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析抗高温涂层材料的应用原理

探析抗高温涂层材料的应用原理

【摘要】:高温下使用最广泛的高温合金,在腐蚀性气体环境中发生严重的氧化和热腐蚀,成为其限制应用的主要因素。抗高温氧化涂层一般用于高于550℃的氧化腐蚀环境中,目前常用的材料有Fe基合金、Co基合金、Ni基合金。在选择抗高温涂层材料时,应把应用工况条件、基体、涂层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才能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结果。因此,在作为耐高温涂层使用时,材料应该进行稳定化处理。

金属高温结构材料既要具备足够的力学性能和适宜的加工制造性能,又需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高温下使用最广泛的高温合金,在腐蚀性气体环境中发生严重的氧化和热腐蚀,成为其限制应用的主要因素。解决的途径:一是调整合金成分和组织结构,以提高其自身的抗高温氧化与热腐蚀的能力,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为改善合金抗高温腐蚀性能的合金元素添加量受限制,添加量稍多就会显著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反之亦然,这种矛盾尚未解决;另一途径就是在高温合金表面施加防护涂层,它既能提高合金抗高温氧化与热腐蚀性能,又可保持合金的力学性能在许可的范围之内,这方面取得了满意的进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抗高温涂层材料一般同时具备抗高温氧化、耐高温腐蚀及抗高温磨损性能。

抗高温氧化涂层一般用于高于550℃的氧化腐蚀环境中,目前常用的材料有Fe基合金、Co基合金、Ni基合金。一些氧化物陶瓷同样可用于高温氧化环境中。这类涂层主要采用常压或低压等离子喷涂,涂层的致密度至关重要。合金涂层除了抗高温氧化、腐蚀,主要用于功能陶瓷涂层的中间结合层外,同样用于磨损零件的修复,如燃气轮机的导向叶片、阀座、活塞杆、密封室、轴承轴套等。在选择抗高温涂层材料时,应把应用工况条件、基体、涂层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才能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结果。

1.耐高温涂层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1)具有足够高的熔点 涂层材料的熔点越高,可以使用的最高温度越高。

(2)高温化学稳定性好 材料本身在高温下不会发生分解、升华或有害材料微观结构转变性能。

(3)具有要求的热疲劳性 在冷、热交替的热疲劳条件下,基体材料和涂层材料的线胀系数、热导率等热物理性能应当匹配。如果相差过大应采取梯度涂层设计进行过渡,否则将出现涂层的剥落失效。在高温热循环过程中,基体材料或涂层材料内部发生相变,如果相变引起了体积变化会产生体积变化应力导致涂层开裂或剥离,例如二氧化锆晶体在高温会发生伴随7%体积变化的相变。因此,在作为耐高温涂层使用时,材料应该进行稳定化处理。

(4)抗高温氧化合金应含有氧亲和力大的合金元素 与氧亲和力大的元素有铬、铝、硅、钛、钇等,它们与氧结合生成非常致密且化学性能稳定的氧化物。并且,所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金属原子的体积,因而能够有效地将金属基体包覆起来,防止进一步氧化。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越低,金属元素对氧的亲和力越大,金属氧化物膜越稳定。

(5)对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有一定的要求 高温合金一般选用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母相,并能被高熔点难熔金属元素的原子固熔强化,或者合金元素间发生反应,形成与母相具有共格结构的相,对母相产生析出强化作用,或者能形成高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对金属母相起晶界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

2.M-Cr-Al-Y型高温涂层材料

Talboom最先于1970年报道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EB-PVD),在钴基导向叶片上制备耐热腐蚀的Co-Cr-Al-Y型涂层,研究了铬质量分数在20%~40%和铝质量分数在12%~20%及钇质量分数在0.5%范围的涂层热腐蚀性能,确定Co-25Cr-14Al-0.5Y为抗热腐蚀最佳涂层。

对M-Cr-Al-X(M为Ni、Co或NiCo;X为对氧反应活性元素,如Y、Hf、Ta、Si、RE等)体系涂层的抗氧化性、耐热腐蚀性及塑性的研究表明,镍基Ni-Cr-Al-Y型涂层具有优良的高温耐氧化性能,钴基Co-Cr-Al-Y型涂层则更具高温耐热腐蚀性能。目前已发展成系列的涂层体系,收集于C&HTC数据库中,部分M-Cr-Al-X型高温涂层材料见表3-9。

3-9 商业M-Cr-Al-X型高温涂层材料

978-7-111-58646-3-Chapter03-13.jpg

(续)

978-7-111-58646-3-Chapter03-14.jpg

(续)

978-7-111-58646-3-Chapter03-15.jpg

3.常见的抗高温涂层材料

METCO 产品:45C、45VF、70C、81、81VF、430。PRAXAIR产品:NiCr-Cr3C2(1375VM等)。其他产品:CoCrAlTaY+Al2O3(LCO-17)、NiAlW+红宝石、镍基碳化物复合材料(无缝钢管顶头、导卫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