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小节进一步评估了不同网络规模下DAON网络的性能,因此分别建立了包含8个、32个和64个OFBS-ONU的3个仿真场景,对应的OFBS-WSS数量分别是2、4和8,对应的OFBS-AGR数量均为2。因此,时敏业务的QoS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且避免了网络规模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图4-13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上行平均时延图4-14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下行平均时延图4-15和图4-16对比了分别具有8个、32个和16个OFBS-ONU的DAON网络的标准化最大吞吐量与丢包率。
本小节进一步评估了不同网络规模下DAON网络的性能,因此分别建立了包含8个、32个和64个OFBS-ONU的3个仿真场景,对应的OFBS-WSS数量分别是2、4和8,对应的OFBS-AGR数量均为2。
图4-13和图4-14对比了不同网络尺寸条件下上下行不同业务的平均时延。随着业务负载的增加,在不同规模的网络中延时性质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大尺寸DAON中的AF与BE业务相对于小尺寸的网络具有更高的时延。这是由于在大规模网络中为了保障时敏业务的QoS,更多的OFBS-ONU导致EF业务的预留资源占据了更大比例。在相同的负载下,更多的OFBS-ONU意味着更低的业务到达率,这将导致更长的等待时间才能触发请求模式。因此,由于更少的可用资源与请求模式中更长的等待时间,在大尺寸DAON网络的上下行传输中,AF与BE业务具有更高的时延。然而,EF的上下行平均时延并不会受到业务负载与网络尺寸的影响。这是由于汇聚策略与资源分配机制通过突发模式与资源预留的方式为EF业务提供了延时与资源保障。因此,时敏业务的QoS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且避免了网络规模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图4-13 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上行平均时延

图4-14 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下行平均时延
图4-15和图4-16对比了分别具有8个、32个和16个OFBS-ONU的DAON网络的标准化最大吞吐量与丢包率。随着负载的提升,吞吐量也相应增加,丢包情况随之出现且丢包率逐渐上升。在重负载条件下,不同尺寸DAON的最大吞吐量与丢包率也各有不同。这是由于更多的OFBS-ONU导致了对于每一个OFBS-ONU的预留资源增加以及控制信令的开销增多。因此,在大尺寸的DAON中,为了保障EF业务的QoS,BE业务的可用资源降低,导致了最大吞吐量下降并出现更多丢包。然而,DAON在对高优先级业务的QoS提升这一优势上并不受网络尺寸的影响。

图4-15 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标准化最大吞吐量

图4-16 不同网络规模下CN与DAON的丢包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