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反时尚现象:六种表现形态

反时尚现象:六种表现形态

【摘要】:根据反时尚现象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他把反时尚现象分为如下六种情况进行阐述。第六,反对主流文化的反时尚人群。

在时尚研究领域,和纷繁复杂的时尚现象一样,反时尚现象同样是一个复杂且难以界定的存在,维基百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反时尚是各种明显迥异于当下流行式样的服饰风格的总称。”[28]同时还指出反时尚有时也被用来指代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时装设计师的作品,他们鼓励或者打造与当下主流时尚不一致的时尚潮流;反时尚传递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出于政治或现实需要而把时尚放到次要位置。对于反时尚问题,时尚理论大师西美尔认为,时尚为我们提供了物与人之间的一种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混合,更像是操控感与服从感的混合。极端地追求时尚所获得的这种结合,反过来通过反对时尚也可以获得。于是,人们在对时尚的纯然否定中得到了那种感觉。如果摩登是对社会榜样的模仿,那么,有意地不摩登实际上也表示着一种相似的模仿,只不过以相反的姿势出现。[29]可以说,西美尔的看法一针见血,读后非常令人信服。不过对于复杂的反时尚问题,似乎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美国独立服饰研究专家安妮·霍兰德认为,反时尚不应被定义为时尚的对立面,而应该被视为服装史上某种具有周期性的时尚态度。[30]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学荣誉教授弗莱德·戴维斯认为,反时尚主要指现代社会中不同人群对时尚的抵制。根据反时尚现象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他把反时尚现象分为如下六种情况进行阐述。第一,有些人出于实际经济利益或功利目的反对人们接受时尚,认为时尚会导致浪费、轻浮、不切实际、虚荣、不公、浮躁无常等社会现象。美国经济社会学家凡勃伦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第二,反时尚传递了自然主义者主张女装改革的呼声。他们反对传统女装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倡议女性穿戴便于身体活动、让身体感到舒适的服装从而进一步回归自然。第三,反时尚代表了一些女性主义者的时尚观,她们认为现代时尚赋予男性更多的自由,证明了时尚在为男权统治服务,因此要求女性拒绝时装,甚至穿着与男性相同的服饰。第四,反时尚表现形式指向保守的怀疑论者。他们止步于已有的既定风格,不愿接受新的时尚。第五,少数族裔群体拒绝接受主流时尚。这个反时尚群体的宗旨十分明确,就是通过服装及其他行为将自己与社会主流文化人群区别开来。以坚持独有的着装风格这种方式守护遭受主流社会贬低、排斥的少数族裔文化、传统和习俗,并从中找到自豪感。第六,反对主流文化的反时尚人群。这一群体不仅试图通过服饰风格来反抗社会主流文化及其群体的约束、训导和规范,而且想通过服饰确立自我定义的、与众不同的身份,获取新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20世纪50~70年代英美等国先后出现的披头士、嬉皮士、朋克等都属于这类反时尚群体。[31]

在西方学者关于反时尚的各种论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邦尼·英吉利在《20和21世纪时尚文化史:从T台到街头》一书中给出的分析。她将西方时尚史中各种威胁到社会等级秩序、具有抵抗和僭越意义以及背离既定社会区隔的服饰和时尚现象都归入反时尚现象的研究范畴,并称之为“僭越的时尚”(Deviance of Fashion),比如裤装、朋克时尚和一些表达鲜明政治态度的时尚(如生态主义、反种族主义、反对性别歧视等)等。同时,她还指出反时尚常被定义为一种虚无主义,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美术史上为传统艺术带来革命性突破的反艺术潮流,但是一旦这种服装的僭越行为被主流时尚认可、接纳,成为主流时尚的一部分,其先锋性也随即消磨殆尽。[32]

从西方学者对于反时尚现象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反时尚”的内涵及表现方式十分丰富,不仅涉及时尚设计、消费者的时尚选择和时尚穿搭,也和社会文化潮流、传统、习俗等内容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