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牤牛河畔的历史遗迹与现代发电工业

牤牛河畔的历史遗迹与现代发电工业

【摘要】:至今,当地仍把陡河上游称为“牤牛河”。意谓身当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易·无妄》中有:“六三,无妄之灾。”纪念碑皇冠金塔浪花扬,谒画嗟文细思量。西畔,大坝之外就是全国最大发电厂之一的陡河发电厂,东岸一片高地,是商周遗址,遥隔三千年的历史文明,对岸相望,更令人发出一湖激荡的感慨。当时汉武帝在此求仙,是求长生不死,抑是效楚襄王幽会神女,已不得而知。

陡河水库建库五十周年抒怀四首

魏智敏

(一)

燕赵一库

唐山明珠

五十华诞

再展宏图

啜殿忠

(二)

大坝沧桑五十年

万千血汗创灵源

降伏洪兽谋乘马

扬励牤牛奋引鞭

水秀山青天宝地

流银蓄玉物华泉

明珠日益增光彩

遗大投艰仰后贤

(三)

每临大坝每嗟然

无妄即成壮丽观

救坝雄狮来赵土

引滦浩淼靓龙泉

水兴百业千行利

涓惬万家百姓欢

打造唐山新美景

碧波万顷细心看

(四)

一许青春四十秋

慨燃何必赋登楼

清波脉脉结知己

绿树依依恋旧俦

高阁峰擎堆锦绣

丰碑泉涌展风流

多情自古偏怀旧

老幸言筌志已酬

①灵源:对水源的美称。宋·王十朋《题双瀑》诗:“瀑水萧峰下,灵源不可寻。”

②乘马:《管子·乘马》一篇题解,郭沫若杂集校引何如璋云:“马者,算术之筹;乘者计也。”这里用作计算、谋划经济发展之意。

③牤牛:当地传说中有兄弟九人化牤牛开河治水,使故乡免去洪涝之灾。至今,当地仍把陡河上游称为“牤牛河”。

④遗(wèi)大投艰:《尚书·大诰》中有:“遗大投艰于朕身。”意谓身当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⑤无妄:《易经》一卦名。《易·无妄》中有:“六三,无妄之灾。”《易·杂卦》中有:“无妄,灾也。”《汉书·谷永传》中有:“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厄。”无妄,指意想不到的灾害。

⑥陡河上游有龙湾、泉水二河汇入水库,故陡河水库又称“龙泉湖”。

⑦登楼:即指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赋中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赋》是王粲不安于身处异乡而思归故土之作。

⑧言筌:语出《庄子·外务》。这里借用严羽《沧浪诗话》:“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的言筌之意。言筌即指言语的迹象。

诗词六首

啜殿忠

水调歌头

大坝钟灵秀,

禹业开新元。

引来燕北云雨,

春色满唐山。

锁住几多洪兽,

滋润京畿大地,

百业挂风帆。

管理数头等

效益竞先鞭。

风与雨,

血和汗,

四十年。

输银淌玉而是,

我辈绘龙泉。

指点湖光山色

凭吊唐宗汉武

千古一慨然。

浩荡一湖水,

风采几万千。

①陡河水库管理处1990年被水利部命名为“部一级管理单位”。

②《滦县志》载:“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十月征辽,次汉武台(即此处擂鼓台),帝问侍臣,对曰此汉武求仙之处”。后人借此擂鼓御敌,因号擂鼓台。擂鼓台现已塑有汉武帝石像。

纪念碑

皇冠金塔浪花扬,谒画嗟文细思量。

血汗不拼四十载,岂能绘得好风光。

坝上伫望

喜看京东第一湖,坝拦云雨展新图。

城环塔阁林岚渺,浪涌船鸥霭影纡。

滦水输来千业富,唐山免去几回无

流金淌玉兴经济,禹业于斯事业殊。

①陡河水库是1956年建成,为河北省东部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库,因称“京东第一湖”。

②1949年8月大水,唐山市区及其下游一片泽国,工农业损失巨大,建库后,拦截接近1949年大水或致灾大水17次,唐山市区安然无恙。

坝头石牛

乡亲忧患痛心头,一愤弟兄化雄牛。

努角旱开蛇探水,奋蹄洪泄陡河流。

拼搏热血千波闪,奉献精神一坝留。

君看明珠放异彩,龙泉湖上几层楼。

①陡河上游东支发源于滦县蛇探峪。

登凤山顶谒凤栖阁

昔日风酸悲唳去,穷上野冢恨茫茫。

洪吞两岸哀鸿泣,旱炙一空饿兔狂。

坝坐春光钟百秀,湖输银玉富八方。

浓妆淡抹添新阁,凤鸟又来报吉祥。

①凤栖阁后有一石丘,传说为一山大王墓——康王坟,当地有关康王之传纷纭。

吊擂鼓台

依山傍水起高台,汉武虔迎仙女来。

树木婆娑疑玉影,花草温馨似眸回。

山拔塔阁螺鬟饰,湖映翠微雾縠裁。

云女未闻安社稷,英明雄武有遗哀。

清代汪鉴有咏凤山《风洞飞虹》诗,末联云“我欲凌虚探胜迹,好偕仙侣步螺鬟”。

景醉情浓龙泉湖

啜殿忠

龙泉湖就是水利产业颇有名声的陡河水库,水库汇龙湾、泉水二河,形成十几平方公里的浩荡水面,故称龙泉湖。坐落在唐山市的咫尺近郊,给这座以重工业闻名的城市增添了无限的风采。

