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措施与效果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措施与效果

【摘要】:工程建设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促进了林果业、绿色养殖业的发展,改变了京郊山区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山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在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的支撑下,山区基本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这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大大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山区,水是农业的基础。水利富民工程的主要着眼点是蓄水、节水,促进农业发展。工程建设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促进了林果业、绿色养殖业的发展,改变了京郊山区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据统计资料表明,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由1996年的1∶0.55∶0.98∶0.11变为2002年的1∶0.80∶1.6∶0.12,畜牧业和林果业产值比例大幅度上升。山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在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的支撑下,山区基本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这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大大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各区县结合山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的指导下,以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为龙头,推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施了特色果品基地工程、综合示范林试点工程、经济沟示范开发工程、畜牧基地工程、龙头企业工程、旅游启动工程、千户万元农户致富工程、果品丰产工程、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工程及一品村建设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山区种植结构得到调整,粮果、蔬菜、果草间作套种面积增加,使山区种植结构和品种更趋于合理。

综合6年分析,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带动山区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投入产出比为1∶2.0,经济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