热线和咨询工程师信箱,提供无偿服务。
24.1998年3月17日,市政府在昌平县召开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会议。大会充分肯定了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开展以来,在带动山区综合开发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进一步明确了1998年度要确保水利富民工程完成6.7万hm2(100万亩)抗旱灌溉面积的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对1997年度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建设中,政策落实到位、群众发动充分、农民投入主体地位明确、“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好、政府奖励兑现及时、成绩突出的先进区(县)、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
25.1998年3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1998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1998)8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35件实事,主要内容是:“实施水利富民工程,以发展山区经济和富裕农民为目的,以抗旱节水为中心,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水渠、小塘坝)为重点,改善3.3万hm2(50万亩)粮田和果林灌溉问题。市政府对农民兴建“五小”水利工程给予奖励”,市农办、市计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26.1998年4月7日,市计委、市水利局制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灌区骨干工程项目建设及管理办法》。
27.1998年4月15日,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在市、县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检查了昌平县水利富民工程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长陵镇燕子口村水利富民工程建设现场,对昌平县水利富民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28.1998年5月13~15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率队检查了7个山区县水利富民工程的建设情况,并深入到7个乡镇的14个村调查研究。
29.1998年5月,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重点汇报了有关水利富民工程的建设情况。
30.1998年5月22日,市政府在怀柔县汤河口镇召开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现场会。怀柔县汤河口镇党委书记王爱民、房山区政府副区长李硕夫等作了典型发言,副市长岳福洪就水利富民要注重普遍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作了重要讲话。
31.1998年5月23日,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检查永定河官厅水库防汛工作时指出:京郊农田水利特别是水利富民工程进行得很好。1997年以来,山区开展的“五小”水利工程,农民已成为投资的主体,形势很好。我们一定要爱护农民的积极性,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积极推动,把水利富民工程搞得有声有色,取得更大实效。
32.1998年5月,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实用技术问答》一书,发放给农民。
33.1998年6月13日,常务副市长刘淇、副市长岳福洪等领导视察了延庆县八达岭礼炮村的水利富民工程,并作了重要指示:一要加大领导力度;二要搞好节水灌溉。
34.1998年6月23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召集市计委、农办、山区办、财政、农、林、水、畜牧等有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专门研究如何加大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开发的力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5.根据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的指示,为了推动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经市水利富民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市水利局及时成立专家技术组,1998年6月30日开始,赴各山区县蹲点,进行技术服务,指导水利富民工作。
36.1998年10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昌平县召开全市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平谷县、房山区、昌平县、怀柔县四个先进区(县)。密云县太师屯镇等20个先进乡镇,市财政局农财处、密云县山区办、延庆县下屯乡水管站等20个市、县、乡行业单位,门头沟雁翅镇太子墓村等100个先进村,延庆县八达岭镇程家窑村王锦明等1000户农户,共发放奖励资金305万元。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同志、常务副市长刘淇同志、市委副书记张福森同志、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等领导出席会议颁奖,并作了重要讲话。
37.1998年10月21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听取了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的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具体措施、政策建议等情况的汇报,并指出了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目标是富裕农民。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大常规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大节水力度,提高节水面积,加大小额贷款力度,满足农民需要。要及时总结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完善规划,并在具体措施上下工夫,要进一步明确农民是投资、生产经营和市场的主体。
38.1998年11月18日,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同志,组织召开了水利富民中长期规划第一稿论证会,市水利局教授级高工六振达、清华大学教授惠士博、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黄冠华、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水科所、水电中心、水文总站、水利科技咨询推广中心、水电学校以及市水利局有关处室约30名专家、教授参加了论证会。广泛征求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充分论证。
39.1999年2月4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在《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动态》总第52期批示:“我市水利富民工程一是要认真总结农民的创造,二是要大力推广全国的一些先进经验,使这项工程搞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0.1999年2月27日,市长刘淇、副市长岳福洪、副市长刘海燕等对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水利富民专业户李振东所承包的富民工程基地进行调研。
41.1999年3月26日,市政府召开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会议,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强调指出:1999年要进一步落实政策,以综合开发为重点,搞好服务,保护好山区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同时还指出:山区的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密云县新城子乡的经验值得推广,但在个别地区仍然存在认识不高、思想不够坚定的问题。1999年是实施这项工作的关键性一年,各级政府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2.1999年3月30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到延庆县千家店镇视察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提出要对边远山区采取抓乡镇试点的办法,全力推进。
