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美尔看来,时尚的发生机制和传播机制是密不可分的。较低阶层模仿较高阶层时尚的过程就是时尚从较高阶层向较低阶层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在信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初期,这种时尚传播速度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后来有学者将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滴流论”。当然,由上而下的时尚传播机制始终存在,只是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传播速度大大提高,用“滴流”二字只能显示其传播方向,而无法反映其传播速度。......
2023-06-18
时尚的发生机制并不是鲍德里亚时尚研究的重点,他关心的是时尚运作的逻辑。所以我们要从他论证时尚逻辑的过程中去辨别相应的时尚发生机制。在“时尚的‘冲动’”一文中,鲍德里亚将时尚的产生归结为一种要消解和摧毁一切的社会性欲望,但是这种欲望不是身体的欲望,也不是凡勃伦提出的有闲阶级的炫耀性心理欲望,更不是西美尔提出的社会下层阶级对上层精英阶级进行模仿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符号化的激情和冲动,目的是要消解意义、摧毁一切现成的东西,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范。在鲍德里亚看来,时尚的冲动“就是废除意义、投入纯粹的符号、走向野蛮的直接社会性的欲望。与媒体化、经济化等社会过程相比,时尚保留了某种激进社会性,这不是在内容的心理交换层面上,而是在符号的即时层面上。”[7]同时,时尚这种消解一切的冲动充满了激情,这是一种“集体的激情、符号的激情、循环的激情”[8],激情赋予时尚流行以令人眩晕的速度迅速走红并流行开来,产生巩固自身的一体化与影响力,也给时尚领袖及其追随者带来集体的快乐和满足。然而,荒诞的是,这种激情之下的快乐和满足建基于时尚符号的无意义性甚至是任意性的基础之上。对此,鲍德里亚认为,这正是时尚所具有的颠覆性意义——“超越了理性与非理性,超越了美与丑,超越了有用与无用,使时尚往往具有颠覆力,使时尚与经济相反,总是成为社会整体现象……”[9]此外,鲍德里亚在书中引用了拉布吕耶尔的一段话,其中提到好奇心“不是一种娱乐,而是一种激情。”[10]虽然鲍德里亚没有具体指明好奇心就是时尚冲动的来源,但是根据他随后提出的时尚在集体的激情、符号的激情及循环的激情中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巩固自身的一体化、收集各种同一性等论述,可是看出他实际上是将好奇这种心理视为了时尚冲动的最初来源,遗憾的是他没有继续深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化身符号、藐视社会规范的心理属于典型的后现代社会大众心理特征,在其影响和作用下,时尚进一步化身为没有所指、失去参照物且永无休止的能指链,飘浮于社会的最表层,任由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挪用、接收直至彻底融入各自的运作逻辑之中。当然,时尚在这一过程中也肆无忌惮地渗入到各个领域,在借鉴和挪用各种符号为己所用的同时,为之带去了时尚的运作逻辑。
好奇心也好,激情也罢,鲍德里亚观察到的时尚发生机制是一种内力驱动模式,来自主体内部。那么在内在于主体要摧毁一切的欲望冲动的驱使下,时尚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很简单,就是在主体拥有时尚、消费时尚的过程中,用时尚符号的颠覆性消解一切意义、摧毁一切规范,对抗一切统治,最终走向一种游戏社会性。对此,鲍德里亚以“奢侈品消费”“赠礼节”“消费节”等社会实例加以佐证。有了消费这一法宝,“仿真”的时尚符码就可以在真实的物质空间中畅行无阻,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对真实之物进行象征性的替代或者摧毁。
有关时尚: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在西美尔看来,时尚的发生机制和传播机制是密不可分的。较低阶层模仿较高阶层时尚的过程就是时尚从较高阶层向较低阶层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在信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初期,这种时尚传播速度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后来有学者将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滴流论”。当然,由上而下的时尚传播机制始终存在,只是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传播速度大大提高,用“滴流”二字只能显示其传播方向,而无法反映其传播速度。......
2023-06-18
有些年轻人不断购买时髦商品,通过不断消费获得一种存在感。总想通过消费占有更多是一种病态的欲望,现代社会的商业精英们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刺激这种欲望。只是人类过度消费的贪婪欲望可能会毁灭地球,而在此之前,它可能会吞噬你的青春,吞噬你的一切。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一个极简消费主义者,你可以活得更自由,而且这也相当于你正在用一种蝴蝶效应的方式拯救地球。......
2024-02-01
即使有一天神经科学家解开了大脑整个连线图的密码,真相估计也是人类行为需要用信念和欲望的方式来对其解释,而非用伏特和克的方式。许多认知科学家相信,心智配备了固有的直觉知识理论或模块,这成为合理化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别把“模块”这个隐喻太当真,人们能把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混杂和匹配。我们应当期望,婴儿在生命之初会显示出对物理的一定理解。......
2024-01-23
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生率为20%。一般来说,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症状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的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二)发病机制对于癔症的发病机制,学者们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不同观点上加以解释。......
2023-11-07
所以“衰竭”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项目引发的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该学说避免了用单一指标来研究运动性疲劳的缺陷。因此该学说认为,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此外,运动过程中机体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因此,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复杂过程。......
2023-11-01
在西美尔的时尚哲学中,对反时尚现象的论述和他对时尚的论述一样对我们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16]所以,西美尔认为反时尚不过是时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一种通过否定而非夸张或肯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尚态度。对于反时尚的心理动机,西美尔认为是“最复杂的社会心理之一。”......
2023-06-18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光通过介质时由于入射光与分子运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频率发生变化的散射。在量子理论中,把拉曼散射看作光量子与分子相碰撞时产生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图5-1光量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示意图拉曼散射共分为两个类型[2]。......
2023-06-20
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传统领域,它向人们展示了在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中,许许多多的因素,比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先天因素是怎样起作用的。对团体运作过程中的规律进行研究一直被社会心理学所重视,组织结构、团体与组织决策以及团体领导等问题都包括在这一领域。......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