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聚能侵彻体贯穿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后,在穿靶后发生剧烈爆炸,可实现对靶后有生力量、技术装备等目标产生高效后效毁伤效应。基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爆燃特性,数值模拟中利用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内特定坐标处一定当量炸药爆炸进行等效。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释能量以及作用距离均对靶后超压效应影响显著。......
2023-06-18
1.侵彻毁伤效应实验方法
活性聚能战斗部对混凝土目标侵彻毁伤效应实验方法如图6.19所示。为了对比分析药型罩锥角对侵彻毁伤效应的影响,活性药型罩壁厚为0.12 CD,锥角θ分别为50°、55°、60°和65°。为对比分析材料密度对侵彻毁伤效应影响,实验中药型罩壁厚为0.12 CD,锥角为65°,密度ρ分别为7.0 g/cm3和4.6 g/cm3。
图6.19 侵彻毁伤效应实验方法
C35混凝土靶长3 m,宽1.7 m,厚0.8 m,活性聚能战斗部通过支架固定于混凝土靶中部高度,并通过移动支架控制活性聚能战斗部距混凝土靶炸高为1.5 CD。聚能装药通过电雷管起爆,实验过程通过高速摄影系统记录。
2.后效毁伤效应实验方法
活性聚能战斗部药对混凝土目标后效毁伤效应实验方法如图6.20所示。实验系统主要由活性聚能战斗部、C35混凝土靶和密闭箱组成。活性聚能战斗部主要由活性药型罩、成型装药组成,活性药型罩壁厚为0.1 CD,锥角为65°。C35混凝土靶长3 m,宽1.7 m,厚0.8 m,活性聚能战斗部通过支架固定于混凝土靶中部高度,并通过移动支架控制活性聚能战斗部距混凝土靶炸高为1.5 CD。在C35混凝土靶后放置钢制密闭箱,内部空间约为15 m3。
首先按照实验方法,在混凝土靶后安装密闭钢箱,确保密闭箱与混凝土靶连接牢固;然后在距混凝土靶一定距离处设置移动支架,在支架上固定活性聚能战斗部,保证活性聚能战斗部轴线与靶体中部位置对齐,活性聚能战斗部距混凝土靶炸高为1.5 CD,同时在距活性聚能战斗部及靶体一定距离处设置高速摄影系统,拍摄画幅及帧率根据实验要求设定;最后,通过电雷管起爆活性聚能战斗部,通过高速摄影系统记录实验过程,并分析混凝土靶及密闭箱毁伤效应。
图6.20 后效毁伤效应实验方法
3.靶后超压效应实验方法
活性聚能战斗部对混凝土目标靶后超压效应实验方法如图6.21所示,实验系统主要由活性聚能战斗部、C35混凝土靶、混凝土密闭工事、压力测试系统等组成。为了对比分析活性药型罩密度对靶后超压效应的影响,实验中活性药型罩壁厚为0.1 CD,锥角为65°,密度分别为4.5 g/cm3和6.0 g/cm3。
图6.21 靶后超压效应实验方法
C35混凝土靶厚0.8 m,后方设置混凝土密闭工事,内部尺寸为3.4 m×1.5 m×3 m。动态应变式传感器分别布置于混凝土靶后底部1 m和2 m处。活性聚能战斗部通过支架固定于混凝土靶中部高度,并通过移动支架控制活性聚能战斗部距混凝土靶炸高为1.5 CD。实验中,通过调整支架位置和高度,使各发聚能装药作用于混凝土靶上的不同位置。
有关活性毁伤增强聚能战斗部技术的文章
活性聚能侵彻体贯穿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后,在穿靶后发生剧烈爆炸,可实现对靶后有生力量、技术装备等目标产生高效后效毁伤效应。基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爆燃特性,数值模拟中利用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内特定坐标处一定当量炸药爆炸进行等效。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释能量以及作用距离均对靶后超压效应影响显著。......
2023-06-18
图6.6整体侵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作为反硬目标攻坚重要手段之一,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图6.7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摧毁硬目标过程2.串联聚爆型战斗部技术串联聚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如图6.8所示,前级为聚能战斗部,后级为杀爆(或爆破)战斗部。......
2023-06-18
反应弛豫时间之后,进入侵孔的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发生爆燃反应,释放大量化学能和气体产物,在侵孔内形成高温高压作用场,从而显著提升了对混凝土类硬目标的毁伤效应。活性聚能战斗部作用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毁伤机理可通过数值仿真进行,计算模型如图6.15所示。炸药直径为25 mm时,抛掷效应最为显著,靶体上表面、侧面及底面裂纹密集,最终产生结构爆裂解体。图6.18炸药直径对毁伤效应的影响表6.2混凝土靶毁伤数据......
2023-06-18
活性聚能战斗部技术为高效打击和毁伤钢筋混凝土类硬目标开辟了新途径。也就是说,活性聚能战斗部用于打击轨条砦、桥梁桥墩、大坝水坝等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时,可显著发挥爆裂毁伤优势。......
2023-06-18
图6.23不同活性材料密度条件下活性聚能战斗部对混凝土目标毁伤效应从机理上分析,低密度活性材料将导致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凝聚性较差,活性聚能侵彻体形貌较活性材料密度高时更为短粗,速度也有所下降。......
2023-06-18
此时活性聚能侵彻体对混凝土靶的毁伤效果并未继续随炸高增加而有所增强。图6.14混凝土靶毁伤效应混凝土靶毁伤效应表明,相较于金属铜药型罩聚能战斗部,活性聚能战斗部对混凝土靶毁伤效应显著增强。从毁伤机理上看,活性聚能侵彻体在侵孔内发生的爆燃反应是其对混凝土介质毁伤增强的主控机制。......
2023-06-18
图6.4典型沿岸防登陆轨条砦目标与轨条砦等本体功能型硬目标不同,桥梁桥墩、水坝大坝、高速公路等属于民用设施,但战时往往成为战场打击的重点,特别是跨海跨堑大桥、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旦遭到弹药攻击坍塌或溃坝,不仅抢修十分困难,更严重的是,由此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和社会恐慌甚至不亚于核打击,如图6.5所示。......
2023-06-18
淬透性的实验测定方法应排除与钢的属性无关的因素,如冷却介质的特性等。表3-4给出了常用钢材在水或油中淬火时的临界直径。因此,要用临界直径法来表示钢的淬透性,必须标明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或淬火烈度。图3-19理想临界直径Di、实际临界直径D与淬火烈度H的关系2.端淬法这种方法为乔迈奈等人于1938年建议采用的,因而国外常称为“Jominy”端淬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淬透性试验方法。......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