43.1999年4月1日~7月15日,市水利局组织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络员、市水利局属4个科技下乡单位和7个山区县水利局,历时三个半月,采用市、县两级上下结合的检查方式,对已建水利富民“五小”水利工程质量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大服务。检查中发现凡是经过各级水利部门统一规划、精心指导施工的“五小”水利工程质量不仅全部合格,而且有30%以上的“五小”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超过国家颁布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成为优质工程。
44.1999年4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199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1999)21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54件实事,主要内容是:“继续实施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解决山区3.3万hm2粮田和果园的抗旱灌溉问题。”市政府农林办、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45.1999年7月7日,市水利局制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五小”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五小”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规定》。
46.1999年7月27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在出席房山区“落实九项政策,推进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建设,发展村级经济经验交流会”时指出:全市落实九项政策,实施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形势总体不错,但是1999年农副产品价格明显下跌。预计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能短期内对物价冲击还较大,尤其是农业,可能出现萎缩,就业更为困难,应对之策应向非农业转移,走低成本扩张之路,要大规模动员农户或联户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推动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
47.1999年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在怀柔县召开全市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平谷县、房山区、昌平县、怀柔县、密云县、门头沟区、延庆县7个先进区(县),昌平县长陵镇等20个先进乡镇,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林业局等7个市级行业先进单位,平谷县靠山集乡东马各庄村等100个先进村。市长刘淇同志、市委副书记张福森同志、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等领导出席会议颁奖,并作了重要讲话。
48.1999年11月1~3日,水利部对北京市房山区、昌平县、怀柔县、平谷县的水利富民工程进行了检查和指导。
49.1999年12月14~16日,市水利局落实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的指示精神,对平谷县水利富民综合开发6种模式进行调研。
50.1999年12月30日,市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及昌平县政府共同确定昌平县长陵镇下口村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示范点。
51.2000年2月12~13日,财政部、水利部组织专家到密云考察北京市旱情及水利富民工程。
52.2000年2月22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了密云县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副市长岳福洪同志指出:“水利富民工作开展两年有很大成效,但发展不平衡。骨干工程搞了,但节水还有潜力,达到基本目标还有差距。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走过场。市里要动员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解决水的问题,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民来完成,水利富民工作就是要全面地检查、解决问题。”
53.2000年3月1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到门头沟区调研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现场调研了门头沟区大村办事处杨宝明养殖小区、房良村27hm2节水工程和斋堂高科技园区,对门头沟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门头沟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要认真领会刘淇市长关于“宜水则水”的指示,实现灌溉与改善环境相结合,水利富民工程与综合开发、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3年总体规划任务的圆满完成。
54.2000年3月7~8日,市农田办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络员及市、县、乡水利科技百余名技术人员到7个山区县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检查严重干旱地区水利富民情况,与当地共同制定抗旱措施,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水利富民工程在干旱地区的抗旱作用进行了技术指导。
55.2000年3月10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平谷县山区经济发展和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进行调研。现场调研了靠山集乡营家湾、东马各庄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罗汉石村山鸡养殖中心和中心村肉鸡养殖小区。副市长岳福洪同志对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做出三点指示:一是在山区开发上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林则林,宜果则果。二是山区养殖业要突破发展,要形成主导产业。三是向产业链延伸,山区经济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56.2000年3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199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16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59件实事,主要内容是:“继续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改善山区2万hm2粮田和果林的抗旱灌溉条件。”市农委和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57.2000年4月13日上午,岳福洪副市长率市农委赵凤山主任及市有关单位领导到房山区调研,他指出房山区周口店地区突破乡村界限、连片开发是水利富民工作的一个创造,这种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进行资源开发的新经验,要总结推广,推动水利富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房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决心大、力度大,在存在两个以上优势的情况下,全力找出最大优势。房山区的主要经验有四条:第一是乡村连片开发。第二是抓住龙头产业。充分开发加工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入投资风险,带动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第三是工作要有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协会组织作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第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经济吸引,另一个是行政手段,要结合起来,引导农民顺利进入市场。
