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身体观念:社会文化对身体的影响

身体观念:社会文化对身体的影响

【摘要】:身体观念就是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的认识和理解,几种常见的身体观念包括自然的身体、文化的身体、社会的身体、规训的身体和技术的身体。人们更多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看待身体,强调身体的社会建构性,认为身体和其他一切人类文化造物一样,可以被改造和建构,而非固定不变。时装是一种以服装为社会行为标记的“身体技术”。

身体观念就是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的认识和理解,几种常见的身体观念包括自然的身体、文化的身体、社会的身体、规训的身体和技术的身体。过去人们秉承的是自然论的身体观,认为身体是固定的、先天的,中国古代《孝经》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现代社会人们的身体观念、自我与身体的关系、时尚与身体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看待身体,强调身体的社会建构性,认为身体和其他一切人类文化造物一样,可以被改造和建构,而非固定不变。

在理论方面,福柯的身体理论对自然论的身体观念冲击最大,他将身体视为权力规训的产物,认为身体从来都是社会文化力量争夺的对象,是被塑造的东西,绝非自然的实体。詹妮弗·克雷克在《时装的面貌》一书中认为身体从两种意义上来说是被“建构”出来的——既被身体技术所建构,又通过习惯性表现方式或具体生活得到表现。时装是一种以服装为社会行为标记的“身体技术”。[9]随后她转引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这种技术并非由外力自上而下以缓慢的形式所强加,而是体现了集体的和个人的实用逻辑及其获得的能力。在“为追赶时髦而进行模仿”的过程中,人们借用他人的动作、行为、手势和举止来形成一系列成规化的身体技术。在她看来,时装并非消费主义文化的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移入的普遍措施。对于时尚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在《时髦的身体》[10]一书中着重指出“装饰”与“服饰”都具有人类学的血统,因为人类学在寻找一种表达人类对身体所做的一切事情的术语,时尚能够比“服饰”和“装饰”更为精确地表达西方社会的特性。她认为时尚与身体有关,人们透过时尚的身体知晓身体不是一个自然和自由的身体,而是被有意为之的“文化的”身体,即时尚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代表着意义的分享和交流,时尚因此被定义为现代的、西方的、有意味的、爱交流的身体的服饰或装饰,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11]人们对“技术的身体”和“文化的身体”的信仰催生了现代社会中各种健身热潮,并始终保持着发展前进的势头,持续不退。

现代医学医疗技术的发展,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身体观念和对待身体的态度。在外科整容手术、变性手术、器官移植等先进技术的助力下,各种塑身方式(如文身、刺青、穿孔等)以及各类整形美容手术(如隆鼻、隆胸、拉皮、整腹术、激光美容等)逐渐被社会接受。不仅一些身体部位可以整形,甚至性别、肤色等都可以改变。最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点被人们彻底抛弃,“人们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外观。身体完全成为一个可以按照个体意志加以塑造之物,一个需要不断加工、完善的对象。”[12]当代社会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让人机结合成为可能,技术的身体早已不仅仅是用技术化的时装塑造、装饰、消费和利用身体那么简单,技术在直接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但是技术永远无法改变的是人们对于时尚身体外观的追求和热爱。此外,无论健身还是塑身,都只是时尚潮流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在这浩浩荡荡身体时尚大潮背后,是人们时尚观念和身体观念的改变,及其所呈现出来有别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