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8战斗部爆炸能量输出结构对跑道毁伤模式的影响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机场跑道技术原理如图5.10所示。图5.9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跑道的技术原理与传统反跑道弹药相比,活性聚能战斗部除了单级化、小型化、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优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3个方面。图5.10活性聚能战斗部反跑道典型毁伤模式......
2023-06-18
活性聚能战斗部技术为高效打击和毁伤钢筋混凝土类硬目标开辟了新途径。这项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利用活性药型罩在聚能装药爆炸作用下形成的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不仅具备类似金属聚能侵彻体的动能侵彻能力,更重要的是,其贯穿或侵入目标内部后还能自行爆炸,由此发挥由单级聚能战斗部产生的类似聚能-爆破两级串联战斗部的毁伤机理、毁伤模式和毁伤效应。
1.反防护功能型硬目标毁伤模式
活性聚能战斗部打击防护功能型硬目标的毁伤模式如图6.10所示,毁伤目标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过程,如图6.10(a)所示。在聚能装药爆炸驱动下,活性药型罩形成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其形貌及速度分布,主要取决于活性药型罩的材料、锥角、壁厚等参数。通过合理调控活性药型罩材料冲击激活反应弛豫时间,可以实现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的有效成形。
第二阶段: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动能侵彻过程,如图6.10(b)所示。活性聚能侵彻体侵入钢筋混凝土后,在介质中产生三高区,碰撞点处活性材料因受强冲击作用首先发生爆燃,并产生局部扩孔,随着侵彻深度逐渐增大,高速活性聚能侵彻体头部活性材料不断爆燃而被消耗,直至贯穿目标。
第三阶段: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随进爆炸毁伤目标过程,如图6.10(c)所示。钢筋混凝土结构被贯穿后,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沿贯穿通道随进爆炸,产生超压、火焰、热蚀等效应,毁伤目标内部技术装备,杀伤人员。
图6.10 反防护功能型硬目标毁伤模式
由此可见,活性聚能战斗部用于打击飞机防护工事、野战工事、人防工程等防护功能型硬目标,如采用聚爆两级串联战斗部体制,利用前级活性聚能战斗部形成大孔径贯穿通道,可大幅提高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口径和威力;若采用单级聚能战斗部体制,则可发挥类似聚爆两级串联战斗部的毁伤威力。
2.反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毁伤模式
活性聚能战斗部反本体功能型硬目标的毁伤模式如图6.11所示,毁伤目标过程分为3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不是沿贯穿通道随进到靶后爆炸,而是侵入到钢筋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处直接爆炸,产生低峰长时大冲量内爆载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高效爆裂解体毁伤。也就是说,活性聚能战斗部用于打击轨条砦、桥梁桥墩、大坝水坝等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时,可显著发挥爆裂毁伤优势。
图6.11 反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毁伤模式
有关活性毁伤增强聚能战斗部技术的文章
图5.8战斗部爆炸能量输出结构对跑道毁伤模式的影响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机场跑道技术原理如图5.10所示。图5.9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跑道的技术原理与传统反跑道弹药相比,活性聚能战斗部除了单级化、小型化、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优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3个方面。图5.10活性聚能战斗部反跑道典型毁伤模式......
2023-06-18
图6.6整体侵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作为反硬目标攻坚重要手段之一,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图6.7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摧毁硬目标过程2.串联聚爆型战斗部技术串联聚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如图6.8所示,前级为聚能战斗部,后级为杀爆(或爆破)战斗部。......
2023-06-18
现役反装甲活性毁伤聚能弹药战斗部为有效打击和毁伤各类装甲目标提供了重要手段。反装甲活性毁伤聚能弹药战斗部技术为大幅增强反装甲后效毁伤威力开辟了新途径。反坦克末敏弹或地雷爆炸形成高速活性爆炸成型弹丸,一举穿透坦克顶甲或底甲后进入内部爆炸,产生冲击波、燃烧、热蚀等效应,高效毁伤内部技术装备,杀伤人员,大幅增强反坦克反装甲战车后效毁伤威力。图4.14活性聚能反航母毁伤技术优势......
2023-06-18
活性聚能毁伤技术的发展以活性毁伤材料为基础。图1.36不同材料聚能射流对混凝土靶侵彻毁伤效应对比图1.37不同炸高下活性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结果2007年,美国陆军武器研发工程中心再一次公布了活性材料药型罩及聚能装药战斗部技术研究进展。......
2023-06-18
图1.44活性药型罩聚能装药毁伤威力及性能要求抗过载能力。活性药型罩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激活延时特性,在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阶段尽量不发生反应,而侵入目标内适时发生爆燃反应,从而实现动能侵彻和爆燃化学能的双重高效毁伤机理。图1.46活性聚能侵彻体对本体功能型目标毁伤机理打击机库类目标,开孔大,后效毁伤强。......
2023-06-18
与此同时,活性聚能侵彻体后部杵体形成,变形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由于未到达激活弛豫时间,未发生反应。图3.2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化学能分布式释放计算模型根据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的形状,其可分为头部、中部及杵体3部分。式即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化学能随时间分布释放模型。在空间尺度上,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不断拉伸、运动。......
2023-06-18
类弹丸活性聚能侵彻体化学能分布式释放过程如图3.3所示。爆轰波完全扫过活性药型罩后,罩体内压力及温度进一步升高,活性药型罩顶部发生明显形变,在轴线处发生翻转,形成类弹丸活性聚能侵彻体头部。基于以上假设,以侵彻体尾部端面中点为原点,建立二维平面物质坐标系,类弹丸活性聚能侵彻体化学能分布式释放计算模型如图3.4所示。在继续成形过程中,侵彻体中部及尾裙部分温度逐渐升高,相继发生激活。......
2023-06-18
图3.5类杆流活性聚能侵彻体化学能分布式释放过程虽然各微元速度梯度较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明显更小,但类杆流活性聚能侵彻体在运动及成形过程中不断拉伸延长,在t2时刻,长度为L2。在继续拉伸过程中,类杆流活性聚能侵彻体逐渐形成,整体密度降低,且由外至内、由头部至尾部,密度均逐渐下降。在空间尺度上,类射流活性聚能侵彻体不断拉伸、运动。......
2023-06-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