58.2000年5月18日,北京市召开了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山区各区(县)长、94个乡镇党委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观了房山区周口店红螺谷水利富民连村跨乡开发工程和长沟镇三座庵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其他区(县)用录像交流了本区(县)水利富民的推进形势。岳福洪副市长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作了讲话。他指出,今后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要向深层次推进,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要与提高山区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主要是提高第一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与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确立主导产业相结合,重点要发展林果业、草食动物畜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三是要与富裕农民相结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投资和经营机制不动摇。四是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的科技含量。五是要与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将水利富民工程建设与实现秀美山川结合起来,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59.2000年6月2日,市水利局和房山区政府联合在长沟镇举办“水利富民科技下乡”科普大集活动。100余位水利、农学、果林、蔬菜等方面的专家现场向农民传授最新技术。水利部老领导张季农、刘向三、王继兴,水利部国科司司长董哲仁、水保司司长焦居仁、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等参加了科技下乡活动。
60.2000年6月16日,副市长岳福洪同志率领市农口有关委办局领导到门头沟区调研抗旱工作,现场考察了门头沟区军庄镇新村的旱情及抗旱工作。岳福洪副市长指出,抗旱工作要转变观念,要有新思路。一是要结合结构调整,凡今后不调整结构、继续实施大水大肥、高投入低效益者,一律不给予支持。二是要加大水利富民工程的推进力度,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骨干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和田间节水工程的网络化,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要制定抗旱节水规划。
61.2000年6月18日,市政府在怀柔县召开了全市抗旱节水工作会,与会人员参观了怀柔县杨宋镇太平庄村西洋参微灌节水工程、杨宋镇张各庄村牧草喷灌节水工程、怀柔镇西三村王玉增“五小”节灌工程和桥梓镇口头村截流引水灌溉工程。会议就如何进一步抓好抗旱节水工作和推进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进行了部署。市农委副主任聂玉藻同志对郊区抗旱节水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转变传统的遇旱抗旱的观念,应主动、积极地采取抗旱措施,制定抗旱预案。要完善建立北京市的农业节水战略系统,推广以拦蓄为主、灌排结合的灌溉模式。二是抗旱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顺序确保人畜饮水不出现困难。三是各区(县)要尽快制定抗旱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要完全符合生态环境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平原地区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山区要把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继续延伸。要限制或杜绝高耗水型的农作物的种植,必须杜绝大水漫灌,争取2~3年内节水农业覆盖率达到100%。四是要完善集雨、蓄水、节水的综合技术服务体系。
62.2000年9月25日,市委书记贾庆林参观北京市第二届农业精品展。在水利展台前,贾庆林听取了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的介绍,对山区水利富民的做法和效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示要抓住富裕农民这条主线不放松,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各种服务。
63.2000年10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总结表彰大会。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赵凤山作工作报告,岳福洪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在总结三年水利富民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部署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第二阶段的任务。全市山区三年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共完成“五小”水利工程3.5万处,完成抗旱灌溉面积14万hm2,百万农民实现了人均一亩抗旱灌溉果园和一亩抗旱灌溉粮田的“双一”目标。会议提出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再用三年时间,在山区基本形成“五小”工程网络化,基本完成山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出席会议。
64.2001年1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市长刘淇主持。市委书记贾庆林作重要讲话。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平谷、房山、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延庆分别被评为2000年度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优秀、先进区、县,通州、海淀、顺义和大兴分别被评为2000年度平原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节水先进单位。贾庆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水利富民工作。他说:“水利富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值得赞扬的,要特别认真地总结。通过水利富民,实现了向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转变。农民生产投入比例很大,一改过去主要靠国家投入的做法。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而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上的突破。”
65.2001年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199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6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58件实事,主要内容是:“建设山区‘五小’水利网络化配套工程4000处,新增蓄水能力25万m3,进一步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市农委、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66.2001年2月12日,副市长岳福洪考察了密云县高岭镇水利富民综合开发试点镇的进展情况。市农委主任赵凤山、市水利局局长刘汉桂及计委、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的有关领导一同考察。
