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服装时新性的重要性

服装时新性的重要性

【摘要】:时新性指服装时尚的当下性、时代性和新颖性。凡勃伦对于服装时新性的思考,基本上没有离开他提出的明显浪费法则。他认为服装的这一特征符合明显浪费法则,服装的风格式样只有不断更新,才能使得人们在服装方面的浪费性支出不断增加。其次,凡勃伦认为服装无论是保持稳定还是富于变化,都与不同国家、阶级、民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稳定性有关。

时新性(Newness)指服装时尚的当下性、时代性和新颖性。凡勃伦对于服装时新性的思考,基本上没有离开他提出的明显浪费法则。他认为服装的这一特征符合明显浪费法则,服装的风格式样只有不断更新,才能使得人们在服装方面的浪费性支出不断增加。这个推论简单易懂,但却不能解释流行风格发生变化和人们接受此种变化的动机。对此凡勃伦提出了“装饰动机”,即“要找到一个创造性原则,能够说明服装时尚不断发明创新的动机,就得追溯到衣服创始时原始的、非经济的动机——装饰的动机。”[8]服装式样的变化、服装的每一次革新都是要在形式、色彩或者效果上使新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我们的趣味爱好,同时也要服从明显浪费规范的淘汰作用,变换的式样不仅在美观程度上必须有所提升,也要符合公认的浪费标准。

其次,凡勃伦认为服装无论是保持稳定还是富于变化,都与不同国家、阶级、民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稳定性有关。按照凡勃伦的说法,在一些不富裕的国家中,国民比较单纯,安土重迁,阶级比较稳定,这些地区的服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表现得非常稳定,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在居民比较富裕、流动性也比较显著的地区,人们的服装也考究且时尚,不断变换花样。

在凡勃伦看来,一切浪费性支出都因为和人们的趣味爱好相抵触而受到指责,人们为了回避不切实际的支出带来的指责而到新的风格样式中寻求安慰。由于明显浪费原则要求的是不切实际的支出,这使得人们服装上的明显浪费在本质上是丑恶的,于是“服装上的一切革新,在增加的或变更的每一个细节上,是为了避免直接受到指责。”[9]这样,每当服装中不切实际的表现过于露骨而使人们难以忍受的时候,服装就不得不更新换代,到新的风格式样中寻求安慰,当然新的风格式样必须符合荣誉浪费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凡勃伦的这个观点是他以显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推理性结论,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时尚的负罪感,以及时尚与伦理道德之间的悖论性关系。不过他认为,服装更新换代是因为不切实际的服装样式过于露骨而让人们难以忍受,似乎有些牵强,令人无法信服。

时新性作为时尚的本质属性之一,凡勃伦之后的一些西方时尚研究者也有诸多论述,并将之称为新颖性(Novelty)。其实,无论是时新性还是新颖性,都是时尚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时尚穿着者来说,符合时尚的吸引力法则,能够满足他们渴望与众不同的心理。西方有学者曾经对时新(Newness)、创新(Innovative)及新颖(Novel,或译为“新奇”)进行过区分,认为“时新”与时间相关,可以指代每月的、每代的或季节性发生变化的新事物。“创新”更多地涉及效率和技术能力,不是纯粹时间意义上的新。“创新”的东西通常指经过改良的、创新的或系列产品中最新的产品。“新颖”一词与前面两个词的意思都不同,是一种经验上的“新”,含有不熟悉的意思。[10]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时尚的流行与前面三种含义都有关系,能成为时尚和流行的事物一定会包含其中一种、两种或全部三种属性,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的“求新成癖”者的需求。不过,“新”的诸种意义对于时尚来说,绝不只是符合和满足个体对于新奇时尚商品的渴望,还包含对社会惯性的拒绝,对社会中一贯存在的保守思想以及不思进取的传统社会势力的一种巧妙回应和迂回出击。