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如图3.13所示,系统由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现在变频器都是数字控制的,参数设置和调节都很方便,恒压频比控制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在调速要求不高的场合应用,如普通机床、风机、水泵和传送运输机械等。......
2023-06-19
1.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
转速闭环变频调速系统可根据转差频率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因此变频器最好采用电流型逆变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直流环节用大电感滤波,一般采用120°方波控制,每瞬时逆变器上桥臂和下桥臂都只有一个开关器件导通,在换流时不会产生大的di/dt。若采用180°导通方式,每瞬时逆变器有三个开关器件导通(上桥臂一个下桥臂两个或上桥臂两个下桥臂一个),则在换流时不是上桥臂两个开关器件电流变为从一个开关器件通过,就是下桥臂两个开关器件电流变为从一个开关器件通过,这将产生很大的di/dt和过电压。若电流型逆变器采用SPWM调制,则SPWM是在180°范围内的脉冲宽度控制,会产生换流di/dt和过电压,影响逆变器的安全运行。120°型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电流是6阶梯波,低次谐波较大,容易产生转矩波动,而PWM调制的谐波较小,一般没有5次、7次等低次谐波,转矩比较平稳。电流型逆变器的滤波电抗器笨重、体积大,一般不受用户欢迎,电压型逆变器用电容滤波,体积小、重量轻,采用PWM控制,谐波较小用户较为欢迎,但是电压型逆变器PWM控制的是输出电压,对电流的控制是间接的。图3.24所示的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采用了交-直-交电压型电流跟踪逆变器,既是电压型逆变器又能对电流进行控制,综合了两种方式的优点。系统的控制部分由转速调节器、函数发生器、三相电流函数计算、滞环控制器等环节组成。
图3.24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1)交-直-交电压型电流跟踪逆变器 电流跟踪逆变器的主电路为电压型逆变器,其一相控制原理如图3.25a所示。逆变器根据给定电流iA∗与实测电流iA的偏差Δi(Δi=iA∗-iA),经滞环控制器H1产生逆变器驱动信号。滞环控制器H1设定了电流偏差控制值ΔI,当电流偏差Δi小于设定的偏差控制值(Δi<-ΔI)时(图3.25b所示的t1时刻),滞环控制器H1输出脉冲使VT1导通,A相得电,电流iA上升。到t2时,A相电流偏差Δi将大于ΔI,H1产生驱动脉冲使VT2导通,A相电机电感将经VT2续流,iA下降。如此进行,VT1和VT2交替导通,可将iA控制在给定的偏差2ΔI范围内。如果给定iA∗为正弦波,A相电流iA将随iA∗作正弦变化,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率和大小都随给定信号变化,故称为电流跟踪逆变器。虽然电流跟踪逆变器采用的是电压型逆变器,但其输出电流是可控的。电流跟踪逆变器以PWM方式工作,电流变化限制在滞环宽度(2ΔI)范围内,滞环宽度越小,PWM脉冲频率越高,电流谐波越小,不过在逆变器开关频率提高的同时,开关损耗加大,会限制电流控制的准确度。另外,电流跟踪逆变器PWM脉冲频率不固定,正弦电流波顶和过零点附近的脉冲频率有较大变化,使滤波器不易设计,这也是电流跟踪逆变器的不足。
图3.25 电流跟踪逆变器一相工作原理
(2)函数发生器 函数发生器用于按式(3.41)计算或图3.23所示的函数曲线查表决定定子电流Is。Is在随ωs∗变化的同时保持了定子电流中的励磁分量不变,使Φm不变,电动机有恒Eg/ω1控制的特性,这较转速开环的恒Us/ω1控制性能为好。恒Eg/ω1控制时,电动机在变频调速中最大转矩不变,电动机负载只要不超过最大转矩的限制就可以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在负载变动时电动机的转速降变化也较小,转差功率损耗小。
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给定为转子转速,以角频率ω∗表示。在起动时,转速偏差Δω很大,转速调节器(ASR)饱和,输出的转差频率信号ωs∗为最大值ωsm,且ASR的输出限幅控制电动机,使其工作在Te=f(ωs)特性的近似线性部分,在线性部分,Te∝ωs。ωs∗信号一路经过函数发生器产生电流控制信号Is∗;另一路,ωs∗与转速反馈信号ω相加得到三相电流角频率ω1∗,Is∗和ω1∗经电流计算环节产生定子三相电流的给定值iA∗、iB∗、iC∗,即
三相电流给定与实测电流反馈比较后得到电流偏差信号Δi,然后经滞环控制器产生六路逆变器驱动脉冲,控制逆变器输出的三相定子电流按iA∗、iB∗、iC∗的波形变化。因为逆变器输出电流频率为ω1∗=ωs∗+ω,所以在电动机起动时,随转速ω上升,ω1∗也同步上升,电动机将平稳升速。在转速上升阶段,ASR饱和,输出转差频率信号为最大值ωsm,使电动机保持最大转矩起动[见式(3.37)]。当转速超过给定转速ω∗后,ASR退饱和,系统进入转速调节阶段,最后稳定在给定转速。如果扰动使转速产生波动,ASR也可以发挥调节作用使转速稳定。这些特点都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的作用相同。
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特点如下:
1)以转差频率信号ωs∗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电流和频率。
2)函数发生器(CF)根据ωs∗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并且保持了气隙磁通不变的控制。
3)逆变器输出频率为ω1∗=ωs∗+ω,使定子电流频率ω1随转速ω同步升降,可以实现平滑调速,加、减速变化平滑稳定。
4)在ASR饱和时,ASR输出为限幅值ω∗sm,电动机有最大转矩Tem,保证了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转差频率控制的不足是:定子电流与转差关系Is=f(ωs)是依据稳态模型方程推导的,仅在系统稳态时保持气隙磁通不变,尚未能反映电动机电感和电枢惯性对系统动态控制的滞缓作用,因此该系统在电动机稳态时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但不能保证在动态调节中对气隙磁通的控制。