67.2001年3月7日,副市长岳福洪赴平谷县熊儿寨乡、密云县大城子乡调研工作,并对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68.2001年3月14日,市政府在密云县高岭镇召开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第二阶段试点镇专题协调会,市农委副主任聂玉藻、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69.2001年3月27日,市政府在怀柔县召开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市农委副主任聂玉藻、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以及7个山区县的主管区(县)长出席会议。
70.2001年4月7日,市委书记贾庆林到房山区调研水利富民和抗旱工作。他强调要继续加大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力度,彻底解决贫水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市委秘书长杜德印参加调研,市水利局局长刘汉桂陪同调研。
71.2001年6月11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同市水利局对北京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第三批)进行验收,房山半壁店、门头沟东山沟、延庆花盆、昌平西峰山和望宝川、平谷万庄子和李家峪等7条小流域通过示范小流域验收,密云县、怀柔县通过示范县验收,并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和示范县。
72.2001年8月17日,副市长刘志华到密云县、怀柔县两县调研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作,考察了密云水库、十里堡统军庄村奶牛养殖小区、怀柔水库、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怀沙河河道连拱闸梯级拦蓄工程、赵各庄西洋参种植园等,市农工委书记赵凤山、市水利局局长刘汉桂陪同调研。
73.2001年10月9日,市政府召开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总结表彰会。会议由市农办副主任聂玉藻主持,市农委主任赵凤山作报告,副市长刘志华出席并讲话。会上对16个委办局、21个乡镇和7项水利富民工程进行了表彰。市水利局副局长徐维浩、有关委办局以及山区县、乡镇的主要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74.2002年1月10日,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刘宝善到平谷区大华山镇调研人畜饮水和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建设情况。
75.2002年1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4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59件实事,主要内容是:“推进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000处,新增蓄水能力25万m3;加快制定49个边远山区乡镇农户增收致富步伐,实现边远山区乡镇人均劳动所得增长10%,消除240个年人均劳动所得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市农委、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76.2002年1月16日,京郊山区集雨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是市农办于1999年采取招标方式下达的北京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由北京市水科所与7个山区县水利(水资源)局共同完成。
77.2002年1月24日,全市首家流域水务站——峪口水务站挂牌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平谷马坊、夏各庄、大华山、韩庄、城关5个水务站。市水利局领导刘宝善、焦志忠、徐维浩,平谷区领导赵克忠、史贵升出席揭牌仪式。焦志忠在讲话中阐述了平谷区峪口水务站是北京市第一个水务站,打响了全市水利体制改革的第一炮,是落实《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重要举措。焦志忠还提出了全市水利面临的四大任务:一是建设好水环境,二是利用好水资源,三是保护好水资源,四是确保水安全。有关领导还对平谷区水利富民“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78.2002年2月4日,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18个灌区配套改造工程通过了市计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等部门组成的市级验收。3年的灌区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18610.9万元,完成土石方187.58万m3,干渠衬砌186km2,年可节水4893万m3,效益面积达2.1万hm2。
79.2002年3月13日,副市长刘志华到房山区进行调研,听取了房山区春修水利及抗旱情况的汇报,察看了河北镇、佛子庄乡、南窖乡等3个乡镇的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及大安山瞧煤涧村人畜饮水情况。
80.2002年3月23日,市委书记贾庆林等市领导到房山区调研农业和农村工作时,视察了河北镇半壁店水利富民工程后指出:“搞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利富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要搞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81.2002年3月28~29日,市农委副主任聂玉藻带领市财政、市计委、市水利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调研了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重点察看了水利富民流域网络化和节水灌溉工程。充分肯定水利富民流域网络化工程在春季抗旱中发挥的作用。
82.2002年5月27日,第12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在京正式开幕。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市长刘淇致开幕词。会期5天,会议的主题是“全球水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由水利部主办,北京市水利局等17个部门和单位协办。密云县石匣、怀柔区红军庄和核桃树沟三条小流域被指定为大会技术考察点,5月28日接待了与会800多名代表的参观。
83.2002年7月1日,市人大副主任赵凤山到密云、怀柔等区(县),视察了密云水库防汛调度情况和山区水利富民联拱闸拦蓄、集雨节灌和自动化节水灌溉工程。兴致勃勃地操作了自动化喷灌系统。他表示,2002年,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力度大,效果明显,特点突出,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增值。同时,他要求大力推广联拱闸等适用技术,抓好乡村水环境建设,使山区真正成为首都的后花园。市农委委员刘春广、市水利局局长焦志忠、副局长徐维浩、密云县委书记王洪钟、怀柔区委书记雷德才等陪同视察。
84.2002年9月17~25日,市农委委员刘春广、市水利局副局长孙国升带领市财政局、市计委、市水利局、市农村信用联社及山区区(县)农委、水利等部门负责人,对2002年度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进行了拉练检查。
85.2002年9月18日,全国政协委员40余人视察北京市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察看了密云水库的水源保护情况。局长焦志忠汇报了全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水资源保护工作及下一步工作任务。全国政协视察团副团长吕培俭、陈耀邦、邵奇惠等参加视察。市政协副主席毕群、副秘书长孙聿、张寿全、办公厅副主任戴彤,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潘利群,市水利局局长焦志忠陪同视察。
86.2002年10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2002年度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总结表彰会,市委副书记强卫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刘志华做总结报告。市农委副主任聂玉藻主持。农委委员刘春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刘宝善、副局长孙国升出席。
