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将时尚的逻辑运用于更广泛的社会场域研究中,使时尚研究成为一种来自服装时尚但是其意义和价值却远远超出服装范畴、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人们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理解和认识时尚。......
2023-06-18
为什么人们会迷恋时尚?当然是因为时尚的魅力,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一文最后,对于时尚的魅力进行了总结。首先,他认为时尚特有的有趣而刺激的吸引力,在于它同时具有的广阔的分布性与彻底的短暂性之间的对比。其次,时尚的魅力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与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表现出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关系。再次,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最后,无论通过时尚因素的夸大,还是丢弃,在这些原来就有的细微差别内,时尚具有不断生产的可能性。[43]从这段话中,我们不光能看到作者眼中时尚的闪耀之处,也能读出他对于时尚本质特征的理解,当然西美尔所认为的时尚的魅力实际上也是西美尔进行时尚研究的社会学意义所在。
西美尔在讨论时尚与中产阶级关系的时候对时尚的未来进行了美好想象,提出“当人们消灭了一个绝对的、长久的专制君王以后,他们需要在别的领域寻找一个暂时的、多变的替代品。时尚中频繁的变化构成了个人的巨大征服,并且对于增加了的社会政治自由形成必要的补充。”[44]短短几句话,西美尔似乎在预告时尚社会——一个时尚统治时代的到来。无论我们相信与否,在《时尚的哲学》一书出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时尚的脚步已经遍及世界上每一个国度,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注释】
[1]西美尔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895年,收录于德文版的《西美尔社会学文选》(1983)一书,2000年刘小枫选编的西美尔文集《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一书中收录了该文。
[2]“时尚的哲学”一文选自《时尚的哲学》一书,该书德文版出版于1905年。
[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96.
[4]Spencer,Herbert.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M].Volume II.New York:D.Aooleton and Co,1966(1896):205-206.
[5]Yuniya Kawamura.Fashi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M].2nd Edition.Bloomsbury,2018:21.
[6]Grant D.McCracken.The Trickle-Down Theory Rehabilitated[C].Michael R.Solomon(eds).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Lexington,MA:D.C.Heath,Lexington Books,1985.
[7][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96.
[8][德]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95.
[9][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1.
[1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9.
[1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0.
[1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1.
[1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0.
[1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2.
[15][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1.
[16][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6-107.
[17][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7.
[18][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7.
[19][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8.
[2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2.
[21]周进.模仿与区别:齐美尔的时尚思想[J].创意与设计,2013(2):11-17.
[2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1.
[2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3.
[2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3.
[25][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5.
[26][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5.
[27][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7.
[28][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7.
[29][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8.
[3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08-109.
[3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0.
[3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0.
[3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1.
[3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0.
[35][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0.
[36][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1.
[37][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2.
[38][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2.
[39]周进.服饰·时尚·社会:大师的理论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40.
[40][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2-123.
[41]袁愈宗.都市时尚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36.
[4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97-98.
[43][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23-124.
[44][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118.
有关时尚: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鲍德里亚将时尚的逻辑运用于更广泛的社会场域研究中,使时尚研究成为一种来自服装时尚但是其意义和价值却远远超出服装范畴、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人们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理解和认识时尚。......
2023-06-18
炫耀性消费理论为我们解释阶级社会、尤其是早期资本主义的时尚革新和更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范式。凡勃伦提出了以获取荣誉为主要目的“炫耀性消费”这一理论观点,深刻揭示了有闲阶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特征,为后人理解和阐释阶级社会中的时尚更新、阶级分化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点。凡勃伦对于金钱的趣味准则和明显浪费准则的分析,给当代奢侈品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2023-06-18
“风格—时尚—装扮”理论与“文化的循环”理论一样,强调文化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不同的是,“风格—时尚—装扮”理论侧重各种时尚主体及主体地位的构成与时尚生产、营销、消费、制约等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与制约,涉及的是主体、自我的生产。......
2023-06-18
厄舍尔称其为一种“先验论”的观点。吉尔菲兰对发明的英雄观持否定态度,他明确指出“人们普遍误解了发明的本质”;“我们依然处于远古地质时代,对事物的产生认为是大洪水造成的灾变论的、而不是进化的观点,重大的发明被认为是某些伟人制造的”[11]。这一时期发明社会学理论表现出明显的否定英雄发明家的倾向。吉尔菲兰借用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来反对发明的英雄理论:个体发明者、发明的组合累积模式和发明的系统化、组织化。......
2023-11-27
靴子对于女人来说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藏起腿部的缺点,展露优美的线条。◎◎10到20厘米:最安全的美丽高度,性感、易行走,甚至是在赶地铁赶班车时——狂奔的时髦上班族的最爱。对于小腿线条不够优美的女性来说,这种靴子能起到很好的修饰效果,不论是平底鞋,还是高跟鞋,都能使身体的感觉变得挺拔优美。美丽小贴士——购买靴子的小诀窍在下午的时候买靴子。这是你唯一能感受鞋子是否舒适的途径。......
2023-08-04
在利波维茨基看来,现代性可以被理解为一场由时尚统治所定义的民主化运动[29],而超级现代性则意味着“一个以运动、变化无常、适应性为特征的脱离现代性宏大建构原则的自由社会。”就此,宏大的意义建构开始对个体失去有效的控制,无常易变、充满诱惑的时尚形式及其逻辑开始占据并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利波维茨基所言,我们进入了意义的非神圣化和非实体化的无尽程序,这个程序确定了完美时尚的统治。......
2023-06-18
布鲁默提出以相同时尚趣味为基础的集体选择论,关注时尚与趣味、时代精神、社会秩序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时尚的时代性,强调了时尚与当下和社会现实的紧密关联。同时,布鲁默也批驳了西美尔阶级模仿论的时代局限性,强调了现代社会中时尚的产生有赖于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环境。所以,西美尔和布鲁默的时尚观都只能部分解释当下社会中时尚现象的发生与生成,新的时尚现象还有待新的时尚理论加以阐释。......
2023-06-18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路线图”。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事实上,要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议题,必须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当前,面对广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社会学同样不能置身事外。......
2024-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