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流量计算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流量计算

【摘要】:泵的排量为:图2.5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式中D——齿轮分度圆直径,D=mZ;h——有效齿高,h=2m;b——齿轮宽;z——齿轮齿数;m——齿轮模数。因此,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低压齿轮泵可选择2πk=6.66高压齿轮泵可选择2πk=7从式2.10 可看出齿轮泵流量和主要参数的关系如下:①泵的排量与齿轮模数的平方成正比。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齿轮泵的流量不能改变,所以齿轮泵属定量泵。

外啮合齿轮泵一般由一对齿数相同的渐开线齿轮、传动轴轴承、端盖和壳体组成,如图2.4 所示。其工作原理可由图2.5 说明。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其啮合点(线)把壳体内部分成左右两个密封的油腔。轮齿从右侧退出啮合,使右密封腔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通过吸油管从油箱吸油填充齿谷,所以右腔是吸油腔。随着齿轮的旋转,每个齿轮的齿谷把油液从右腔带到左腔,轮齿在左侧进入啮合,齿谷被对方轮齿填充,密封腔容积减小,油液被挤压,使左腔油压升高,油液从排油口排出,所以左腔是泵的排油腔。齿轮不断旋转,其吸排油口便连续不断地吸油和排油。在啮合过程中,啮合点沿啮合线移动,它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流作用,因此齿轮泵中没有单独的配流装置。

图2.4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

1—弹簧挡圈;2—压盖;3—轴承;4—后盖;5—键;6—齿轮;7—泵体;8—前盖;9—螺钉;10—密封座;11—密封环;12—长轴;13—键;14—泄漏通道;15—短轴;16—卸荷沟;17—圆柱销

齿轮泵的排量qb,相当于一对齿轮的齿间容积之总和。近似计算时可假设齿间的容积等于轮齿的体积,且不计齿轮啮合时的径向间隙。泵的排量为:

图2.5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式中 D——齿轮分度圆直径,D=mZ;

h——有效齿高,h=2m;

b——齿轮宽;

z——齿轮齿数;

m——齿轮模数

泵的流量为:

式中 nb——齿轮泵转速;

ηbv——齿轮泵的容积效率

由于实际上齿间的容积要比轮齿的体积稍大一些,所以需引进修正系数K 对上式作修正(通常K=1.05 ~1.15)。因此,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

低压齿轮泵可选择 2πk=6.66

高压齿轮泵可选择 2πk=7

从式2.10 可看出齿轮泵流量和主要参数的关系如下:

①泵的排量与齿轮模数的平方成正比。

②在泵体积一定时,齿数少模数就大,故泵的排量增加,但流量脉动大,反之泵的排量减小,流量脉动也小。一般齿轮泵的齿数z=6 ~14。

③输油量和齿宽b、转速nb 成正比。一般齿宽b=6~10 mm,转速nb 应按产品规定,转速过高会造成吸油不足,转速过低泵也不能正常工作。一般齿轮的最大圆周速度应不大于5~6 m/s。

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齿轮泵的流量不能改变,所以齿轮泵属定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