87.2002年11月14日,市水利局局长焦志忠到昌平调研水利工作,昌平区委书记赵风桐、区长佟根柱、副区长冯维利同志介绍了昌平区水利富民、水资源管理、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和今后发展思路。焦志忠局长对昌平区水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树立生态治河理念,治河先治污,保护水资源,同时要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摸清主要污染源,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自然净化地。三是要昌平区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率先基本实现排水、供水、污水的统一管理,今后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88.2002年11月21日,局长焦志忠对延庆县退耕还湖、还林及水源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89.2002年12月4日,市政府召开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7个山区区(县)农委主任、水利(水资源)局长进行了交流,市农委委员刘春广、市水利局副局长毕小刚在会上讲话。
90.2003年1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02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通知》京政办发(2003)4号文,作为市政府为民拟办的第31件实事,主要内容是:“全部消除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元以下村。继续推进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000处、截流与塘坝工程100处,新增蓄水能力200万m3,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67hm2”。市农委、市水利局为主要负责单位。
91.2003年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北京市郊区工作会,牛有成副市长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继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集雨蓄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大气水,合理利用地表水,节约利用地下水和开发利用再生水,向四水联动、网络化配套方向发展。”
92.2003年4月17~24日,市农委组织市水利、财政、计委、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分别由市农委委员刘春广、市水利局副局长毕小刚同志带队,对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流域网络化工程配套、退耕还林、三大主导产业、消除低收入村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阶段检查。
93.2003年5月21日,牛有成副市长对市农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控“非典”时期郊区水利建设的请示》作了批示,要求农委与市计委、市财政和水利局进行研究,落实水源保护、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
94.2003年8月1日,牛有成副市长在市水利局《关于报送2003年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典型材料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志忠同志,典型很好,再研究一下如何推广运用,扩大效果。”
有关水利富民 持续发展: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章
根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标准,可将评价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类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
2023-06-19
可以看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实施6年来,北京市山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上升了9.3个百分点,林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6年来,各区(县)因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改善等方面的重点不同,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比为1∶1.02~1∶5.25,山区总体为1∶2。......
2023-06-19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明确、政策支持、农民参与的前提下,于1997年10月正式启动实施。6年来,全市7个山区县共完成水利富民工程6.74万处,其中“五小”工程6.11万处,井站塘坝截流工程6272处,新增蓄水能力1155万m3,新增供水能力12.43万m3。在北京市水利建设中,农民投入的资金第一次超过了国家的投入。......
2023-06-19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影响了北京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表4-35 各区(县)实际利用外资状况(万美元)2.改善生活条件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改善了北京市山区县的生活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023-06-19
为彻底改变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干旱缺水这一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1997年10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山区实施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北京市财政局制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资金兑现奖励“五小”水利工程的政策。北京市水利局在对山区粮田、果树水利设施配套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
2023-06-19
图2-1 北京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建设体系截至2003年,全市7个山区县共完成水利富民工程6.74万处,其中“五小”水利工程6.11万处,塘坝、截流工程1258处,井站5014处;完成“五小”网络化、流域网络化工程1.48万处;发展田间节水灌溉面积6.8万hm2;完成灌区节水改造面积2.77万hm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7.8km2。......
2023-06-19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两项工作,即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各种效益的量化和效益的定价或价值化。在这里必须指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中的环境资源,特别是生态环境资源,由于效益的外部性,效益生产者或拥有者往往不能得到效益的全部货币价值。......
2023-06-19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山区县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而且经过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实施6年来,提高了北京山区污水和垃圾等环境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显著推进了北京各山区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3-06-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