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后女性主义影响下的时尚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首先,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挑战性别范畴的传统两分法,认为它们并非固定不变的,主张生物性别、性取向还是社会性别,都是变动不居的多元范畴。相比于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对先前的本质主义有所修正,不再特别强调对抗性,而是展现女性自身的快乐体验和感受,此时的女性甚至转而回归家庭,主动接受女性的先天特质,强调女性的愉悦而不是伤害。......
2023-06-18
对女性来说,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后的重要收获除了政治方面的普选权以外,就是外出工作的权力,同时也有了更多机会外出参加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如各种舞会、宴会或是体育活动等。为了便于工作、运动以及社交,女性时尚设计开始注重机能性和实用性,前文提到保罗·波列、可可·夏奈尔等人通过服饰设计解放了女性身体,加速了传统女性走出家庭、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的步伐。男装曾是权力的象征,而女装男性化、中性风开始成为潮流则标志着男性权力的出让和转移。这些事实也清楚告诉我们,时尚并非是无足轻重的,它揭示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1926年,夏奈尔推出了一件式小黑裙,彻底颠覆了一向花花绿绿、繁复累赘的女装,赋予了女性一种全新的自由,成功塑造出亦刚亦柔的独特女性气质,展现了传统既定规范外的另一种女性美。小黑裙之所以在西方时装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在这之前只有修女和在一些表达哀悼的场合女性才会穿戴黑色服饰,小黑裙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以至于人们用当时最好卖的美国福特汽车的名字来称呼它,叫它“福特裙”。西方服饰文化史上称之为女装历史上的优雅革命。
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这一时代的时尚女装相比以前更加性感、强势,充满现代气息,带有反叛意味。在时代气息的感召下,时装设计师们自是不甘寂寞,伊夫·圣洛朗、玛丽·匡特等时尚先锋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扛起女性主义这面大旗。吸烟装本来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时换上的一种黑色轻便装。伊夫·圣洛朗在1966年设计了第一件女性吸烟装,这是一套由男士礼服的经典设计和细节(如修长收身西服、领结、马甲、铅笔裤等)与女性高雅、柔美等元素(如皮手套、褶皱的长丝巾、粗高跟鞋等)完美结合的中性风格。吸烟装塑造出一种强悍的女性形象,意味着女性迈入了男性统治的专业领域,从此被视为女性解放和独立的象征,其开创性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时尚本身,同时也预示着80年代女性权力套装的流行。60年代初,玛丽·匡特和她带领的“活力集团”推出了迷你裙,更是在1965年将超短裙下摆进一步提高到膝盖以上四英寸,成为国际性的流行样板,受到年轻女孩的狂热追捧。随后安德烈·库雷热、伊夫·圣洛朗等设计师先后推出了风格各异的迷你裙,解放了女性性感的双腿,有效地衬托出女孩子高挑的身材比例。更重要的是,在摩登族、嬉皮士等青年亚文化流行的60年代,为年轻女性融入青年亚文化提供了一种充满反叛意味的时尚表达方式。
有关时尚: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西方后女性主义影响下的时尚呈现出多元化倾向。首先,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挑战性别范畴的传统两分法,认为它们并非固定不变的,主张生物性别、性取向还是社会性别,都是变动不居的多元范畴。相比于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对先前的本质主义有所修正,不再特别强调对抗性,而是展现女性自身的快乐体验和感受,此时的女性甚至转而回归家庭,主动接受女性的先天特质,强调女性的愉悦而不是伤害。......
2023-06-18
国内有学者将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其中前两次浪潮被称为女性主义时期,第三次浪潮被称为后女性主义时期。[24]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1963年,美国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迷思》一书,标志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开始。她强调并且高度评价性别差异,主张创造一套女性符号。......
2023-06-18
可见,女性主义者虽然放弃了服装时尚对身体的装扮,却选用了饰品对身体加以装饰,这一点从侧面说明了女性主义者在拒绝时尚装扮方面的含混立场,也意味着让女性彻底拒绝时尚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众所周知,吊带裤、连衫裤早已成为女性流行时尚的一部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女性主义者也是女性时尚的引领者。......
2023-06-18
而《乱世佳人》中的费·雯丽则更能体现出西方女性的独特气质。东西方女性气质迥然有别,男性气质当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气质,反之,不同的气质又深刻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此言一语中的,正道出了东西方人的气质奥秘。......
2024-05-31
(三)在女性主义边缘世界里——阿毛和阿英悲剧命运解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并没有出现全国统一的新文化,而是形成城市新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两个文化世界的对立格局。阿毛是女性主义边缘世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是女性主义边缘世界里,那些失掉经济和劳动权利而又不能或不愿靠家庭和丈夫养活的妇女群体为生存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2023-12-03
第二编丁玲时代——女性主义的艰难实践丁玲时代是女性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的时代。女性主义实践主体的转换。随着平民知识分子和劳动妇女在社会改造和革命实践中主体地位的逐步形成,女性主义实践主体也由理性启蒙时代的上层知识女性逐渐转换为平民女性。上述特征集中反映了丁玲时代女性主义文学主题的深刻内涵,鲜明地体现在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实践中。......
2023-12-03
在这种要求下,法国女性的“紧身胸衣”被摒弃,中国女性的“三寸金莲”被放驰,中法女性终于从束缚走向解放。而随着女子教育中体育活动的展开和女性解放运动的深入,男式女装也时有闪现。在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其解放的程度深入而彻底,所以女装已经表现得非常中性化、男性化了。......
2023-06-23
建筑与景观的理念融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生态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开始将设计与生态联系起来。在尊重环境的发展历程中,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贯穿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全过程,对生态的追求一度与对功能与形式的追求平齐。这样一来,生态学下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就成为人们最美好的希望。......
2023-08-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