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聚能战斗部技术为高效打击和毁伤钢筋混凝土类硬目标开辟了新途径。也就是说,活性聚能战斗部用于打击轨条砦、桥梁桥墩、大坝水坝等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时,可显著发挥爆裂毁伤优势。......
2023-06-18
按作用原理和毁伤目标方式的不同,反硬目标攻坚弹药大致可分为整体侵爆型和串联聚爆型两类。整体侵爆型弹药先是利用命中目标时的动能,穿透或侵入钢筋混凝土后再发生爆炸,毁伤目标内部,或造成目标结构爆裂解体。串联聚爆型弹药则是先利用前级聚能战斗部爆炸形成的高速聚能侵彻体,一举穿透或侵入钢筋混凝土后,再由后级战斗部随进爆炸毁伤目标。
1.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技术
整体侵爆型战斗部一般设计成大长细比、大壁厚、头部尖锐形状,同时要求弹体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炸药装药抗过载能力强,其结构示意如图6.6所示。按着靶速度的不同,整体侵爆型战斗部可为中低速和高速两种类型。中低速整体侵爆型战斗部着速一般在300~900 m/s范围,侵彻深度相对有限,主要用于打击机场跑道、地面堡垒或浅地表目标。高速整体侵爆型战斗部着速一般在900~1 200 m/s范围,侵彻深度和过载都更大,弹体材料、结构与装药一体化设计更难,主要用于打击地下深层、地面或海上多层结构目标。
图6.6 整体侵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
作为反硬目标攻坚重要手段之一,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例如,美国为对付混凝土加固地面目标所使用的BLU-109/B钻地侵爆型战斗部可在有效穿透1.8 m厚的钢筋混凝土后,爆炸毁伤目标内部技术装备和杀伤人员。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摧毁硬目标过程如图6.7所示。
图6.7 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摧毁硬目标过程
2.串联聚爆型战斗部技术
串联聚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如图6.8所示,前级为聚能战斗部,后级为杀爆(或爆破)战斗部。其基本作用原理为,先利用前级聚能战斗部爆炸形成高速聚能侵彻体,一举贯穿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形成直径足够大的贯穿通道,供后级杀爆战斗部随进到目标内爆炸,摧毁技术装备、杀伤人员。如德国“铁拳-3”反坦克火箭攻坚弹,前级聚能战斗部直径为110 mm,贯穿350 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所形成的贯穿通道直径达50~60 mm,可有效随进口径为47 mm的杀爆战斗部,并在靶后1~2.5 m处爆炸,利用爆炸冲击波和破片毁伤目标内部。
图6.8 串联聚爆型战斗部结构示意
串联聚爆型战斗部的另一种代表性结构,是德国、法国联合研制的“麦菲斯托”(Mesphisto)反硬目标侵彻增强聚爆弹,其结构示意如图6.9所示。其基本作用原理为,先利用前级聚能战斗部穿入钢筋混凝土内一定深度,为后级侵爆战斗部随进侵彻打开通道,显著增强侵彻能力,一举贯穿6 m厚的钢筋混凝土。
图6.9 “麦菲斯托”反硬目标侵彻增聚爆引结构示意
综上,无论是整体侵爆型战斗部,还是串联聚爆型战斗部,都为打击和毁伤混凝土类硬目标提供了重要手段,但依然存在诸多局限有待突破。
对于整体侵爆型战斗部,其侵彻能力的增强必须依靠着靶速度的提高,由此对弹体形状、结构强度和装药安定性等一体化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另外,随着弹体厚度和结构强度的提高,装药量减少,爆炸毁伤威力下降,兼备强侵彻和大威力双重能力,成为整体侵爆型战斗部技术发展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对于串联聚爆型战斗部,一方面,由于受前级聚能战斗部贯穿通道直径有限的制约,特别是随着侵彻钢筋混凝土厚度的增大,贯穿通道直径随之显著减小。兼备大穿深和大孔径双重能力,大幅提升后级杀爆战斗部的口径和爆炸毁伤威力,成为串联聚爆型战斗部技术发展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两级串联战斗部结构相对复杂,可靠性和安全隐患也是不小的问题。
有关活性毁伤增强聚能战斗部技术的文章
活性聚能战斗部技术为高效打击和毁伤钢筋混凝土类硬目标开辟了新途径。也就是说,活性聚能战斗部用于打击轨条砦、桥梁桥墩、大坝水坝等本体功能型硬目标时,可显著发挥爆裂毁伤优势。......
2023-06-18
其基本作用原理为,先通过降落伞调姿和减速,实现反跑道弹药以适当的角度和速度着靶;然后,在触发引信的作用下,前级聚能战斗部先行起爆,形成高速类弹丸聚能侵彻体,一举贯穿跑道混凝土面层形成大孔径通道;几乎与此同时,火药助推装置作用,实现后级爆破战斗部瞬间增速,沿贯穿通道随进跑道内部爆炸,发挥毁伤作用。......
2023-06-18
图6.19侵彻毁伤效应实验方法C35混凝土靶长3 m,宽1.7 m,厚0.8 m,活性聚能战斗部通过支架固定于混凝土靶中部高度,并通过移动支架控制活性聚能战斗部距混凝土靶炸高为1.5 CD。在C35混凝土靶后放置钢制密闭箱,内部空间约为15 m3。图6.20后效毁伤效应实验方法3.靶后超压效应实验方法活性聚能战斗部对混凝土目标靶后超压效应实验方法如图6.21所示,实验系统主要由活性聚能战斗部、C35混凝土靶、混凝土密闭工事、压力测试系统等组成。......
2023-06-18
图5.8战斗部爆炸能量输出结构对跑道毁伤模式的影响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机场跑道技术原理如图5.10所示。图5.9活性聚能战斗部毁伤跑道的技术原理与传统反跑道弹药相比,活性聚能战斗部除了单级化、小型化、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优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3个方面。图5.10活性聚能战斗部反跑道典型毁伤模式......
2023-06-18
图1.44活性药型罩聚能装药毁伤威力及性能要求抗过载能力。活性药型罩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激活延时特性,在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阶段尽量不发生反应,而侵入目标内适时发生爆燃反应,从而实现动能侵彻和爆燃化学能的双重高效毁伤机理。图1.46活性聚能侵彻体对本体功能型目标毁伤机理打击机库类目标,开孔大,后效毁伤强。......
2023-06-18
活性聚能毁伤技术的发展以活性毁伤材料为基础。图1.36不同材料聚能射流对混凝土靶侵彻毁伤效应对比图1.37不同炸高下活性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结果2007年,美国陆军武器研发工程中心再一次公布了活性材料药型罩及聚能装药战斗部技术研究进展。......
2023-06-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等装甲战车大量投入战场,推动了聚能效应及反坦克弹药技术发展,包括反坦克枪榴弹、反坦克炮射破甲弹、反坦克火箭破甲弹等。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大曲率铝合金药型罩,利用装药爆炸形成大尺寸聚能侵彻体,其侵彻混凝土过程中的高压、高温引发局部气化效应,实现大孔径侵彻。......
2023-06-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