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随综框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过程即为开口运动,开口机构的作用便是根据织物上机图所设定的顺序,控制综框的升降顺序,使织物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
2025-09-29
将活性聚能侵彻体爆燃反应等效为一定埋深处炸药爆炸,除可对跑道产生破坏,形成裂纹外,还可通过内爆,形成炸坑,对跑道介质产生抛掷。
活性聚能侵彻体作用跑道目标内爆抛掷效应数值计算模型如图5.30所示,混凝土面层厚度为400 mm,碎石层厚度为300 mm,土基层厚度为800 mm。药柱材料为TNT,直径为7 mm,质量为0.6 kg。炸药埋深H选择100~800 mm,以模拟活性聚能侵彻体在跑道内不同深度处内爆效应及炸坑形成过程。
图5.29 拉伸破坏区D点处等效应力、失效应力与损伤因子变化时程曲线
图5.30 内爆抛掷效应数值计算模型
在不同炸药埋深条件下,炸药内爆对跑道毁伤效应如图5.3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埋深较浅时,炸药于接近混凝土上表面处爆炸,能量向上耗散严重,混凝土面层仅形成较小抛掷坑,裂纹数量少,分布集中,如图5.31(a)和(b)所示。炸点深度增加,爆炸能量向自由面逸散较少,形成的裂纹数量增加,抛掷坑呈典型漏斗状,如图5.31(c)和(d)所示。随着炸点深度继续增加至碎石层,炸药远离自由表面,在内爆载荷作用下,混凝土面层产生一定程度的隆起,形成大量裂纹,毁伤面积增加,内爆空腔呈典型葫芦状,如图5.31(e)和(f)所示。随着炸点深度继续增加至碎石层底部和土基层,深层介质中形成空腔效应,但混凝土面层仅产生少量裂纹,产生局部隆起效应,如图5.31(g)和(h)所示。以上分析表明,炸点过浅或过深,对跑道毁伤效应均不理想,只有在适当埋深条件下,才可最大程度发挥反跑道战斗部的内爆毁伤威力。
(https://www.chuimin.cn)
图5.31 不同埋深条件下炸药内爆对跑道毁伤效应
炸药埋深对炸坑深度和直径的影响如图5.3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炸药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炸药埋深的增加,爆轰波也随之向跑道底部作用,因此炸坑深度不断增加。但由于距自由面层的距离随之增加,炸坑直径先增大后减小。炸药埋深为400 mm时,炸坑直径达到最大,而后开始减小;在炸药埋深为600 mm时,炸坑形状呈类似葫芦;炸药埋深为800 mm时,爆腔显著增大,破坏主要集中于碎石层,混凝土面层仅产生一定程度的局部破坏。
图5.32 炸药埋深对炸坑深度和直径的影响
从能量角度出发,炸点位于混凝土面层、碎石层与土基层时炸药爆炸后跑道结构各层材料能量吸收情况如图5.33所示。从图5.33(a)可以看出,炸点位于混凝土面层时,爆炸能量基本全被混凝土面层吸收,炸药爆炸瞬间,混凝土面层吸收的能量瞬时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降低。炸点位于碎石层时,如图5.33(b)所示,混凝土面层和碎石层吸收大部分能量,特别是混凝土面层吸收能量依然较多,且各层吸收的总能量明显大于炸点位于混凝土面层内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炸点离自由面较远,能量耗散较少。然而,当炸点位于土基层时,如图5.33(c)所示,碎石层吸收能量最多,土基层吸收能量增加,混凝土面层吸收能量最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炸点深度进一步增加,爆炸能量主要集中于跑道结构内部,由于碎石层与土基层介质强度相对较弱,爆腔形成于跑道内部,炸点距混凝土面层较远,造成混凝土面层仅形成小面积鼓包,而未产生抛掷效应。
综上分析可知,活性聚能侵彻体进入跑道目标结构内部发生爆燃反应,随着炸点深度增加,炸坑直径先增加后减小,炸坑深度则持续增加。从综合毁伤效应角度看,炸点位于碎石层时,对跑道目标毁伤效应最佳。这就要求活性聚能侵彻体侵彻混凝土面层时不发生反应或活性聚能侵彻体头部发生少量反应,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进入碎石层后,一次性释放全部化学能,从而实现对跑道目标大炸坑、高隆起、裂纹密集的综合高效毁伤。
图5.33 炸点深度对跑道目标各层能量吸收的影响
相关文章
经纱随综框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过程即为开口运动,开口机构的作用便是根据织物上机图所设定的顺序,控制综框的升降顺序,使织物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
2025-09-29
ST程序新建流程如图7-83所示。本节中ST程序的编写使用的是局部变量,相关详细内容请查阅结构化文本编程参考手册。图7-83 ST程序新建流程图图7-85 新建ST工程3)最后点击“登录”按钮,对所输入的标签进行登记。图7-91 ST程序写入5.ST程序的读取相对于顺序控制梯形图程序而言,在进行ST程序的读取操作时,首先需要新建一个带有标签功能的工程,之后再进行ST程序的读取。图7-92 ST程序读取警告......
2025-09-29
图4.34各层靶板毁伤效应表4.6铜射流侵彻间隔靶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2.活性聚能侵彻体毁伤增强机理活性聚能侵彻体利用动能和爆炸化学能耦合作用,实现对间隔靶的毁伤增强。图4.36活性聚能侵彻体作用间隔靶毁伤增强机理在活性聚能侵彻体侵爆耦合毁伤阶段,活性聚能侵彻体到达反应弛豫时间,剩余活性聚能侵彻体与靶后形成的活性材料碎片云剧烈爆燃。......
2025-09-29
图4.20复合结构活性药型罩聚能装药对钢靶毁伤效应图4.21活性聚能战斗部作用钢靶毁伤原理对于所给定的聚能装药结构,炸高对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和侵彻效应影响显著。由于反应弛豫时间存在,活性聚能侵彻体发生化学反应之前,才能对目标产生类似惰性侵彻体的侵彻毁伤行为。由图4.23还可得到,活性聚能侵彻体侵彻钢靶的侵彻规律与金属铜射流大致相同,即侵彻深度随着侵彻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
2025-09-29
图1.44活性药型罩聚能装药毁伤威力及性能要求抗过载能力。活性药型罩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激活延时特性,在活性聚能侵彻体成形阶段尽量不发生反应,而侵入目标内适时发生爆燃反应,从而实现动能侵彻和爆燃化学能的双重高效毁伤机理。图1.46活性聚能侵彻体对本体功能型目标毁伤机理打击机库类目标,开孔大,后效毁伤强。......
2025-09-29
双层反应装甲引爆机理与单层反应装甲相同,只是引爆第二层反应装甲内的炸药是通过第一层反应装甲后的射流或逃逸射流,所以引爆双层反应装甲所需射流能量更大,临界起爆常数K值更大。对于给定结构的反应装甲,K值确定,当射流侵彻夹层炸药时的vj 2dj达到或超过K值时,反应装甲可被引爆。炸药厚度与冲击感度主要决定反应装甲引爆难易程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