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个性彰显的时尚之道

个性彰显的时尚之道

【摘要】:在利波维茨基看来,时尚不是炫耀性消费和阶级竞争的结果,而是来自于中世纪晚期上层阶级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出现及自我彰显个性的渴望。换言之,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表达自我身份的意愿的结果。[7]《永恒的奢侈》一书中,他又明确指出时尚是个体彰显自我独特性的需要和表现,认为时尚持续更新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化想象物的转变,即以“全新尽美”为原则展开的时尚选择和追逐。

在利波维茨基看来,时尚不是炫耀性消费和阶级竞争的结果,而是来自于中世纪晚期上层阶级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的出现及自我彰显个性的渴望。换言之,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表达自我身份的意愿的结果。“要成为具有不同命运意识的个体、表达特殊身份的意愿、个体身份的文化礼赞远非某种附带现象,它们是一种‘生产力’,是时尚无常易变的驱动力。”[7]《永恒的奢侈》一书中,他又明确指出时尚是个体彰显自我独特性的需要和表现,认为时尚持续更新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化想象物的转变,即以“全新尽美”为原则展开的时尚选择和追逐。二是个性解放和对个体独特性的关照,即“摒弃匿名、关照个性和承认自我开发、展示自我、追求独特的‘权力’……尽管时尚中出现的仅仅是一些模仿运动,但时尚却是另一种关照个体独特性的表现”[8]。这些观点强调时尚主体的个性、逐新、趣味喜好等因素对于时尚发展的推动作用,却直接排除了西美尔等人提出的阶级竞争、阶级区分等因素对于时尚生成造成的影响。

不同时期利波维茨基的时尚观是不断变化的,在《超级现代时间》一书中,他认为炫耀性消费不再是时尚消费的主要心理动机,愉悦自身、建构自我主体性的需要成为影响个体时尚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可参见本书“时尚的迷思:现代、后现代还是超现代”一文。在《轻文明》一书中,他的时尚观又有所变化,接受并认可时尚模仿论的观点,承认阶级竞争在时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对此下文中还会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