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元素在时尚中的历史与想象

中国元素在时尚中的历史与想象

【摘要】:在波列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风感兴趣的现当代西方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多次推出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时装系列。对许多服装设计师来说,他们设计的服饰中既有对昔日风格的挪用,也包含建立在过去文化记忆基础之上的对昔日文化的想象,以及对于未知世界、异域文化或未来人类生活图景的想象。

笔者认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至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首先,传统文化记忆是其基础,不可或缺,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所谓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对当代文化的体验与认知,这是每一个传统文化创新者的必备素质和继续创新发展的前提。因为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创新,其根本目的都是让传统文化知识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于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没有对时代精神和文化发展趋势的真切体认和感知,创新就无的放矢。第三点是对于人类过去、未来或异域生活图景的文化想象。想象力是所有创意和创新设计的必备条件,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设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不可或缺的能力。具体到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基本要素都很重要。尤其是第三点,可以说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每一件服装都承载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记忆,也同样包含了人们对于过去、未来或者异域他者的文化想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无论是服装的设计者还是穿着者,都会把服装与自我、主体、社会、历史及文化关系的理解和认知融入到自己设计或者选择穿着的服装之中,这其中除了储存于记忆中的对于服装、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外,很多时候还来自文化想象,既有关于自我主体的想象,也有关于异域他者的想象。

在人类服装发展史上,有关服饰文化想象的例子很多,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莫过于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中国风”(Chinoiserie)。“Chinoiserie”是法语单词,意为“中国的”。该词在18世纪中期被吸纳到英语中,用来指当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其中包括艺术、建筑、园林、家居装饰和服装等领域中对各种真实及想象中的中国元素的模仿与运用,形式上讲究对称、比例上追求夸张。从17世纪起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装饰艺术风格得到了欧洲艺术家们的大力推崇。可以说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欧美名牌的追捧。整个18世纪是“中国风”的黄金时代。从本质上来讲,欧洲的“中国风”不是真正的中国风格,而是使用了中国元素、具有某种中国情调的欧洲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中充满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和风土人情的想象,甚至是幻想,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8]所以有媒体说,西方的“中国风”是一个梦境,它从来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一个被欧洲人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国度,里面充满了神秘、浪漫与奇遇。

20世纪初,这股从西方世界吹起来的“中国风”继续前行,保罗·波列被称为全世界第一个中国风时装设计师。他从未到过中国,却对包括中国艺术在内的东方艺术十分感兴趣,在服装设计中大胆使用各种东方文化元素,设计出“孔子大衣”、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阿拉伯风格的女子束腰外衣、穆斯林式样的头巾和阿拉伯风格的面纱等,将东方服饰元素融入西方服饰文化之中。当然,他充满东方风情的服装设计中很多都是建基于对东方文化的想象,是以文化想象为基础对另一种艺术风格的挪用和再创造。

在波列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风感兴趣的现当代西方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多次推出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时装系列。他为“迪奥”推出的1997~1998年秋冬高级女装系列以上海老月份牌上的旗袍美女为灵感来源,将人们的目光带回到20世纪30年代夜夜笙歌的上海滩。作为法国当代服装设计师,他对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应该是没有什么记忆可言的,其设计与创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想象。然而,没有亲身体验也或许是天才设计们发挥其强大想象力优势的绝佳时刻。不过,这些西方设计师运用东方文化元素进行设计、改造可能是出于他们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喜爱,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东方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或认同、对异域文化、异域风情有多么向往。很多时候,也可能只是出于设计的需要或为了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相应地,他们用这种服装建构出来的主体身份也不隶属于某个东方民族,而是一种具有开放和多元品质的身份表征。

最近几年,秀场中流行的3D打印服装、高科技时尚、概念时尚以及一些暗黑和怪诞风格的时尚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生活图景以及未知世界的浪漫奇想,通过时尚寻找未来感、塑造异域风格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优秀服装设计师的成功经验之一。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里的东西。”他意在强调文艺创作中的想象活动要以记忆的经验资源为基础,对于服装设计活动也有一定道理。对许多服装设计师来说,他们设计的服饰中既有对昔日风格的挪用,也包含建立在过去文化记忆基础之上的对昔日文化的想象,以及对于未知世界、异域文化或未来人类生活图景的想象。总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想象会通过服装这种形式转化为后继时代的文化记忆。服装史上每一款经典服装的诞生一方面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时代精神,同时也一定与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记忆、文化想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