走进“龙泉胜境”的巨大牌坊,巍巍大坝、粼粼碧水、郁郁青山、煌煌楼阁,目不暇接来眼底,始觉身在山水仙境之中了。

乘鲸鱼形大游艇,航行在一湖浩荡碧波之上,清和日丽,远嶂飘霭;惊鱼泼剌,群鹜嬉浪,孙髯翁“五百里滇池”之情愫,范仲淹“先忧后乐”之胸怀,令人油然而生。西畔,大坝之外就是全国最大发电厂之一的陡河发电厂,东岸一片高地,是商周遗址,遥隔三千年的历史文明,对岸相望,更令人发出一湖激荡的感慨。

占地亩许的码头公园,亭台廊榭溢秀,名木奇葩流香,园中心亭亭玉立着女娲补天的大型雕塑,既让人欣赏似苏州又不似苏州的园林艺术,还使人沉湎于扑朔迷离的遐想。

矗立湖畔的凤山与长期厮守着的陡河一样,流传着很多很多的传说。诸如牤牛河、错修凤山、开山钥匙、擂鼓台、康王坟、去毒石、豹子洞等等。如果探足深入于林间蹊径,会踏出许许多多娓娓动听的故事来。虽然许多传说都是美好动人的,然而,昔日的凤山都是丑石裸露,山老洪荒,其貌不扬。建国后,随着水库的建设和管理,栽植的20多万株松柏已蔚然成林;满山葱翠中建造了几处金碧辉煌的塔阁亭台和蜿蜒婆娑的长城,“坝拦云雨钟神秀”,风山才涅磐般地出落得青春美丽,姿色动人。

滨湖一侧的山麓有一鲜为人知的擂鼓台。台起八卦,鼓案陈列,上塑汉白玉的汉武帝像。其神态一派虔诚瞩望,栩栩如生。《册府元龟》载:“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十月征辽,次汉武台。帝问侍臣对日:‘此汉武求仙之处’。后人借以擂鼓御敌,因号擂鼓台”。读《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所纪汉武帝一生唯好神仙,“不事苍生事鬼神”。当时汉武帝在此求仙,是求长生不死,抑是效楚襄王幽会神女,已不得而知。然而有一条,他不远几千里来这里求仙,足以证明在两千年前,这里已经是块风水宝地了。

沿着姹紫嫣红、暖风飘香的果园路,便径直来到安澜塔。七级浮屠,上干云霄,下临深湖,大有镇水安澜之势。无碑赑屃,匍匐塔下,有人这样评论:此物道行颇深,石碑云消风化,已荡然无存,而此物仍然肥胖健在。俯瞰“长城”尽头,湖山关、老龙头直插水中;向上望去,山顶上则是早已赫然在目的风栖阁了。抬级而上,登完400级台阶路,就到了山顶的凤栖阁。64根高大红柱托举着金碧辉煌的楼阁,宛如飘浮在空中,规模恢宏,气势雄伟。已穷千里目,才上二层楼。远景如画,历历在目,清风徐来,涤荡胸襟,令人有尘外之感。阁后有一石丘,就是传说纷纭的康王坟。说过去的很多挖坟盗墓的都未获成功,康王坟至今仍然是个解不开的谜。阁下有风洞,《滦县志》云:风洞“则每晨紫气东飞,常如虹布,‘风洞飞虹’为滦州一大胜景”。对此,明清文士多有吟咏。山腹还有一进深300余米的山洞,洞身两侧,厅室间布。有日开发成洞景,将不知要何等神奇。

7.5公里的大坝,本就雄巍伟岸,而坝头广场矗立的巨型雕塑石牛,更平添了几许神韵。牛为整块墨玉大理石塑成,重24吨,寓传说与水库建设、管理于一体,力态生动,悦心励志。

恢宏巧丽的纪念碑与水库调度大楼俯仰相望。纪念碑广场绿草如茵,绿篱如砌。10米高的碑体,形象既像金字塔,又像一顶巨大的皇冠。碑体由3片飞扬的浪花和一根顶天立地的圆柱组成,无论从哪一方向看去,皆成一个“水”字。碑座正面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题词,四面浮雕和背面碑文,记述着陡河水库建库40年来和抗震救灾20年来建设、管理的拼搏、奉献,功绩、效益,变化、发展的创业历程。今年金秋时节,陡河水库将举行一次建库40年庆典活动,有幸参加这次庆典活动的人士,在此伫立、赏谒、品味这座纪念碑之时,将得到一种极其深沉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