有关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文章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如图3.13所示,系统由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现在变频器都是数字控制的,参数设置和调节都很方便,恒压频比控制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在调速要求不高的场合应用,如普通机床、风机、水泵和传送运输机械等。......
2023-06-19
图3.29显示了定子磁链轨迹,磁链轨迹基本呈圆形,但是跟踪控制产生的电流毛刺使磁链轨迹不光滑。从磁链曲线比较恒压频比控制和转差频率控制的效果,差别是明显的,虽然二者都是按稳态模型控制,但转差频率控制在转速稳定后磁链的波动较小。......
2023-06-19
控制电路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单片微机控制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SPWM芯片内由硬件产生按正弦分布的PWM脉冲,改变输入脉冲的频率即可有效控制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有效值。频率控制时钟FCT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频率fout,从而控制电动机转速,其关系为fFCT=3360fout。电压控制时钟VCT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对于给定的输出频率,输出电压Vout由fVCT决定,当频率比fFCT/fVCT≤0.5时,u1/f1将自动维持不变,满足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恒压频比控制要求。......
2023-06-25
图4.20 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1.采用晶闸管电流型逆变器的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也称间接型矢量控制系统,如图4.20所示。系统采取磁链开环控制,以磁链给定Ψr直接计算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ism。采用晶闸管电流型变流器的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适用于中大功率调速系统,但是因为电抗器体积大,输出电流是三相矩形波,谐波大,所以现在使用很少。图4.22 磁链开环转差控制型PWM调制矢量控制系统......
2023-06-19
例4.2建立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图4.23 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为了便于比较,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电动机参数与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相同,ASR取值也相同,其他模块参数见表4.2。图4.24 带转矩内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图4.25 定子磁链轨迹图4.26 转矩-转速特性电动机转速波形反映了电动机起动时,转速从0上升到1400r/min和下降到1000r/min的运行过程。......
2023-06-19
在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由于采用比例调节器,稳态时转速只能接近给定值,而不可能完全等于给定值。图2-19输出限幅电路3.采用积分调节器和比例-积分调节器的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1)积分调节器构成的无静差系统有静差调速系统无法消除Δncl,当把比例调节器换成积分调节器后,这一情况马上得以改观。图2-24表示无静差系统的抗扰动过程。......
2023-06-25
转差频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转子速度闭环控制,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PI控制。它的输入为速度设定信号和检测的电动机实际速度之间的误差信号,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为转差频率设定信号。速度调节器的限幅值决定了系统的最大转差频率。因此,控制转差角频率可以实现对电磁转矩Te的控制,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
2023-06-19
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常用在通用变频器上,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电动机的转速开环控制,这类变频器主要用于对调速范围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风机、水泵等的节能调速就经常采用这种系统。如图6-2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数字控制IGBT-SPWM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图6-21数字控制IGBT-SPWM变频器调速系统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整流电压,必须加以滤波。由于其后续的逆变器是PWM电压源型逆变器,故采用大电容C和小电感相配合进行滤波。......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