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传真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传真机的工作原理详解

【摘要】:如图8-1所示,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5个环节:发送扫描、光电转换、传真信号的调制/解调、记录转换、接收扫描。图8-1 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送扫描发送扫描是对发送图像进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扫描,把发送图像分解成许多微小像素,从而把二维图像信息转换成一维时间序列信号。

传真通信和其他通信系统一样,由发送、接收以及通信线路3部分组成。如果要将一张原稿完整地由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首先要将传真图像经发送方进行图像扫描、图像分解、数字化处理、编码并调制成模拟信号后,送往传输线路,经线路传送,到达接收方,再经过解调、译码、记录转换以及接收扫描,最后还原出与发送图像一致的图像信息。为了保证接收图像与发送图像一致,必须使接收扫描与发送扫描速度一致,接收扫描与发送扫描单元起始位置一致,即同步和同相。

如图8-1所示,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5个环节:发送扫描、光电转换、传真信号的调制/解调、记录转换、接收扫描。

978-7-111-38572-1-Chapter08-1.jpg

图8-1 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发送扫描

发送扫描是对发送图像进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扫描,把发送图像分解成许多微小像素,从而把二维图像信息转换成一维时间序列信号。发送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

(2)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是指把通过发送扫描分解的各个像素的深浅信息转变为不同强度的电信号的过程。具体的讲,就是把光射在发送图像上,原稿各像素的反射光依次投射到电荷耦合器件(CCD)上,CCD再将不同强度的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形成图像的原始电信号。光电转换元件常使用光电倍增管、光敏二极管、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

(3)传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调制是指在发送端把通过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再转换为线路传输频带内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在接收端把由发送端送来的被调制的电信号复原的过程。

若以公用电话网作为传输线路时,调制方法有:低速机(也称6分钟机)采用调幅或调频的方法;中速机(也称3分钟机)采用调幅-调相-残余边带调制的方法;高速机(也称1分钟机)采用在数据传输中使用的多相相位调制或正交振幅调制的方法。为了减少传送图像信号的数据量,缩短传送时间,在调制之前往往需要对图像数据用编码电路进行压缩,以消除图像信号的冗余度。编码处理后的信号经解调后还要进一步解调处理,恢复图像信号。

(4)记录转换

为了把解调后的信号记录下来,需要将其转换为记录所需的能量,成为记录转换。记录能量包括光、电、热、磁压力。根据记录图像的再现能力,记录可分为黑白两值记录、半色调记录、图片全调记录、彩色记录。根据记录所需的处理,可分为直接记录和间接记录。其中间接记录需要显影、定影等后继处理。

(5)接收扫描

发送扫描的逆过程叫接收扫描,即把按时间序列传送过来的一维信号还原为二维图像信号。接收扫描也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

(6)同步和同相

同步就是收、发两端的扫描速度保持一致;同相就是使收、发两端扫描单元的起始位置保持一致。同步可分为独立同步方式、电源同步方式、传输同步方式、自动同步方式。同相分为释放式和追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